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80萨摩亚地图
7681萨摩亚议会
7695国家独立仪式,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8/12/15
萨摩亚(Samoa)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袖珍国,也是太平洋第一个取得独立地位的小岛国,1962年宣告独立,引领了大洋洲众岛国的独立潮流。
最晚送落日变为最早迎朝阳
地球上有个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叫日界线,是1884年由国际经度会议规定的。这条线以经度180度为基础,在特殊情况下略加调整。日界线以西,是地球上最先迎接新一天的地方,而日界线以东,则是最后进入新一天的地方,萨摩亚就是这样的国家,它位于西经171-173度之间,日界线在其西侧通过,比日界线那边的新西兰晚23个小时,是地球上最后看到太阳下山的国家,习惯上被称为“日落之国”。2000千禧年,萨摩亚是最后一个进入21世纪的国家。
但这种情况2011年改变了,12月29日,萨摩亚把时区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调整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这么一改,当萨摩亚人29日晚入睡之后,一觉醒来便已是31日的清晨了。他们永远错过12月30日这一天,特别是500人错过了生日庆祝,但萨摩亚确信会赢得亚太地区的大好商机。萨摩亚驻澳大利亚一位外交官说:“失去一天,确实很可惜,但非常值得。这样,我们就可以与南太平洋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中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共日月,每周多出2天同步工作时间,更有利于我们扩大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旅游发展。” 过去“当我们这里星期五的时候,澳新两国已经星期六了。当我们还在星期日的时候,惠灵顿和悉尼早已开始新一周的商业活动了。我们的时间比澳大利亚东部标准时间晚21小时,比新西兰晚23小时。”但29日以后,萨摩亚将从最晚送走落日的国家变为最早迎来朝阳的国家,分别比惠灵顿早1个小时,比悉尼早3个小时。同理,日期变更后,萨摩亚比中国早5小时,而不是晚19个小时,这也便于萨摩亚与中国的交往。
萨摩亚与南方的汤加相距800公里,与西南的斐济相距1100公里,而斐济距汤加770公里,三岛国构成一个不等边三角形。而萨摩亚南距新西兰大约2700公里。东北距夏威夷约3700公里。西南距澳大利亚4000公里。东到法属塔希提2300公里。
萨摩亚由萨摩亚群岛西部的2个大岛及其7个附属小岛组成,与东部的美属萨摩亚相距80公里。面积2934平方公里,人口近20万。城市人口占1/4。
萨瓦伊岛面积最大,1820平方公里,其次是乌波卢岛,面积1100平方公里,但72%的人口聚居在第二大岛上,首都阿皮亚就位于该岛。其他小岛都是贴近大岛的珊瑚礁。基本没有居民。
萨摩亚群岛是太平洋火山带活动的产物,被称为“火山群岛”。境内山峦起伏,小溪潺潺,地表崎岖,山麓土地肥沃。两大岛的最高峰都是死火山,海拔均超过1000米。森林覆盖近半土地。两大岛沿海均有小片平原。
萨摩亚地处南纬14度上下,为热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28度,终年炎热潮湿。无四季之分,有干湿季之别。年降水量少则2500毫米,多则达7000毫米。11月到翌年4月为湿季,常伴有飓风袭击,降雨很多。而5-9月雨水较少,气温也略低(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比较适合旅游。
波利尼西亚的摇篮,曾受德国统治
由16个大小岛屿组成的萨摩亚群岛,至少2000年前就有人类定居。萨摩亚在土著语言中含有“神圣中心”“神圣之岛”的意思。祖先据称来自东南亚。后来人丁兴旺,古萨摩亚人才扩散到夏威夷、汤加、塔西提诸岛,创造了波利尼西亚的人种和文化,故此萨摩亚有“波利尼西亚摇篮”的称誉。
