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林小子的非正经学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ulinxiaozi 《走好学术路 科研萌新的自我修养》作者,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传播自己的学术思考与经验,让更多的科研新人受益,让学术世界变得有温度。

博文

一级学科由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改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思考

已有 9787 次阅读 2022-9-14 21:47 |个人分类:学科发展|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IMG_20170819_075651.jpg   

  今天教育部发布了一个文件,我们的一级学科改名了。 学科的各种群里也非常地热闹,有的群里庆祝学科改名,有的群里面有期刊编辑组织了大家对期刊名字作相应改名的投票,好不热闹。我个人对于学科的未来发展与走向,有点迷茫与担忧。晚上工作之余,浏览了一些学科前辈的相关文章(文献1和文献2),了解了一级学科名字的“前世今生”。个人认为,一个学科的发展应该要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每个一级学科都应该要有一些需要坚守和传承的东西在里面(可以认为是这个一级学科的“内核”),在“坚守”“传承”的前提下,与时俱进,拓展学科的发展,才是一种正向的发展。

    这是教育部发布的文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的通知 (学位〔2022〕15号)。文件要求:为做好新旧目录衔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新版目录自2023年起实施。

  • 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需按照新版目录开展对应调整的,具体调整办法另行通知。

  • 根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结果,2023年下半年启动的新一轮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按新版目录进行。在校生及2022年启动招生、2023年9月入学学生的培养仍按原学科专业执行。


      自从这个目录公示以来,我们学科就有不同观点,有赞同的,有觉得这个一级学科名字不理想、欠考虑的。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阅读这两篇论文。

     文献1:王知津,赖茂生,王延飞,吴晨生,张泽玉,闫慧 . 应对时代挑战,拓展发展空间: 图·情·档一级学科更 名背景下情报学发展 [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3) : 1-5.

     文献2: 初景利, 黄水清.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更名的解析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22(14):3-9.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同一级学科需要改名,毕竟由三个二级学科(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组合而成的一级学科名字的确是有问题的。但是,一级学科从“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改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又我感到了以下不安与担心。

  •  现有自主设置的信息资源管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专业以后是不是不能再按二级学科招生了?

  •  如果这个专业目录以后拓展到本科专业目录,本科阶段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是不是也不能继续招生了(我要失业或者转型了)?以后本科采用一级学科招生“信息资源管理”这个名字会更有吸引力吗?

  • 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改为“信息资源管理”后,由于两个名字字面上完全不同,别的学科接受可能会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据说(文献1)本来计划改为“信息管理”,但遭到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反对,因为他们下面有二级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我是这个专业的第一届学生)。而实际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由几个专业合并的,其中就有“科技信息”(以前的科技情报)专业。这关系“剪不断理还乱”。

  •  社会面的就业单位、学生家长对这个新的一级学科的接受也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用人单位招考的时候,对这个专业需要备注信息资源管理(2023年前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目前专硕的名字还是叫“图书情报”(1255),未来是否也需要改个名?凌乱了?

  •  信息资源管理在我们学科,其实是上个世纪末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名称,大家普遍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已经向“知识管理”、“数智融合的信息管理”(参考文献1)发展了,使用这个名字作为一级学科名称是进步还是退步了?

  • 一级学科名字不再能体现情报学、档案学、图书馆学了?那么他们还是这个一级学科的核心学科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30069-1355357.html

上一篇:SSCI系列期刊投稿指南之Knowledge-Based Systems
下一篇:保研推免季:什么类型的学生更容易胜出
收藏 IP: 153.37.164.*| 热度|

6 许培扬 孙颉 尤明庆 汪育才 杨正瓴 王启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