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催热科学精神
张国庆
在举国欢庆国庆期间,诺贝尔大奖也依次揭晓。与奥运、履新、游戏影视上新、星们富豪们花边新闻相比,诺奖报道就显得冷静得多。我在此不是说这些事情、这些新闻不重要,而是要表达的是,科学,以及诺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家们对人类的贡献,绝不小于那些人。我的意思是,希望通过诺奖报道,点燃中华民族科学热情,感受诺奖的巨大社会影响及科学发展的社会推动力量,激发中华民族科学激情。
特推荐一本好书:顾家山老师的《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精神》(2009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
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精神
顾家山
内容简介:集趣味性与思想性为一体,力求使读者从中获得借鉴,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培养其科学意识,激发其科学精神。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阿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因为他的一份遗嘱让整个20世纪的科学发展突飞猛进,更让20世纪的许多科学巨人登上了辉煌的诺贝尔奖领奖台。今天,回顾一百多年来诺贝尔奖的颁发历程,人们通过诺贝尔科学奖看到了主导科学发展的力量,人们更是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长看到了科学发展的希望。
再推荐一篇好文章:蒋美仕老师的《诺贝尔奖精神: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体》(2017年01月23日《自然辩证法研究》)。全文如下:
诺贝尔奖精神: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体
蒋美仕
【内容提要】以真善美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仅是诺贝尔毕生追求的理想和信念,而且是其所躬行的现实目标,并通过遗嘱使之得到确定;诺贝尔奖则使这两类精神,在奖项设置及其运作、奖励获得者及其成果,以及诺贝尔奖得主受教学校的教育理念等方面得到了继承、发扬和相互强化;弘扬诺贝尔奖精神,对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甚至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诺贝尔奖精神/融合/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在诺贝尔奖持续颁发1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如果抛开20世纪里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毁灭性打击,以萌发于20世纪末的知识经济中的科技与社会全面融合趋势和成就,去验证19世纪末《费加罗报》一篇文章的预言:“20世纪带给我们的将是科学进入社会和私人生活,科学将赋予我们行为的准则。它将是一种光辉灿烂的前景……我们希望哺育了我们的19世纪,把那愚蠢的仇恨、无意义的争斗和可笑的诽谤统统带走,抛进世纪的深渊”[1],那么我们将会发现这两者之间是多么惊人地吻合。然而,历史事实却促使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去反思:科技与社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以及支配科学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目前有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问题的宏论已非常之多[2]。因此,借诺贝尔奖颁发百年纪念之机,笔者希冀以此作为一个个案,对诺贝尔奖所蕴涵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思想,即诺贝尔奖精神进行细致的解读,以求抛砖引玉。
1 诺贝尔及其遗嘱所蕴涵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作为发明家和科学家的诺贝尔,一方面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和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穷毕生智慧和精力于发明创造和科学实业,获得过350项发明专利和瑞典皇家科学院会员的荣誉与奖赏,并在世界各地设立了其主要产品发明专利——炸药的制造工厂和销售网点,其创造发明的广泛应用,直接加速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受父母思想和行为等因素的影响,诺贝尔“以促进人类进步和福利事业,以纯粹的理想主义为目的”[3],因终生献身于科学事业而获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荣誉哲学博士学位,并以设立诺贝尔奖的方式来体现其对人类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终极关怀,即人文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思想贯穿于诺贝尔一生的实践之中,并最终通过其遗嘱而得到确定。