1722那年,荷兰人罗杰文(Jacob Roggeveen)航抵萨摩亚,但没有登陆,当时这里已是王国。1768年,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在环游世界时抵达这里,见这里是理想的中途补给地,且见岛民驾独木舟就能远航,于是称之为“航海者之岛”。1830年英国派传教士上岛传教,萨摩亚国王皈依了基督教,1850年普及于全国,从此在精神上对西方解除了武装。
1847年英国委任传教士为驻萨摩亚领事,继而德意志汉堡自由市和美国也委派其商人为领事。后来,英美德争相夺取这块“肥肉”,各自扶持国王,挑动萨摩亚内战,制造混乱。1889年,三国柏林会议将萨摩亚定为“中立的领土”,归三国共管。1899年,英国将萨摩亚的共管权让给德国,交换德国别处的殖民地。这样,萨摩亚便分为东西两部分,以西经171度为界,西部归德国,称西萨摩亚群岛。东部1大岛6小岛197平方公里归美国,今称“美属东萨摩亚”,人口约5万。
当时,德国人在西萨摩亚建立了椰子、可可、咖啡种植园,操纵了此地的经济命脉。这里最有势力的是拥有数千农业工人的德国公司。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新西兰对德宣战,派兵占领西萨摩亚。1920年,国际联盟将它交给新西兰“管理”。联合国1946年又将其交给新西兰“托管”。根据联合国非殖民化的有关规定,1962年1月1日西萨摩亚宣告独立,成为二战后太平洋诸岛中第一个争得独立的国家。1970年成为英联邦成员国。1976年加入联合国。1997年更名为萨摩亚独立国。该国没有军队,国防由新西兰负责。
男女皆穿裙,芋头为主食
全国90%以上的居民是土著萨摩亚人,属波利尼西亚人种,皮肤棕色,与马来人相似。但体型较胖。余为华人、欧洲人和混血人种。通用萨摩亚语和英语。居民信奉基督教。各地教堂林立,不信教的很少。
除了皈依基督教以外,萨摩亚人保留了很多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习俗。这里家族制度严格,每个家族至少有一个“马塔伊”(matai,类似族长或酋长)他们拥有很大的权力,负责管理家族、村落或地区的各种事物。国家元首就从“马塔伊”中选出。
萨摩亚人的装束很有特色,男女都穿裙子(用一块经过加工的布裹起来,称为“拉瓦”,lava)。上至国家元首、政府总理,下至服务员、警察、仪仗队员,无论平时或庄严场合,男人都着裙子。有一定身份的人上身西服领带,下身穿拉瓦,脚上穿一双拖鞋。平民百姓所穿的裙子十分鲜艳,女人更艳些,而官员和警察等公务员就穿素色的。
有些男人讲究文身,当地叫“塔图”,以身上的图案来显耀自己的社会地位。有的则以文身表现自己的坚强意志。“塔图”分两大类,一种为永久性,是用锥子、针和小齿刀及染料在人身上刺成的图案。另一种是人们节日期间临时画的花纹,过后就洗掉。
乡间房屋都是敞开式的草棚,叫“法雷”(fale)。只有柱子和椰叶覆盖的屋顶,没有墙,四面透风,这样可以使居室充分通风透光,以免室内潮湿。草棚四周垂着椰丝编织带,贝壳串,红花串,别有一番情调。人们睡在草席上。近年来在城镇和富裕人家出现了带墙的房屋,但楼房仅见于公共建筑。
芋头(taro)是国民的主粮。火山灰土壤很肥沃,野火将地面草木烧掉,挖个小洞,种下芋艿,便可坐等收成了。有的芋头挖出来有一人高。此外,香蕉、面包果都可以当粮食。多数人因此长得十分壮硕,体重上百公斤的男女不乏其人。当然来了贵宾,不光吃芋头,还有烤猪、“卡瓦酒”招待。
萨摩亚是个农业国。白人办的种植园,主要种植椰子、可可、香蕉等三大出口作物。大多数农民属于自给自足式的经营,主产粮食作物芋头。还种面包果、木瓜、芒果、甘蔗和蔬菜。畜牧业以养猪为主,也养牛养鸡,但肉乳产品还不能自给。近年来渔业发展很快。专属经济区水域盛产金枪鱼。肉质细嫩,是当地的佳肴,鲜鱼已取代椰干成为最大宗出口商品。木材也出口。
工业基础薄弱,有农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等。德国援建了一家啤酒厂。萨摩亚政府专门开辟了工业自由区,吸引外资来办厂。交通运输靠公路、水运和空运。有一个国际机场和两个国内机场。
旅游业是主要经济支柱和外汇来源。但规模还不太大。
