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youz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youzun

博文

“东埠后楼”的来历

已有 1976 次阅读 2018-7-27 16:32 |个人分类:家乡|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我们这个家族在村里繁衍了5-600年了,以前的房子大都是土坯茅草房,各家各户都差不多,青砖小瓦房不过一两处。我记得曾有老人说我家老宅子正南那处房子就是明朝的房子,传说而已,现在都已不复存在了。

    我家的老宅子,正房屋四间,东房屋一间、西房屋两间。另外还有平屋和圈各一。平屋和圈、西厢房联着,因此最西边的房子不见光线,总是黑咕隆咚的。我小时候怕黑,总是不敢进最西边的屋子。

    进了门看到的是大锅台,锅是八人锅,风箱紧靠北墙根,锅台与东房屋土炕相联。正屋就相当于厨房兼起居室了。东屋西屋各有一盘炕,最西边房屋存粮食等物,是为储藏室。东西房屋为卧室。平屋是磨房,过去也作过牲口棚。里面一直支着一盘磨,磨是旱磨,是磨粮食用的。我记事时,已经全是机器磨面了,不过有次父亲也用它磨过面,我们推过磨,也算体验过磨面的辛苦了。平屋顶还可作为晾晒粮食用。圈是用来养猪的。最西边那间房屋是起了高的,变成了两层,于是我们家算是有楼了。从平屋顶端,或从西房里面楼口可进入二层小楼,当然那是非常简单的楼。楼板是木板铺成的。平屋顶是石灰和煤渣的混合物浇注成的,质量很好。那时,水泥(当时叫洋灰)少之又少,建筑主要是用石灰。据说这些都是我爷爷改造建设的。由于后来搬离了老宅院,房子无人看管,再加上人为毁坏等原因,终于这一切都不存在了,只剩了残垣断壁。

    房屋周围是院子,院墙是马司小砖垒成,只是街门是个露天大栅栏门,大门朝向东,大门板、大门鼻子。正房北边那户人家是我老嬷家,和七爷住一块,现在是七爷家小叔住着。我们家东房屋东边正是他家大门口,大门口前的石头台阶是很大的的一整块石头,外边还有锤布用的小石墩。这些地方都是小孩子们玩耍的乐园。他们家房子比我们宽敞,比我们的要好。后来我才知道,我们这处房子是爷爷分家所得,只不过是我老爷家南屋而已。

    据说,我们这个家族被叫作东埠后楼。我还以为是我们家的楼呢,实际不是的。原来是有这么一个传说,不知是哪辈了祖宗,日子过好了,就想住高楼。于是,买砖买瓦,什么材料都齐了。突然有一天,有两个小祖宗---当时俩小毛孩子,抬着砖,在大街上大吆小喝的:“卖砖了、卖砖了.....”有一个老爷爷听见了,一合计,家里出了败家子了,楼是决不能盖了。但材料备下了,在乡里邻间也传开了.....

    于是,我们这个家族被呼为“东埠后楼”。这就是“东埠后楼”名称的来历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95573-1126220.html


下一篇:[转载]打油诗之《身被牛粪头枕瓢》
收藏 IP: 223.99.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