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LiXueB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LiXueBao

博文

量子计算新进展:硬件、算法和软件(II) 《物理学报》专题

已有 1157 次阅读 2022-12-28 21:26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微信图片_20221228211300.jpg


编 者 按


1980年,美国科学家 Paul Benioff和前苏联科学家 Yuri Manin提出了量子计算的概念,1981年诺贝奖费曼提出了量子模拟,1985年 David Deutsch证明了量子计算概念的普适性。至此,完成了建立量子计算概念的第一个阶段。1986-1993年,是量子计算机研究的自由探索阶段。1994年开始,量子算法取得重大突破,Shor大数分解算法和 Grover 搜索算法两大算法诞生,极大地推动了量子计算研究在全世界的发展,量子计算进入到大强度基础研究阶段。2016年开始,以 IBM 推出5比特量子云平台为标志的,量子计算进入到工程研发的第四个发展阶段。


量子计算的发展受到国际的普遍关注,为了满足广大作者和读者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研究的学术交流和国内外影响, 《物理学报》专门组织了量子计算的专题, 邀请活跃在研究一线的学者,贡献最新研究成果论文或综述文章,系统全面地反映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最新进展。本专题得到踊跃相应,征集到近 20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文章,内容涵盖发展迅速的超导量子计算、量子硬件系统与模拟、光量子计算、新奇量子系统模拟、量子算法进展等五个方向,将在《物理学报》陆续发表。


客座编辑
微信图片_20221228211401.jpg


龙桂鲁,清华大学教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物理学会会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曾任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AAPPS)理事长;IUPAP物理与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曾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汤森路透卓越研究奖、IBM全球杰出学者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微信图片_20221228211412.jpg


范 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实验室主任。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2021年获得周培源物理奖。Chinese Physics B 和《物理学报》副主编。长期在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领域工作,近年来集中于超导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研究,和合作者一起,利用超导量子计算平台,模拟了量子多体系统奇异现象如局域化与热化及陈绝缘体,实现了量子游走,制备了多粒子纠缠态,构建了先进量子计算云平台。发表 SCI 论文300余篇,包括 Science 正刊(2),Nature 和 Science 子刊(4),Phy. Rev. Lett/X (18), npj QI (3), optica(1),Phys. Rep. (2)等,论文被 SCI 引用8000余次(google scholar 超1万次), h 因子46。


微信图片_20221228211420.jpg


李传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获得2012年度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2013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3),教育部人才计划特聘教授(2014),2020年度中国物理学会饶毓泰物理奖,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研究领域为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在搭建基于光学的量子纠缠网络及利用量子信息技术研究量子物理等方向取得系列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Nature(封面故事)1篇,Nature 子刊19篇,Science 子刊4篇,Phys. Rev. Lett. 47篇。研究成果入选两院院士评选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及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微信图片_20221228211431.jpg

陈险峰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X光电子专业组成员,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光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线性光学、集成光电子学、光场调控、光量子信息和生物光子学等。在Nature, Nature Photonics, Science Advances, Phys. Rev. Lett.  等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被引5000余次。由于在准相位匹配非线性光学和光与纳米结构材料相互作用方面的贡献获得亚太物理协会联合会杨振宁奖(2010年)。


微信图片_20221228211456.jpg


郑 超,北方工业大学副教授。内蒙古大学学士(2009年)、清华大学博士(2014年,物理/量子信息,MIT联合培养一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2014-2016)。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LCU算法开展对非厄米系统的量子模拟研究,发表30篇学术论文。曾获中国科学院“两刊”优秀作者,《物理学报》“最有影响论文”奖等。


专题文章


量子计算新进展:硬件、算法和软件专题编者按

物理学报.2022, 71 (7): 070101.

doi: 10.7498/aps.71.070101

原文链接    PDF


集成光量子计算的研究进展

周文豪,王耀,翁文康,金贤敏

物理学报.2022, 71 (24): 240302.

doi: 10.7498/aps.71.20221782

原文链接    PDF


摘要:基于量子力学的叠加和纠缠等性质,量子计算具备超越经典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光子作为一种高效信息载体,具有传输速度快、操控性高及相干时间长的优点,是实现量子计算的一个理想物理平台。集成光量子技术,使得我们在微型结构上便能够稳定地实现光量子态的产生、处理和探测。近年来,随着新兴的集成光量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光量子计算的实验复杂度和规模在不断提高,并成功模拟和解决了复杂的物理和计算问题。为此,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集成光量子计算的技术进展,包括各类集成光量子实验平台,并讨论了基于集成光量子平台实现的量子行走实验范例。最后,我们亦简述了基于光量子行走而实现的量子算法和量子模拟的方案。


