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AS

博文

喜报 | 《中国农业科学》持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1次蝉联“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篇文章入选F5000

已有 935 次阅读 2024-9-26 11:46 |个人分类:获奖|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喜报 | 《中国农业科学》持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1次蝉联“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篇文章入选F5000论文

9月2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暨中国一流科技论文世界影响力评价论坛”在北京召开。

会上发布了202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自然科学卷),《中国农业科学》《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IA)持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业科学》2023年影响因子稳步提升(2.392),在40种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中综合评价总分、核心总被引频次、学科影响等多项排名稳居第一

微信图片_20240926114440.jpg

微信图片_20240926114443.jpg

微信图片_20240926114451.jpg

点击文章标题可查看详细内容

播/收期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的影响

周宝元, 马玮, 孙雪芳, 高卓晗, 丁在松, 李从锋, 赵明

2019, 52(9): 1501-1517

侧深施氮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朱从桦, 张玉屏, 向镜, 张义凯, 武辉, 王亚梁, 朱德峰, 陈惠哲

2019, 52(23): 4228-4239

非酿酒酵母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

战吉宬, 曹梦竹, 游义琳, 黄卫东

2020, 53(19): 4057-4069

观赏桃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评价

张斌斌, 蔡志翔, 沈志军, 严娟, 马瑞娟, 俞明亮

2021, 54(11): 2406-2418

海岛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杨涛, 黄雅婕, 李生梅, 任丹, 崔进鑫, 庞博, 于爽, 高文伟

2021, 54(12): 2499-2509

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田云, 王梦晨

2020, 53(24): 5063-5072

基于低空无人机影像光谱和纹理特征的棉花氮素营养诊断研究

陈鹏飞, 梁飞

2019, 52(13): 2220-2229

秸秆还田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效应的整合(Meta)分析

杨竣皓, 骆永丽, 陈金, 金敏, 王振林, 李勇

2020, 53(21): 4415-4429

秸秆还田量对黑土区土壤及团聚体有机碳变化特征和固碳效率的影响

高洪军, 彭畅, 张秀芝, 李强, 朱平, 王立春

2020, 53(22): 4613-4622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土壤活性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

王士超, 闫志浩, 王瑾瑜, 槐圣昌, 武红亮, 邢婷婷, 叶洪龄, 卢昌艾

2020, 53(4): 782-794

秸秆还田深度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朱晓晴, 安晶, 马玲, 陈松岭, 李嘉琦, 邹洪涛, 张玉龙

2020, 53(5): 977-989

连续秸秆还田对油菜水稻轮作土壤磷素有效性及作物磷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昆昆, 廖世鹏, 任涛, 李小坤, 丛日环, 鲁剑巍

2020, 53(1): 94-104

免耕覆盖下土壤水分、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对小麦产量的协同效应

郑凤君, 王雪, 李生平, 刘晓彤, 刘志平, 卢晋晶, 武雪萍, 席吉龙, 张建诚, 李永山

2021, 54(3): 596-607

青稞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白羿雄, 郑雪晴, 姚有华, 姚晓华, 吴昆仑

2019, 52(23): 4201-4214

山西谷子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

刘思辰, 曹晓宁, 温琪汾, 王海岗, 田翔, 王君杰, 陈凌, 秦慧彬, 王纶, 乔治军

2020, 53(11): 2137-2148

生物炭与无机氮配施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向伟, 王雷, 刘天奇, 李诗豪, 翟中兵, 李成芳

2020, 53(22): 4634-4645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李鑫, 张文菊, 邬磊, 任意, 张骏达, 徐明岗

2021, 54(14): 3043-3056

中国不同地区'富士'苹果品质评价

匡立学, 聂继云, 李银萍, 程杨, 沈友明

2020, 53(11): 2253-2263

中国谷子种业创新现状与未来展望

贾冠清, 刁现民

2022, 55(4): 653-665

种植密度对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下大豆光合、产量及茎秆抗倒的影响

程彬, 刘卫国, 王莉, 许梅, 覃思思, 卢俊吉, 高阳, 李淑贤, AliRAZA, 张熠, IrshanAHMAD, 敬树忠, 刘然金, 杨文钰

2021, 54(19): 4084-4096

衷心感谢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及各界朋友多年来对两刊的大力支持与厚爱,期待继续与您携手,为打造国际一流农业科学传播与交流平台共同努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81686-1452763.html

上一篇:中国农业科学|鲁东大学农学院崔法课题组探析1BL·1RS染色体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
下一篇:《中国农业科学》2024-18期目录
收藏 IP: 175.169.178.*|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