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前期博文:八月十五桂花香,话说桂花的香气(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19332&do=blog&quickforward=1&id=1197798)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自古就深受国人的喜爱。桂花是文人墨客绝佳的咏颂对象,如宋代诗人吕之声在《咏桂花》吟诵道:“独占三秋压众芳,何须橘绿与橙黄。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更是在《鹧鸪天桂花》中把桂花描述为“花中第一流”:“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校园内也种植了很多桂花,到处弥散着迷人的桂花香味,令人神清气爽。放眼望去,密生的小花挂满枝头,甚是漂亮。
桂花是木犀科木犀属众多树木的俗称,园艺栽培上,由于花色以及开花习性的不同,桂花分类秋桂(金桂、银桂、丹桂)及四季桂这两类。分类研究可追溯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记载:“花有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后人对此多有引用,沿袭至今。
桂花精油香气属花香,幽雅浓郁而留长,是一种高档的食用及日用化工的天然香料。那么桂花香气是从哪里来的?轻工业部香料工业科学研究所对金桂、银桂、丹桂的鲜花头香和浸膏香味成分进行了剖析,发现桂花花香特征主要有α、β-紫罗兰酮、芳樟醇和芳樟醇氧化物、茶螺烷以及醇及其酯类;金荷仙等将桂花香气组分确定为芳樟醇氧化物、α、β-紫罗兰酮、香叶醇和罗勒烯等主要成分。
本课题组王丽梅博士通过GC-MS对桂花精油进行了分析,分别检出了38,28,32,17种化合物,分别占总成分的98.533 %、97.599 %、97.782 %和97.499 %。鉴定出了11种化合物,分别为反式氧化芳樟醇、γ-癸内酯、β-紫罗兰酮、棕榈酸、α-亚麻酸、9-二十三烯、9-二十六烯、1-二十烯、二十六烷、环二十八烷、二十九烷。这11种成分在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的精油中均可被检测到,但含量差异较大。银桂精油中所含成分最多,四季桂最少。四季桂与其它三个品种差异较大,除四季桂外,金桂、银桂、丹桂的精油普遍存在的化合物主要是单萜醇类,单萜酮类,醛类,烷类,烯烃,脂肪酸类及脂肪酸的酯类,但不同品种之间精油组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发表在Food chemistry期刊上(2009, 114: 233-236)。
银桂精油中主要成分为顺式氧化芳樟醇,反式氧化芳樟醇,β-紫罗兰酮,γ-癸内酯,α-亚麻酸,α-亚麻酸乙酯,棕榈酸和棕榈酸乙酯。金桂精油中,β-紫罗兰酮含量特别高,达到48.997 %,γ-癸内酯含量达10.179 %,但大分子量的其他香味成分含量相对较少,香型较为单一,且留香不够持久。丹桂精油中芳樟醇氧化物含量相对较高,γ-癸内酯最高,达到27.044 %,9-二十三烯和1-二十烯的含量也比较高分别为10.231 %和18.532 %。在四季桂精油中没有检测到芳樟醇及其系列氧化物。
桂花特征香气为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的清香、α、β紫罗兰酮及其异构体的花香果香,以及γ-癸内酯的甜蜜香。银桂香气幽雅清甜,香气成分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γ-癸内酯、α、β紫罗兰酮及其异构体含量较高,棕榈酸和α-亚麻酸含量较高;金桂香气清幽柔和,以甜为主,主要是γ-癸内酯含量较高;丹桂香气偏甜,香气较淡,香气主要赋香成分含量较低。根据桂花开花过程中精油含量和成分分析表明:初花期花中的精油产率最高,且大多数桂花赋香成分在初花期含量达到最高(芳樟醇、γ-癸内酯、β-紫罗兰酮、4-氢-β-紫罗兰酮、棕榈酸乙酯、α-亚麻酸)。河南大学研究人员(Horticulture Research,2019,6: 106)研究表明:CCD1和CCD4基因在花瓣中过量表达是造成银桂花瓣中紫罗兰酮含量高,芳樟醇合成途径上游的MECS,HDR,IDI1和LIS1基因的表达量上调则是使丹桂花瓣中芳樟醇含量高的原因。
通过显微分析揭示了桂花香味物质的形成及其分泌过程,花瓣表皮下的薄壁细胞可以形成具有芳香性的精油类物质,并能暂时聚集芳香油类物质;同时,桂花细胞间和细胞壁上存在丰富的褶皱结构,胞外壁具有明显向外突起的表皮毛结构,推测皱襞可能与桂花香味散失有关;进一步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桂花花瓣细胞内形成油滴,这些油滴进而通过表皮细胞及细胞外壁刷状毛向外溢出,散发出桂花香味。河南大学研究人员也发现桂花花瓣细胞表面有非常规则的刷状毛,刷状毛上附着大量桂花花香成分的聚合体,花瓣基本组织可分泌产生芳香物质,进而通过刷状毛向外溢出,从而使桂花香气四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2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