非厄米系统的量子模拟新进展

高雪儿,李代莉,刘志航,郑超

物理学报.2022, 71 (24): 240303.

doi: 10.7498/aps.71.20221825

原文链接    PDF


摘要:量子模拟利用可控性好的量子系统模拟和研究可控性差或尚不能获得的量子系统,是量子信息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量子模拟可通过量子计算机、量子信息处理器或小型量子设备实现。非厄米系统近二十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因为非厄米量子理论可作为传统厄米量子力学理论的补充和延拓,且与开放或耗散系统联系紧密。另一方面,可构造具有新奇非厄米性质的量子或经典系统,具有提高精密测量精度等应用价值。与厄米情况相比,非厄米量子系统的时间演化不具有幺正性,对其开展量子模拟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本文介绍了非厄米系统量子模拟理论与实验新进展。理论方面主要介绍了基于酉算子线性组合算法,简单梳理了各个工作的优势和局限性,并简要介绍了量子随机行走、嵌入式和空间拓展等量子模拟理论;实验方面简要介绍了利用核磁共振量子系统、量子光学以及利用经典系统模拟非厄米量子系统的实验。一方面,这些新进展结合了量子模拟与非厄米领域的研究,推动了非厄米系统本身的理论、实验和应用发展,另一方面拓展了量子模拟和量子计算机的可应用范围。


基于超导量子系统的量子纠错研究进展

陈子杰,潘啸轩,华子越,王韦婷,马雨玮,李明,邹旭波,孙麓岩,邹长铃

物理学报.2022, 71 (24): 240305.

doi: 10.7498/aps.71.20221824

原文链接    PDF


摘要: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信息处理技术,在计算、传感等领域具有远超经典技术的巨大潜力。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量子调控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所有的量子信息处理平台中,基于固体材料的超导系统,具有精确的量子调控能力、优异的量子相干性以及适合大规模集成化等优点。因此,超导量子系统成为当前最有潜力的量子信息处理平台之一。目前的超导芯片能集成约一百个量子比特,已经可以展示量子系统的优势,但进一步的发展受到系统噪声的制约。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借鉴经典信息中的纠错技术发展而来的量子纠错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超导量子系统中量子纠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超导量子系统的基本原理、常用的量子纠错编码方案、纠错相关的控制技术以及近期超导量子纠错的应用。最后,总结了超导量子纠错领域面临的七个关键问题。


基于集成光芯片的量子模拟研究进展

陈阳,张天炀,郭光灿,任希锋

物理学报.2022, 71 (24): 244207.

doi: 10.7498/aps.71.20221938

原文链接    PDF


摘要:量子模拟是利用可控的量子系统来模拟其他未知或难以控制的量子体系,通过这种方法来处理一些在经典计算机上无法进行仿真的复杂量子体系,用于如基础物理探索、分子动力学研究、药物研发等相关领域。集成光学系统是实现量子模拟的一个优秀的实验平台,能实现如无序系统、拓扑绝缘体、非线性和非厄米体系等凝聚态物理结构的模拟,或用于实现量子随机行走、玻色取样等以演示量子优越性。本文介绍多种量子模拟物理模型的理论基础,结合如硅、玻璃、铌酸锂等波导体系的优势,综述近年来利用集成光芯片实现量子模拟的研究进展,包括了在集成光芯片上基于模拟型和数字型这两类量子模拟实现凝聚态物理模型仿真、量子随机行走、玻色取样等,探讨集成光芯片上的不同的量子模拟技术的实用化前景和发展趋势。


非互易Aubry-André 模型的经典电路模拟

成恩宏,郎利君

物理学报.2022, 71 (16): 160301.

doi: 10.7498/aps.71.20220219

原文链接    PDF


摘要:非厄米的引入扩展了传统厄米量子系统中的概念并诱导出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比如非厄米系统所独有的非厄米趋肤效应,这使得对非厄米量子模型的模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相比于量子平台,经典系统具有成本低廉、技术成熟、室温条件等优势,而其中的经典电路系统则更加灵活,原则上可以模拟任意维度、任意格点间跃迁、任意边界条件下的量子紧束缚模型,已经成为模拟量子物态的有力平台。本文利用经典电路通过SPICE成功模拟了一个重要的非厄米量子模型——非互易Aubry-André 模型——的稳态性质,此模型同时具有非互易的格点跃迁和准周期的格点在位势。以此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经典电路的拉普拉辛形式与量子紧束缚模型哈密顿矩阵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映射,尤其是如何利用电流型负阻抗变换器构建模型的非互易性。然后,根据电路的格林函数,通过AC电流驱动并测量电压响应的方式,用SPICE模拟了周期边界条件下的复能谱和相应的能谱缠绕数,以及开边界条件下的趋肤与局域模式的竞争。其中,为了使电路的响应不发散,本文还解析地给出辅助元件的设置原则。结果显示,SPICE模拟与理论计算很好地符合,为进一步的实验实现提供了详细的指导。由于本文电路设计与测量方案的普适性,原则上可以直接应用于其他非厄米量子模型的电路模拟。


