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人物专访,我们有幸邀请到Cells 2024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来自西湖大学的马仙珏博士。奖项已走到第五届,马博士是第一个来自中国机构的获奖者。此次访谈中,马仙珏博士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科研经历与获奖心得,并就肿瘤遗传学领域研究展开了探讨。
学者介绍
马仙珏 博士
西湖大学
马仙珏博士,遗传学科研工作者。2009年与2014年分别在同济大学获得本科与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9年先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 (HHMI) 和耶鲁大学医学院 (HHMI) 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6月全职加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建肿瘤信号转导与细胞通讯实验室并任特聘研究员。
马仙珏博士长期从事肿瘤遗传学基础研究。课题组以黑腹果蝇、细胞和小鼠模型,结合单细胞技术、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致力于揭示肿瘤发生过程中细胞内和细胞间通讯及器官间通讯的分子机制,并多次受美国果蝇遗传学会、亚太果蝇学会、日本发育生物学会等协会邀请进行学术报告。
马仙珏博士是Cells 2024杰出青年学者奖获得者。
访谈内容
1.聚焦:用“小”果蝇破解肿瘤“大”难题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通讯,塑造了肿瘤生态系统,并由此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走向。”马仙珏这样概括自己的研究方向。实验室自2019年成立以来,利用黑腹果蝇、细胞及小鼠模型,系统揭示了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信号传导及细胞内/间通讯的分子机制。
在过去五年里,马仙珏博士的主要研究重点是阐明肿瘤发生中的细胞间和细胞内通讯机制。他组建的肿瘤信号转导与细胞通讯实验室在几个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揭示肿瘤发生中不同器官或信号通路之间的新型细胞内通讯机制,探索以前未知的器官大小控制机制,以及肿瘤异质性细胞竞争的机制等众多未知领域。在他的引领下,这些研究不仅显著加深了对肿瘤发展的理解,还为潜在的治疗靶点和策略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2.传承:从同济实验室到西湖大学团队
2009年,马仙珏成为薛雷教授在同济大学指导的首批研究生,这段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学术道路。薛教授也在MDPI其他期刊担任编委,提及曾经的学生,薛雷教授满怀骄傲,“他能够对复杂的生物过程进行概念化思考,并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可验证的假设,这种能力着实令人钦佩。”
十年磨一剑,马仙珏博士延续了这份从传承。过去五年他指导了包括13位研究生在的36名研究人员。他们在知名细胞学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其中不乏西湖大学校长奖和国家奖学金等诸多荣誉的获得者。除此之外,其中一名优秀学生孔都和马仙珏博士共同在Cells 期刊发表过研究成果,还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毕业生,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多个博士后研究基金。这些成就验证了马仙珏博士指导方法的有效性,也让他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
3.蓝图:解析肿瘤异质性与器官间通讯机制
马仙珏博士表示,在接下来的5到10年中,实验室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探索肿瘤发生过程中细胞间及器官间的通讯机制。团队将致力于建立对肿瘤异质性的全面认识,并揭示肿瘤诱导的器官间相互作用的新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1. 解析肿瘤异质性在体内的分子机制。我们致力于建立对肿瘤异质性的全面认识,并揭示肿瘤诱导的器官间相互作用的新机制。目前,我们已经使用人类癌细胞系和异种移植小鼠模型验证了一些候选基因,突显了从果蝇到哺乳动物的保守作用。这些项目的完成将不仅揭示肿瘤异质性的新分子机制,还将为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指导。
2. 肿瘤发生过程中器官间相互作用的机制。癌症是一种系统性疾病。最近的研究表明,肿瘤不仅在局部肿瘤微环境中诱导不同细胞之间的复杂信号和代谢相互作用,还可以影响并响应体内远处的宿主器官。然而,这些器官间通讯的在体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我们的研究旨在加深对肿瘤与远处器官相互作用的理解,同时为癌症预防和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
获奖感言和学者寄语
非常荣幸能够获得Cells 2024杰出青年学者奖。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和科研团队的肯定,更是对中国基础研究领域蓬勃发展的见证。作为首个来自中国机构的获奖者,我深知这份荣誉背后承载着国际学界对中国科研力量的关注与期待。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引路人——同济大学的薛雷教授,是他让我爱上了科研。同时,感谢西湖大学提供的创新沃土,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探索生命奥秘。更要感谢实验室里充满激情的青年研究者们,你们在果蝇房度过的无数个日夜,以及在显微镜前记录的每一帧影像,共同铸就了今天的成果。
从黑腹果蝇的遗传筛选到哺乳动物模型的验证,我们始终坚信,对小小果蝇的研究将照亮人类对抗肿瘤的征程。期待未来能与全球同仁携手,共同寻找破解癌症的密钥。
同时,作为与广大青年研究者同行的青年科研探索者,我想分享几点体会:
1. 让好奇心成为科研的永动机。关注有趣的科学问题,不要过多的被"热点"裹挟。好奇心不仅能驱使我们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探索未知领域,也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因素。
2. 珍视团队的科学多样性。我的实验室有擅长单细胞测序的"数据猎人",也有精通果蝇遗传操作的"显微画家"。不同学术背景的碰撞与交叉,往往能产生比任何单一技术都耀眼的火花。
三月的杭城已有新芽展露,我们在马仙珏博士的导引下漫步校园。问及如何在忙碌的科研生活之外保持精力,马仙珏博士笑言,自己还有游泳这个“秘籍”。“水中的浮力让我感觉轻松,思维也能够跳脱出固有框架,很多实验难题常常在此刻得到灵感。”正如马博士的主页里写到的,"西湖大学是梦想生根发芽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对未知的探索永不停息。”
马仙珏博士 (中) 与MDPI团队合影
Cells 期刊介绍:https://www.mdpi.com/journal/cells
主编:Cord Brakebusch, Th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Denmark; Alexander E. Kalyuzhn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SA
期刊涵盖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被SCIE (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PMC等数据库收录。
2023 Impact Factor:5.1
2023 CiteScore:9.9
Time to First Decision:17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6 Day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4 04: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