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chol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ischolar

博文

我国进步最快的三所211!从「末流」到全国50强,实力赶超一大批985!

已有 928 次阅读 2025-3-7 14:4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版图上,有这样三所211大学,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悄然崛起。

她们不像拔尖学府那样,名号如雷贯耳;也不像名校那样,历史广为人知。但她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写教育的格局,进步之快,足以让整个教育界侧目。从曾经的几百名开外,到现如今的全国前50强,她们是如何做到的?

江南大学

学科排名第22名

江南大学(简称:江大)的前身,可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院。她的发展历程非常复杂。先是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多个时期;后又合并多所院校(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东华大学无锡校区),这才有了今天的江大。1997年,江南大学作为第二批高校成功入选211工程,后又入选双一流。虽说头衔和985不搭边,但江大的真正实力,却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院校排名也从二十年前的百名开外,到现如今的全国48名(源于:2024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学科实力在全国排名第22,力压一众985。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江大独特的学科建设战略——扬长补短。

微信图片_20250307143615.jpg

图源 | 江南大学人民号

在过去的十年中,江大将弱势专业全部砍掉,目前只设22个学院(部),涵盖理、工、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交叉等学科门类10个。

这种百分百优秀学科的建设方法,可谓江大独有。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江大以3个A+学科名列前茅,赶超近一半的985高校南开大学4个A+,中山大学3个A+。尤其是她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更是连续五年蝉联世界第一。

微信图片_20250307143659.png

图源 | 星球数据派

江大到底凭什么能有如此成绩,取得飞速进步?除了她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无锡这座万亿城市的疯狂支持。

一、2009年,无锡刚获批国家传感网中心;2010年,江大就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物联网学院」

二、2011年,无锡支持江大建设医学院,给了她7所三甲医院作为附属医院支持。江大的「临床医学专业」一下就跃升到全球前1%,去年更是到了全球前0.34%的程度。三、世界第一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就安装在无锡,而江大的「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是和神威共建的。四、去年,无锡的生物医药上市公司总市值位居全国第一,江南大学的「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就应运而生。五、2024年,江大开设了「集成电路学院」,而在该学院旁边,就是全球排名前三位、全国排名第一的封装测试企业长电科技。

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衣食住行,江大都很务实的占据了一席之地。纺织科学与工程,位居全球第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位居全球第一,还拥有全国唯一一个重点实验室;同时,她是全国最早开设物联网学院的高校。

扎实的学科建设、紧跟时代的热门学科占领;再加上教育部的支持,无锡市的疯狂投喂,江南大学今天的成绩可谓意料之中。遥望未来,她的发展绝对不可小觑。

苏州大学

院校排名第39

和江南大学同处江苏省的苏州大学,近年来的进步也相当神速。

苏州大学(简称:苏大)前身是东吴大学,作为我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之一。东吴大学在当时开创了多个“最早”: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早创办学报《东吴月报》。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期间,东吴大学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组建了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到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苏州大学。1996年,成功跻身211重点建设高校。在2024年的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苏州大学位列全国第39名。从曾经的不入流,到摇身一变成为50强综合类院校,苏大可以说是普通高校成功逆袭的典范。那她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微信图片_20250307143831.jpg

图源 | 江南大学人民号

苏州大学能成功,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

一是学校合并。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学科设置和教育实力,实现做大做强。

二是学校地理位置优越,获得了大量政府资源支持。苏州作为中国地级市中的佼佼者,经济发展相当强,去年的GDP高达2万多亿,给予了苏大强有力的支持。

苏大多年来实行引育并举策略,汇聚了包括14位院士在内的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30余位,77%的高层次人才来自海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师资力量超强。

自然了,在各学科建设上表现也相当出色,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5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还有14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

无论是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人才培养,苏大方方面面都没落下,也正因如此她才能取得卓越进步。

上海大学

院校排名第56

上海大学的进步,在近些年也非常明显。上海大学(简称:上大)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22年,她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旨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杰出人才。抗日战争时期,受外界政治局势影响,上海大学不得已停办。抗战胜利后,上海大学并未立即恢复,而是在之后的年代里经过多次合并与重组。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复办上海大学,重新整合了6所院校的资源,包括:复旦大学分校、上海外国语学院分校、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分校、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校、上海市美术学院,形成了新的上海大学。但在当时,上海大学并没有被纳入到官方正式排名,也没有被老一辈上海人看好。

微信图片_20250307143924.jpg

图源 | 上海大学官微

1994年,学校通过合并重组(原上海大学、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组建成新的上海大学。

当时大家戏称她为“大杂烩”,还说她是被推着进入到211高校行列。但也正是因为这波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让上海大学成为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建高校,政府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办学经费大幅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进入21世纪,上海大学的发展速度更是令人瞩目。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学校吸引了大量高精端人才,同时加强了与国外名校的合作,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学校排名都位居全国前列在2024年软科大学排行榜,她排第56名国外榜单方面,QS版上海大学内地排名32。现在的上海大学,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双聘院士14人,海外院士11人;国家级中青年领军人才97人;学校设有2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交叉学科博士点,4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科研布局完整。在最新的ESI全球排名中,上大的材料科学学科首次入选ESI全球前1‰,工程科学和化学学科也接近全球前1‰。此外,还有7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行列。无论是师资、科研团队还是学科实力,上海大学早已是“改头换面”,远超当年。

以上三所大学的进步,不仅是数字和排名的变化,更是教育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她们的故事,是关于奋斗和成长的传奇。

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学府将继续以她们独有的光芒,照亮学子们前行的道路,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潮流,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迈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62448-1476383.html

上一篇:我国最幸运的省属211大学,凭实力挤掉众多部属高校,却被嘲是「政策性」?
下一篇:艾思科蓝高校公益行-西华大学顺利收官
收藏 IP: 113.111.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1/0 | 总计:0 | 首页 | 上一页 | 跳转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4 1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