面向量子计算的拓扑超导体材料、物理和器件研究

姜达,余东洋,郑沾,曹晓超,林强,刘伍明

物理学报.2022, 71 (16): 160302.

doi: 10.7498/aps.71.20220596

原文链接    PDF


摘要:鉴于“摩尔定律”已经逼近极限,众多替代传统计算的方法被提出,其中量子计算是最受关注和研究最广泛的一种。由于量子体系的不可封闭性,外界大量不可控的因素会导致量子耗散和退相干,为了尽可能避免量子叠加态的退相干,制备具有鲁棒性的量子比特成为了关键环节之一。马约拉纳零能模是拓扑和超导复合体系中涌现的准粒子,具有非阿贝尔统计性质,它的时空编织受到非局域的拓扑性质保护,因此,以马约拉纳零能模构造的拓扑量子比特对量子退相干具有天然的鲁棒性。虽然经过全球范围内各个实验组艰苦卓绝的探求,目前关于马约拉纳零能模的实验验证仍然扑朔迷离。本文回顾了量子计算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的技术手段,重点介绍了拓扑超导态/体的理论、可观测的实验现象、以及最新的实验研究进展,并对此做出了分析和评述。最后对拓扑超导态/体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基于级联四波混频过程产生四模簇态

董安琪,张凯,荆杰泰,刘伍明

物理学报.2022, 71 (16): 160304.

doi: 10.7498/aps.71.20220433

原文链接    PDF


摘要:簇态是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处理的重要资源,因其具有独特的纠缠性质和丰富的结构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一种基于级联四波混频过程产生四模纠缠态的方案,利用部分转置正定判据和本征模分解研究其内部纠缠特性。此外,通过调控平衡零拍探测的相对相位和后处理噪声信号,将输出的纠缠态重构优化,最终生成三种不同结构的四模簇态。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在有限的压缩条件下产生簇态而引入的额外噪声。本文理论结果为基于原子系综四波混频过程产生可扩展的连续变量簇态提供可靠方案。


连续变量量子计算和量子纠错研究进展

王美红,郝树宏,秦忠忠,苏晓龙

物理学报.2022, 71 (16): 160305.

doi: 10.7498/aps.71.20220635

原文链接    PDF


摘要:量子计算机在解决某些复杂问题方面具有经典计算机无法比拟的优势。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需建立具有通用性、可扩展性和容错性的硬件平台。连续变量光学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的一种可行途径,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测量的连续变量量子计算通过对大规模高斯簇态(cluster态)的测量和测量结果的前馈来实现计算,为实现量子计算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量子纠错是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中保护量子信息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cluster态的单向量子计算、基于光学薛定谔猫态的量子计算和连续变量量子纠错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连续变量量子计算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量子计算与量子模拟中离子阱结构研究进展

王晨旭,贺冉,李睿睿,陈炎,房鼎,崔金明,黄运锋,李传锋,郭光灿

物理学报.2022, 71 (13): 133701.

doi: 10.7498/aps.71.20220224

原文链接    PDF


摘要:离子阱系统是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的主要体系之一。世界范围内的各个离子阱研究小组共同推动着离子阱结构的丰富化发展,开发出一系列高性能的三维离子阱、二维离子芯片、以及具有集成器件的离子阱系统。离子阱的结构逐渐向小型化、高通光性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并表现出卓越的量子操控能力—对多离子的囚禁能力和精确控制能力越来越高。本综述将总结过去的十几年里离子阱在结构上的演化历程,以及离子阱在量子计算与量子模拟实验研究中的最新进展。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离子阱结构,总结离子阱系统在加工工艺、鲁棒性和多功能性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并对基于离子阱系统的可扩展量子计算与模拟作出展望。


专题文章网站链接:

http://wulixb.iphy.ac.cn/custom/topics

图片

《物理学报》2020—2022年电子期刊,点击下图即可阅读。


微信图片_20221221231640.jpg



专题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阿秒物理(I)

低维材料的新奇物性(II) 

非厄米物理前沿(II)

面向类脑计算的物理电子学 (I)

非厄米物理前沿 (I) 

低维材料的新奇物性 (I) 

二维材料的宏观制备

固态单量子体系的调控与应用 

纳米工程和热物理(II)

微纳光电子与激光

太赫兹生物物理

非平衡量子多体系统(I)