首都阿皮亚有唐人街
首都阿皮亚(Apia)位于乌波卢岛北岸中点,人口3.5万。它始建于1850年,是由许多互相毗邻的村社聚落汇合发展起来的城市。华人、白人大都居住在这座城市里。
市区北部靠海,东部是住宅区,南部是文化区,西部是工业区。阿皮亚设有南太平洋大学的分校,一家农学院。市内坐落着萨摩亚博物馆。乌波卢岛西北海岸的法莱奥诺国际机场,在首都以西14公里,可起落巨型客机。
绵长的沿海大道(Beach Rd),以钟楼(Clock Tower)为界,西为姆里努路(Mulinu´u Rd),延伸到太平洋岸边的半岛顶端,这一带是首都的精华所在,主要公共机构、银行、公司、宾馆都聚于这条大道两侧,比较讲究的是白粉墙、绿或红漆铁皮瓦的两层木楼。墙上装着百叶窗。
沿海大道东段通到港区。这是外贸港,码头长180米,可泊5.5万吨级轮船,主要用于出口木材。阿皮亚最宏大的建筑是政府大厦(Government Bilding),也在这一片。楼高6层,由中国援建。四周广场和绿地环绕。登楼顶眺望,南望尽收全城风貌,北望大洋浩瀚无涯。
大道西段接着姆里努路,紧靠海滨,分布着多家酒店和游船俱乐部。日夜喧闹的农贸市场和当地的手工艺品市场都值得一游。姆里努路旁,还有圆穹顶议会楼、德国人所建的天文台包括气象馆,以及德国纪念碑,纪念1889年在飓风肆虐下沉没的德国军舰。西郊的姆里努观光点还有昔日王室的墓园与举行传统仪式的马拉艾广场。
沿海大道后面的街巷除去“唐人街”外,都与乡间差不多。路面以珊瑚砂铺成,住宅大都是单家独院的木架凉棚,四面无墙,风雨时才放下苇席,室内基本不置家具,晚上席地而眠。
南郊山麓的维利马(Vailima)村坐落着史蒂文森故居,如今被辟为史蒂文森博物馆。史蒂文森1850年生于苏格兰,是世界闻名的作家。《金银岛》(Treasure Island)、《新天方夜谭》(New Arabian Nights)等小说蜚声全球。他得了肺病,为了养病,努力寻找适合肺部呼吸的地方。最终,他选中了萨摩亚,1890年来到阿皮亚,买下2400亩地,建立了自己的庄园。1894年病逝,葬于附近的山顶上。两层带凉廊的别墅楼陈列着史蒂文森生前使用过的部分家具、故物以及他的部分著作,仍保留着昔日的庄严和逝去时代的光辉。这里收藏了各国版本,我国大陆和台湾所出的《金银岛》中文版本悉收其中。
唐人街在沿海大道中点的钟楼(Clock Tower)向内地分叉的法爱尔大街(Vaea St)。这里有中国南方典型的骑楼店屋,满街都是中英文对照的招牌,是全国的商业中心。萨摩亚有华侨华裔约1万人,大约一半聚居在这条街上。第一批中国人是1903年以“猪仔”(契约劳工)身份运到这里的,发配到德国人的椰子、可可种植园劳动,到1934年已运来15批6500多人,以广东台山、恩平人最多,也有广西福建人。后期部分华工是通过当地定居的亲友前去谋生的。他们传进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有一位厨师王室为佣负责看护王子,感情弥笃,王子认他为义父。不少人与当地女子联姻,传到现在已是四五代了。华裔新一代与当地社会已融为一体,有的当上了族长,有的出任议员,甚至部长。近几十年来,邻近岛屿及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等地的华商到此经商办厂者增多。华侨华人除从事农业外,在当地商业经济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其经营范围包括进出口贸易、杂货、制衣、餐馆等。
1975年中萨建交后,中国在阿皮亚设立了大使馆。驻萨摩亚外交机构除中国大使馆外,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专员公署和联合国代表等不多的几家。我国一直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援建了现代体育馆、政府大厦,派出专家传授种菜技术,派出文艺团体来此表演,一步步将中萨友谊推向更高的层次。
7687土著
7682四面透风的民居
7689农家
7696农村
7683萨摩亚小伙子
7688文身,
7693可可丰收
7684市场
7685芋头
7686首都一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