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篇大约两年前写就的旧文,前些天又看到对博士论文盲审的讨论,有感而翻出来重新修改了一下。
起因是当时看到一篇文章《科学界苦同行评议久矣?如何改革?》,看完后转发了我的朋友圈(准确时间为2022年11月14日)。这是我很长一段时间也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当然我考虑的问题不仅仅限于这篇文章所关注的文章发表问题,我关注的科学界应该如何评议和什么样的评议方法能够有助于科学界的良好起码是正常运行。
首先我认为科学界是离不开评议,离不开评审的。首先需要明确评议和评审(后面用“评”来简称)的目的何在。我认为“评”的目的在于争取继续工作所需的投入。如果每个科学家和科技人员都是富翁或者有人无条件无偿无限制地支持,也就没有“评”的必要,当然科学也就不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和局面。既然离不开“评”,那么第一个问题就来了,谁来“评”。当然,最重视评审意见的应该是准备投入的人或机构。只要资源还是短缺的,投入就需要基于回报进行选择。回报的一个主要要素就是回报周期,大致可以分为超短期回报、超长期回报和介于其间的回报。见到过这么个玩笑称超短期回报一般都已经写入各国的刑法,比如劫道和抢银行等等。超长期回报肯定是投资者容易判断出来和不愿意轻易接受的。那么介于其间的,如何判断和鉴别,这就成为了另外一门学问。通常绝大多数的投资者绝不可能具备这种能力,尤其是针对前沿的科学技术问题。那么刚才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就容易解答了,当然,我绝没有反对公众对科学的评议,但从有效和可靠的角度上看“评”的主体只能是同行(此处参见郭德纲关于“火箭专家”的著名相声段子)。
第二个问题接踵而至,从宏观角度上看,只有同行才可能成为科学思想和成果的有效和可靠“评”主体,那么是否每一个同行都可以成为有效和可靠的“评”者?首先,不是每个同行对任何一个议题都具有相同的业务能力进行有效和可靠的“评”,每个人都有个性化的能力区间,对于超出区间的议题,是不可能做出有效和可靠的“评”;其次,不是每个同行对任何一个议题都愿意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尤其是涉及可能存在的利益关联和利益冲突。
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已四十年有余,我不可避免若干次成为评审的宾格,当然也若干次混迹于评审的主格之中,见到过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评”现象和结果。先说说与我有关的“评”吧:我的职称晋升之路一直就比较坎坷,落在别人后面是常态。结果到了2000年我却提前被破格晋升了研究员。就自我感觉而言,若论及与职称相应的阶段任职期间学术成就,我在由助理研究员申报副研究员时的要超过由副研究员申报研究员时的。
后来在针对我的科研选题和立项,也多次充当被“评”的对象,也累有值得记忆的片段。曾经有人嫌我的文字过短,“给你这么多钱,就写这么点儿字儿”,“我没说清楚?”,“说倒是说清楚啦”;有一次,我在解释基于数据挖掘的设施内部安全防范时,为了说明数据集合必须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演化过程,不能简单以数据量大小论成败时,用了一个说法“大数据不是数据大”,结果一位退休的前处长以此作为“笑资”,我看着她,心中滚动着郭德纲著名相声段子;当然更有借鉴意义的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在“评”中累次被问及“美国人为什么不这样做?”,“因为他们傻”,我专门对此写了一篇文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35659-1444497.html ),分析和讨论这个问题。
科研单位通常会有一些年度性的选拔和评奖活动,参加过这类活动的几乎都知道,候选者的老师和关系户,是否出现在评委席中对于绝大多数人的奖项等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然特别好的和特别差的除外。
说说“同行评议”中关注的期刊文章发表中的同行评议吧,我曾经的一位同事的期刊投稿被退回,他拿给我看,且不说文章质量,单说审稿人的审稿意见,其中并没有多少针对文章的学术内容和质量,但几乎句句可以称得上人身攻击,这居然是我曾经很尊敬的前辈给出的,以我的理解,原因在于作者将审者自以为居领先地位的方法出乎审者意料地用于审者完全不懂的领域。还有就是有些大领域中不同具体研究方向同行的“评”也很有意思,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偏物理的认为偏化学的文章没有意义,偏化学的认为偏物理的文章没有意义。最有意思的是,一位号称专家的领导在评审一篇文章时,对于自己根本不了解的内容,说作者“文不对题”。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祭出郭德纲相声。
还有一件事情值得说说,我曾经被聘为一个评委,担任对一个奖项的评审。其中主导单位推出的特等奖候选者被我问得哑口无言,于是候选者名落孙山。我的问题是,之前的“评”是如何进行的。而我付出的代价是之后这个单位再也不请我出任评委了。
上面说了现在“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呢?下面我给出我的一个药方。这里仅针对纯粹意义下公开的学术评审,不论及其他各种敏感事项。
首先建立评委库。达到一定水平和资历(建议以技术职称作为标准,不建议以行政级别作为标准)后的科研人员按照专业和特长,分门别类入公开库,设置评委的评审资格综合评分。
在顾及利益关联和利益冲突的前提下,针对具体被“评”对象从库中基于相关专业和特长,并参考评审资格综合评分,随机抽选评委。
将有关资料提前提交给选定的评委,以供预习。请评委提前准备评审意见。经过答辩后,请评委提交经过修改的个人评审意见,并将评审意见入库留存。
跟踪对应被“评”对象的发展和演化。如果这个发展和演化与相应评委的评审意见相吻合,则提高其的评审资格综合评分;反之则降低其的评审资格综合评分。
具备一定水平和资历的人员均可以浏览和查看上述评委库,包括评委的各种信息,比如专业、特长、评审过的项目以及评审资格综合评分等等。
总结一下,就是学者对同行的学术评审应该成为自己学术业绩的组成部分,既要将正确的评审意见与学术荣誉相关联,更要将错误的评审意见伴随其学术生涯。个人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和完善公平公开透明的科学评审机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 03: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