纳米工程和热物理(I)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

热电材料及应用物理

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II)

等离子体物理及其材料处理
超短超强激光等离子体物理
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I)
原子制造: 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I)
超导及其应用
固态电池中的物理问题
百岁铁电: 新材料、新应用
太赫兹自旋光电子
低维材料非线性光学与器件
柔性电子
光学超构材料
电介质材料和物理
超材料
探索凝聚态中的马约拉纳粒子
载能离子束技术
统计物理和复杂系统
非线性物理
拓扑物理前沿与应用
纪念黄昆先生诞辰百年
拓扑经典波动
磁斯格明子专题

多铁性:物理,材料及器件专题

精密测量物理专题

铁基高温超导发现十周年

软物质研究进展
水科学重大关切问题研究
量子相干和量子存储研究进展
冷原子-分子物理
等离激元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钙钛矿光电器件与物理
超导和关联体系研究进展
新型太阳能电池
太赫兹物理
软物质研究进展
超快强激光驱动的原子分子过程
拓扑绝缘体
高压下物质的新结构与新性质研究进展
光纤传感
电磁波衍射极限
非晶物理研究进展
与硅技术融合的石墨烯类材料及其器件研究
硅基光电子物理和器件
计算物理的近期发展和应用
量子精密计量与操控
液晶光学及应用
庆祝南京大学物理学科成立100周年
表面低维结构的电子态调控
癌症生物物理



特邀综述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稳态微聚束加速器光源

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材料相变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人工微纳结构增强长波及甚长波红外探测器

后摩尔时代的碳基电子技术:进展、应用与挑战

凝聚态体系中激发态载流子动力学研究

基于石英增强光声光谱的气体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齿鲸生物声呐目标探测研究综述

褶皱状蜂窝结构的单层二维材料研究进展

从“魔角”石墨烯到摩尔超晶格量子模拟器

石墨烯在金属表面防腐中的应用

从高质量半导体/超导体纳米线到马约拉纳零能模

霍尔天平材料的多场调控

飞秒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最新进展

磁场中拓扑物态的量子输运

转录机器: 绳上舞者

论材料非晶形成中的焓与熵: 竞争亦或协同?

二维材料热传导研究进展

齿鲸生物声呐发射特性与波束调控研究

自组织结构的控制: 从平衡过程到非平衡过程

层状手性拓扑磁材料Cr1/3NbS2的磁学特性

膜间相互作用、开弦对产生和增强效应及其可能的实验探测

基于深紫外激光-光发射电子显微技术的高分辨率磁畴成像研究

非晶态物质原子局域连接度与弛豫动力学

Verwey相变处Fe3O4的结构、磁性和电输运特性

纳米光学辐射传热: 从热辐射增强理论到辐射制冷应用

拓扑材料中的超导

基于聚焦离子束纳米剪纸/折纸形变的三维微纳制造技术及其光学应用

腔自旋波混合系统的研究进展

微纳尺度体点导热的拓扑优化

声学超构材料及其物理效应的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纳米材料的超快脉冲激光器

重费米子材料与物理

在人工拓扑超导体磁通涡旋中寻找Majorana零能模

具有变革性特征的红外光电探测器

二维极化激元学近场研究进展

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烯薄膜的洁净转移

复杂声学环境中人耳附近空间有源降噪研究

利用光谱和质谱成像技术实现指纹痕量检测

类KBe2BO3F2结构硼酸盐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研究进展

中远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进展

二维有机拓扑绝缘体的研究进展

核壳结构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与性能

高温压电材料、器件与应用

无衍射光束的产生及其应用

基于光量子态避错及容错传输的量子通信

双连续型乳液凝胶(Bijel)的研究进展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探索


观点和展望精选


  硅基半导体量子计算研究进展
  相互作用费米子的量子模拟
  钒基笼目超导体
  当代理论物理发展趋势之我见


青年科学评述精选

(上下滑动浏览)

面向先进光源线站等大科学装置的低温X射线能谱仪原理及应用进展

基于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同质结的光电探测器

里德堡原子多体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液相外延层层浸渍组装金属-有机框架薄膜及其物理性能

自旋轨道耦合量子气体中的一些新进展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柔性基底体系的模型与应用

新型助熔剂助力铁基超导1111体系单晶生长和物理研究



《物理学报》在淘宝店和微店上线,扫码即可购买过刊和现刊。


微信图片_20221221231650.jpg       微信图片_20221221231657.jpg


微信图片_20221221231706.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7348-1369560.html

上一篇:阿秒物理(I) 《物理学报》专题
下一篇:亮点文章 《物理学报》2022年第24期
收藏 IP: 36.143.7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