尽管因体弱多病和父亲事业的大起大落而没有受过如其兄长般系统的学校教育,但凭借自身的聪明才智和坚韧毅力,并在父亲所请名师的精心传授和指导下,诺贝尔不仅在语言(精通瑞典语、俄语、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自然科学知识学习方面成绩优异,而且通过周游世界使自己很快跨入了科学家的行列。其中,诺贝尔父亲的言传身教,对其选择科学研究作为自己毕生从事的事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曾思考,人类都是兄弟,应该和睦相处,为什么要有战争呢?并向其父追问:“为什么要造用于战争的武器呢?我选择科学研究的道路,是为了人们幸福,是为了对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4]他父亲声情并茂并经深思熟虑地回答:“艾尔弗雷德,我也不想制造武器。如果没有武器也能安心过日子那该多好,那是我的理想。但是,现实是,许多国家都以某种形式拥有武器。……我们生产的武器不是为出去打仗的,而是为了发生战争时,用它来保卫国家和人民,并最终导致和平。”[5]父亲的有力回答既消除了诺贝尔从事科学研究的疑虑,也更坚定了他追求真理、追求完美、追求至善的理想、信念和决心。此后,在发明和改善硝化甘油、达纳和胶质等系列炸药的过程中,凭借他“不愧是具有钢铁般意志的诺贝尔的儿子”[6],他的“意志像是钢铁铸成的,越锤炼越坚强”[7],即便是遭遇连续不断的爆炸事故、他人对其发明权的窃取、弟弟的意外身亡,以及在英国确权之诉的失败等接踵而至的重大打击,也丝毫不动摇其矢志不渝的理想和信念。哪怕是在临终前的数小时,诺贝尔在给挚友索尔曼的信中所表明的思想依然是那么执著:“非常遗憾,我的健康状况极其不佳,甚至写这样短的信也感到勉强。但是我想尽快回到我们俩人感兴趣的研究(即“硝化纤维火药”问题)中去。”[8]此乃其以自己毕生的实践来贯彻和落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真实写照。
诺贝尔所立遗嘱的主要内容为:“请把我的全部财产作为基金,以其利息作为奖金。把奖金分为5等份,作为以下5种奖的奖金。它每年奖给为人类作出了最卓著贡献的人。①物理学奖:奖给在这个领域有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②化学奖:奖给在这个领域有最重要发现或最重要改良的人;③生理学和医学奖:奖给在这个领域有最重要发现的人;④文学奖:奖给在这个领域表明了理想主义的倾向,有最优秀作品的人;⑤和平奖:奖给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撤除或裁减军备、召开和平会议及实施和平会议的原则做出了最大努力的人。……”[9]遗嘱的这些内容在今天虽广为人知,然而关于诺贝尔为何要将其全部财产设立为基金,而不由其亲属继承?以及由此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究竟为何?
正如瑞典一流报社赞誉艾尔弗雷德伟大遗志所说的那样,“迄今在作为个人以促进人类进步和福利事业,并以纯粹的理想主义为目的而留给人类的赠礼之中,这恐怕是空前的”[10]。除了前述父亲的思想和行为之外,还受母亲的助人为乐,以及当时世界和平运动的核心人物、《丢掉武器》的作者——伯塔·茨特娜夫人的深刻影响,同时也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诺贝尔最终决定将其全部财产作为奖励金,用以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如果说与父亲的交流,只是消除了诺贝尔从事武器研制(发明创造)工作的疑惑的话,那么亲眼见到最爱的母亲自己省吃俭用,却将他每月所给大笔费用的绝大部分用于救济那些不幸的人,“可以说,母亲的博爱精神和实际行动,对他以后决定设立‘诺贝尔奖’的想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11]而与伯塔·茨特娜夫人的会谈,直接资助她的和平事业,以及写给她的信函:“我想把我的一部分财产作为奖金,奖给为促进世界和平尽力的人们”。“不用说,这就是后来作为遗言写下来的诺贝尔的最初想法。”[12]因此,尽管诺贝尔曾有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理想并确定创作过一些别人评价不高的作品(如四幕悲剧《报应》[13]),但科学理想和科学精神却较早地得到了他的体认,而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在其身上的体认,却是一个逐步积累和升华的过程。同时,他用遗嘱通过设立科学奖和人文奖奖项方式,从而确定了此后的诺贝尔奖精神的基调,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诺贝尔奖中的体现
如果说诺贝尔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躬行者,那么诺贝尔奖及其运作则是这两类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笔者以为,诺贝尔奖中的这两类精神主要体现在诺贝尔奖奖项设置及其运作、诺贝尔奖得主及其成果,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受育学校的教育理念等方面。
首先,在诺贝尔奖奖项设置及其运作中体现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如前所述,依据诺贝尔遗嘱,最初设立和颁发的诺贝尔奖奖项包括2大类共5项:由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和医学奖组成的科学奖;由文学奖、和平奖组成的人文奖(于1969年由瑞典银行所捐赠巨款而增设的经济学奖,虽非由诺贝尔遗嘱所定但完全遵照诺贝尔将程序运作,故它也属于人文奖类别)。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具权威、知名度最高的奖励,虽说诺贝尔奖中无论是科学奖还是人文奖,它们所涉及的学科都非常有限。但是它们通过奖励这些学科领域中“最近的成就”以及“最近才认识其意义的较早的成就”[14],从而体现这两类精神。因为这些成就都是当时的科学精英和人文英才们,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或表现手法所揭示或反映的科学思想、科学理论或人文理想,它们都体现着其所处时代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具体风貌。
