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恪守良知 回归本源

已有 2747 次阅读 2013-7-3 11:38 |个人分类:·双语发表问题笔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游苏宁

中华医学会,北京 100710

    《科技导报》2013年第4期发表了张勤教授撰写的“中英文‘一稿两投’的道德问题思考”一文[1],在我国科技界引起不少反响。张勤教授认为中英文“一稿两投”不属于侵权,也与道德问题无关,其道德问题仅在于作者对期刊是否诚实守信。从作者的简历可知,张勤教授作为清华大学核反应堆专业的毕业生,有海外留学背景,曾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现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作为我国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员,张勤教授能够对这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针对目前的国情提出较为可行的对策,深为笔者佩服。作为一位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近30年的办刊人,针对这一见仁见智的问题,愿将个人愚见笔录于下,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1   应由行业组织制定“双语发表”相关规范
     作为办刊人,笔者对张勤教授文中的主要论点基本赞同,如中英文“一稿两投”即“双语发表”本质上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并不违反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也能促进我国优秀科技成果传播。但对于应该由各期刊自行规定是否允许“双语发表”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窃以为应该由有关的行业组织制定出获得公认的规范,如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定的《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以利于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就同一研究成果采取中英文“双语发表”问题,首先,我们应该判断的是作者目的何在,如果真是为了向不同读者群传播最新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无可厚非。在这一前提下,无论该项研究成果以几种文字发表,在统计论文的数量时只计为1篇论文,就可以有效遏制当今对论文只重视数量而忽视其质量的“大跃进时代”的浮躁之风。这样一来,具体操作就简单易行,只要作者和期刊遵从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行业规范,满足各项技术要求即可。

2   “双语发表”曾随历史发生变迁
     一项研究完成后的论文到底中英文期刊谁先发表,这不仅存在投稿的技巧问题,而且也随时间的推移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当我国刚刚对外开放时,中国的外文期刊缺乏稿件,加之中国的研究对外国的期刊讳莫如深,所以中国很多优秀研究成果都优先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随着国际交流的加速,为了向世界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中国科研人员逐步将已经发表的中文研究成果翻译成外文投向国际期刊。然而,由于大规模国际合作的加强和地球村的形成,加上信息传递手段的日新月异,尤其是各种急功近利的奖励政策导致的中国科技界对“SCI”的顶礼膜拜,使得近年来国内优秀研究论文大量外流。我们的研究显示,2000—2009年,SCI期刊刊出中国作者的论文722114篇,其中2000年31040篇,其后逐年上升,2009年增加至126249篇。10年来,中国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的科研论文的几何平均增长速度为16.86%[2]。尽管论文数量突飞猛进,但中国的SCI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并没有随着数量的增长而明显提高,2000—2009年SCI期刊发表中国作者论文中0被引率达到24.20%[3]。就在有关部门为近年来中国作者发表国际论文数量的飞涨雀跃欢呼之际,优秀的中文期刊被迫采取了“守望”的策略。也许要在很多年以后,当中国科技界真正意识到中文期刊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当办刊人回归自己的本源之际,人们才会深切体会到:总有些笑容,是以伤害自己为代价的[4]。在国际期刊的话语权明显优于国内期刊的现实情况下,优先用外文发表优秀的研究成果是争取国际首创权的不二之选。作为权宜之计,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被迫开辟“发表在海外的优秀中国论文介绍”栏目,通过研究成果介绍的方式将在国外发表的优秀研究介绍给国内读者[5]。

3   如何妥善处理一稿两投问题?
     如果作者无视承诺,将已经发表的文章用其他文种在不同期刊发表,则被认为是一稿两投。如何处理一稿两投问题呢?笔者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并无一定之规。为了使其有章可循,我们在总结自己百年办刊经验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制定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其主要内容包括:(1) 本声明中所涉及的文稿均指原始研究的报告或尽管2篇文稿在文字的表达和讨论的叙述上可能存在某些不同之处,但这些文稿的主要数据和图表是相同的。所指文稿不包括重要会议的纪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有关组织达成的共识性文件、新闻报道类文

稿以及在一种刊物发表过摘要或初步报道而将全文投向另一种期刊的文稿。上述各类文稿如作者要重复投稿,应向有关期刊编辑部做出说明。(2) 如1篇文稿已以全文方式在某刊物发表,除非文种不同,否则不可再将该文投寄给他刊。(3) 请作者所在单位在来稿介绍信中注明该文稿有无一稿两投问题。(4) 凡来稿在接到编辑部回执后满3个月未接到退稿,则表明稿件仍在处理中,作者欲投他刊,应事先与该刊编辑部联系并申述理由。(5) 编辑部认为文稿有一稿两投嫌疑时,应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并仔细核对后再通知作者,在做出处理决定前请作者就此问题做出解释。期刊编辑部与作者双方意见发生分歧时,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权威机构进行最后仲裁。(6) 一稿两投一经证实,将择期在杂志中刊出其作者单位和姓名以及撤消该论文的通告;对该作者作为第一作者所撰写的一切文稿,2年内将拒绝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就此事件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
     总之,笔者认为,发表科技论文的本源是在同行中进行有效地交流,只要每一位作者秉承这一初衷,恪守自己的良知,就一定能在浮躁的环境中,摒弃各种学术不端行为,为净化我们的学术环境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勤. 中英文一稿两投的道德问题思考[J]. 科技导报, 2013, 31(4): 15-16.
[2] 付晓霞, 游苏宁, 李贵存. 从2000—2009年我国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据看SCI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J]. 编辑学报, 2011, 23(3): 209-214.
[3] 付晓霞, 游苏宁, 李贵存. 2000—2009年中国SCI论文的零被引数据分析[J]. 科学通报, 2012, 57(18): 1703-1710.
[4] 游苏宁. 仰望星空必须脚踏实地[J]. 编辑学报, 2012, 24(1): 封2.
[5] 游苏宁. 中国科技期刊的追求和出路[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9, 20(3): 390-391.

(责任编辑   李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704830.html

上一篇:双(多)语出版与一稿两(多)投的是非曲直
下一篇:双语发表问题笔谈[编者按]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0: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