||
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说,除非涉及到遗传基因的改变,在生物体上所获得的性状是不会遗传的,比如人在低光强的环境中,因用眼过度而造成的近视,以及那个著名的连续20代砍掉老鼠尾巴的实验。然而,像细菌那样的单细胞生命体,经常会因转化或转染作用,发生从环境中,或横向的基因传递,所产生的获得性状还是可以遗传的。同时,由于生物在其生活史,也会因环境的作用,在进行基因从DNA到mRNA的转录过程而发生调整,并通过逆转录而使基因发生改变,从而使得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形成获得性性状。因而,活得越久的生物,其遗传物质可能会有更多改变,并进而有可能传递到下一代,因此,活得越久的生物,其繁衍产生的后代的遗传性与亲本相比可能会有更多的变异性,或者说遗传多样性也越大。在这个意义上,获得性性状的遗传并非全无可能。而且,与环境相互作用更多的性状也会得到更多的改进和优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 22: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