诺贝尔奖的具体运作同样体现着这两类精神。依据遗嘱诺贝尔奖的运作应该体现客观、真实、公平、公正等精神。为此瑞典政府于1900年6月29日制定了《诺贝尔基金会法规》,以及皇家科学院、卡罗林内外科医学院等评奖单位的专门法规,并由国王奥斯卡二世签署公布。因而,在诺贝尔基金会(包括董事会和理事会)、诺贝尔委员会(包括皇家科学院、卡罗林医学院、瑞典科学院、挪威议会)和诺贝尔研究所等组织机构设置,诺贝尔奖的评议标准(包括一般和特殊两类)与评审程序(候选人遴选时间和方法、材料语种要求、讨论内容的保密性、公布时间等),以及基金管理与奖金分配等方面,都严格遵照诺贝尔遗嘱精神进行运作。
其次,这两类精神体现在诺贝尔奖得主及其获奖成果之中。一位科学家或人文学者要想作出最重要的发现、发明、改良,或创作出有理想主义思想的最优秀作品,并从世界上数以千万计的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集合体中脱颖而出,最终摘取一年一度的世界科技和人文奖励中的王冠——诺贝尔奖。除了要具备超群的才智以外,他或她不仅在心理动机、科学态度和理想信念方面必须表现出纯洁、坚定和崇高的品质,而且其行为还必须遵循基本的科学规范、技术规范和学术准则,即默顿所提倡的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首创性等。诚如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院士所说:“科学家首先内心要有创造的欲望和激情,有时他可能从事如‘苦行僧’般的科学研究,才能真正达到‘无悔追求’、‘无私奉献’的境界。丁肇中教授在许多场合提到‘格物致知’精神…,这就需要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15]在获得诺贝尔奖以后,科学家或人文学者虽说已经成为学界的“超级精英”,但其一切行为活动更应遵循并体现上述精神。并且,不论是科学奖还是人文奖得主,他们体现的不仅仅是其所在领域的单一的科学精神或人文精神,而更多的是此二者的融通,爱因斯坦就是其中的典范。同样地,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成果,惟有在新颖性、创造性、适用性或理想性等方面,符合诺贝尔奖评审机构的要求,才能通过层层筛选并成为最终的赢家。因此,可以说,诺贝尔奖得主及其获奖成果最集中地体现了诺贝尔奖精神,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反,如果企图以伪造实验数据、篡改他人成果内容或剽窃他人成果等方式,窃取诺贝尔奖,这不但是对其本人人格的侮辱,更是对诺贝尔奖精神甚或人类精神的肆意践踏。这种行为也必将遭到世人的谴责、唾骂等相应惩罚。
最后,获奖者受育学校的教育理念也是其主要表现之一。尽管诺贝尔奖的评审标准所针对的是具体研究成果的性质、特征及其效用,表面上看这似乎与获奖者受育学校的教育理念毫无相干。然而,科学家或人文学者之所以能够作出最重大发现,取得最先进、最优秀的成果,并最终获取诺贝尔奖,是因为他或她处于能孕育和产生这类伟大成果的特殊环境中,是因为这类特殊环境(包括学校)具有充足的、能培育诺贝尔奖得者这类杰出人物的丰富养料——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及浓厚的人文文化底蕴等。也就是说,诺贝尔委员会表面上承认的是获奖者及其成果,而其实质却是对培育获奖者的教育理念、人文文化氛围的充分肯定,而教育理念和人文文化中最深刻的内在核心正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所以,诺贝尔奖精神与获奖者受育学校的教育理念不仅是融通的,而且是交相辉映、相互强化的。对此,谷贤林认为,剑桥、哈佛之所以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是因为这两所学校的教育理念都突出表现为:自由教育思想的传统及由此形成的超然物外的求知精神,只追求真理和科学而不问其实际功利的品格,多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汇通交叉的知识底蕴[16]。类似的文章认为,正因为剑桥、牛津大学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具有以下特色:极其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学习、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早期介入研究课题,通过科研出人才;浓郁的人文环境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以及独特的学院制,才使其成为世界级顶尖人才的摇篮[17]。此外,美国科学家认为,美国之所以盛产诺贝尔奖得主,除了因其科研经费雄厚以外,还由于它具有浓郁的鼓励竞争和创新的学术氛围[18]。显然,上述分析正是笔者观点的有力佐证。
3 弘扬诺贝尔奖精神的现实意义
虽然诺贝尔奖的设置及其具体运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但体现人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思想的诺贝尔奖精神又是动态开放、变化发展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也会不断地对自身进行调整和改进。因此,无论是对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还是对全球性科技与社会的融合,乃至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不论是对发达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抑或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弘扬诺贝尔奖精神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落实到我们国家,其意义可以表现为[19]:
