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翀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chong428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博文

【原创】膀胱癌新辅助化疗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已有 2686 次阅读 2016-10-23 17:54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膀胱癌新辅助化疗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 北京健兰医学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4] 北京泰普舜康医学检验所

[5]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摘要  

目的:通过毛细管电泳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上对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回顾性病例进行研究,分析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手术患者基因型突变情况。

方法:根据前期膀胱癌分子标志物的研究,筛选与膀胱癌密切相关的基因位点,其中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的基因位点主要位于基因FGFR3、HRAS、TERT启动子、TP53、TSC1、PIK3CA和HER2(FGFR3、HRAS、TERT启动子和TP53等7个基因);与基因表达相关的基因主要有BCMab1、EGFR、RRM1和PD-L1等11个指标。对接受新辅助化疗来自上海仁济医院泌尿外科的回顾性病例的手术组织蜡块进行HE切片、染色,由病理医生确定相应的肿瘤区域,分别进行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的检测。

结果:通过基因突变分析发现,检测病例中基因突变位点与已报道位点存在差异。在所选定的位点中基因TSC1位点突变频率最高;基因HRAS第1外显子和第2外显子却均未检测到突变,但在第1外显子序列之前的位置却检测到存在碱基缺失的情况。接受新辅助化疗后完全缓解的病例存在基因突变的概率较小,主要存在的突变位于TSC1和TERT启动子;而部分缓解和化疗抵抗的病例,存在较多的基因突变。基因表达检测在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化疗抵抗的病例中无明显差异。

结论:为新辅助化疗在膀胱癌中的应用提供依据,为研究膀胱癌在亚洲人群中的基因突变情况奠定基础,为膀胱癌精准个性化治疗的分子标志物的选择提供依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27923-1010420.html

上一篇:【转载】单细胞RNA研究胶质母细胞瘤异质性
下一篇:【原创】European Urology:膀胱癌干细胞起源的重要遗传学机制
收藏 IP: 218.241.2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 2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