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一菇|了解蘑菇的世界
枞树菌/美味乳菇啊 你承载了多少人的乡愁 人总会做幸福的梦,梦见采蘑菇就我的美梦。 松树底下,草木绿莹莹,粉红清灰色的枞树菌,这里一个,那里一个,三五一群,有的堆成堆,有的排成圈,有的躲在苔藓下面,露出半个帽子。 我捡起来,一个,两个,三个,好多呀,篮子都快装满了,幸福感也要溢出来了~~ 躺在山坡上的草皮上,抬头望见蘑菇状的白云,雨后天青色的天空。 侧下脸,苔藓像小森林,远处蔷薇花像粉红色的庞然大物,蜜蜂舞过,举手闻闻蘑菇的香味儿,啊~~好喜欢~ 人无论在江湖漂多久,童年时候的幸福记忆是不会消失的,那种幸福感总是寄宿在某种东西里面,当那种东西出现时,童年的幸福就会再现起来。 而装着我童年幸福的容器,就是枞树菌。 枞树菌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妙味觉,还承载了我在漫山遍野跑来跑去的自在。 枞树菌的大名叫松乳菇,国际学名是Lactarius deliciosus,就是有乳汁的蘑菇家族中、很美味的蘑菇的意思,所以枞树菌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美味乳菇。 分类学家把松乳菇划在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纲红菇目红菇科乳菇属里面。这种菌子还有其他好多好多名字,比如雁来菌、松树蘑、松菌、枞树菇、茅草菇等等,几乎每个地方的叫法都不一样。 松乳菇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布。比如,浙江、香港、台湾、海南、河南、河北、山西、吉林、辽宁、江苏、安徽、江西、甘肃、青海、四川、湖北,湖南,云南 、新疆、西藏等地区都有的。 在每年春秋两季,气温在25℃-32℃之间,尤其在久旱逢甘霖之后,松乳菇精灵们就会大量地从地里冒出来。 往往就是在一夜之间,它们就从土里钻出来,顶着苔藓和松针,沾着露水,带着粘液,散发着特殊的蘑菇的香味。 刚才说松乳菇的名字有很多,怕是记也记不过来,那我们记住它很美味就可以啦。 松乳菇怎样美味呢?用语言是描写不出来的。 得看一下每年出菌子时节的推文 再看一下朋友圈采蘑菇的热情 (此处省略一精彩视频) (前往微信公众号可以观看) 还不够的话,就看一看古人流传下来的诗句 空山一雨山溜急,漂流桂子松花汁,土膏松暖都渗入,蒸出蕈(xùn)花团。 裁穿落叶忽成立,拨开落叶百数十。蜡面黄紫光欲湿,酥茎娇脆手轻拾。 伞不如笠钉胜笠,香留齿牙麝莫及。 特别有味的是,今年我老妈给我连播了2个星期的采菌子栏目。每天说今天又到哪棵树下取到几个菌子,和着什么菜一起炒了,放了什么调料,请哪个人吃了,好吃到他们斟了几碗饭,说今天又带着城里来的谁谁谁去哪里哪里取菌子。哈哈,娘亲啊,你老人家可是颈椎上还有钢钉没拆,脖子还只能前后动的人啊。 奶奶大人更是厉害了,我一跟她视频,她就跟我说,今天取到几个几个大菌子,我把菌子把把(菌柄)吃掉了,留到盖盖(菌盖)晒干了给你回来吃。我攒到好多了呢,给你嫂嫂也留了一袋呢。这个菌子我保管的很好的,喷香喷香的呢,快回来呷。 母上、祖上大人啊喂~~哈哈,我也不知道说什么了,你们开心就好,爱你们(づ ̄3 ̄)づ╭❤~ 松乳菇的珍贵,不仅在于它美味。 松乳菇还具有超高的营养价值。它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还含有维生素B1、B2、维生素C、维生素PP等元素。 松乳菇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它能强身、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及治疗糖尿病、抗癌等特殊功效,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据科学分析,每100克松乳菇中含粗蛋白19.3克,脂肪6.8克,碳水化合物35.5克,纤维32.4克,还含有18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然而,至今为止,松乳菇仍然不能人工种植。 为什么呢? 因为松乳菇是松树的外生菌根菌。简单说来就是:松乳菇必须和松树的根生长在一起,靠从松树的活体细胞中吸收营养,才能生长繁殖;当然了,与此同时,松乳菇的菌丝也会帮助松树吸收土壤中的养料和水分。 研究表明,松树只有与松乳菇等菌丝形成菌根才能生长良好,它们之间就是互相喂饭、相濡以沫的关系。 菌根系统 而且,只有在与小松树共生的时候,松乳菇才能长出子实体(蘑菇来),其他条件下,它只能以菌丝或者孢子的形式存在。有关蘑菇是怎样形成的,请参考“博物杂文”中这篇文章。蘑菇开花吗?蘑菇的种子在哪里?蘑菇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蘑菇的一生(生活史) 所以,松乳菇变成了一种眷恋,回乡下采蘑菇变成了游子的童年记忆,每年采松乳菇的活动变成了一种仪式感,变成了一种自然体验方式。而对于我,松乳菇就变成了幸福的梦。 所以,倘若有空,在出松乳菇的季节,我们一起上山采一趟吧? 最后,香菇、平菇、金针菇,银耳、木耳、桂花耳,猴头、竹荪、羊肚菌,还有好多其他菌,你喜欢吃哪一种呢? 小伙伴们快快来,你的留言最精彩,下篇就写你的菜哦!~ END 图文 |刘春香 图片来源 | 网络 每周一菇 了解蘑菇的世界 科普 | 分享 | 情怀 —博物杂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