首先,它有助于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它有助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有助于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有助于弘扬“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其次,它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前述内容的拓展和深化。由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中最深刻的内在核心,它们最集中地体现了优秀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深刻内涵。再次,它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后,它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弘扬诺贝尔奖精神,既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更应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并且其在我国所体现出的意义,不仅仅是我国科技人员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或者能够培养出多少位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其中的关键还在于如何通过提高教育和科普水平,进而促进国民素质,尤其是公民科技素质的全面提高。世界经济论坛于1996年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明确指出:当前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从原来的产品竞争、加工竞争和结构竞争转向国民素质的竞争[20],并且知识型劳动者将是信息或知识社会的主力军,而国民科技素质又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分。由于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超级精英”毕竟是科学家全体中的极少数,只有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内化到公民的个性、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去,进而形成雄厚的群众性基础,才能多出和快出诺贝尔奖得主。因此,在目前我们还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总之,诺贝尔奖精神的实质就是:由诺贝尔本人所躬行的、由其遗嘱所确定的,并经诺贝尔奖奖项设置与运作、诺贝尔奖得主及其成果,以及奖励获得者所受教育学校的教育理念等方面,而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即诺贝尔奖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精神整体反映到个案中的典范。在科技与社会融合趋势日益加强的知识经济时代,弘扬诺贝尔奖精神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巨康.血碑:震撼全球的两次世界大战[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1.
[2] 俞吾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必须协调发展[J].探索与争鸣,1996(1). 彭纪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3). 陈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关系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1). 学者笔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的文化基础[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 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4][5][6][7][8][9][10][11][12][13] 中岛都美子.诺贝尔[M].回声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114,33,29,64,113,115,98-99,106,112.
[14] 傅杰青.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八十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76.
[15] 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谈诺贝尔奖精神[J].http://sinost.chinainfo.gov.cn/newzgkj/gndt/newpage8.htm,1999.11.5.
[16] 谷贤林.学术精神与诺贝尔奖[J].高等理科教育,2000(6);6-9.
[17] http://www.cass.net.cn/y_12/y_12_01.htm,1997.3.12.
[18] 新华社稿.美国为何盛产诺贝尔奖得主[J].科技前沿与学术评论,vol.22(6):53.
[19] 孟建伟.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首届全国自然辩证法教师业务提高班讲稿[Z]2001.8.12.
[20] 张慧人.试论科学普及的社会功能[J].科学学研究,2001(3):3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