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师的一篇博文《昨夜无眠》近几日在科学网算是激起千层浪的一石,虽然学术造诣以及受导师喜爱程度与文中程老师的爱徒呈几何数量级的差别,但是作为博士研究生群体中的一员,也算感同身受,觉得这种事情很正常。目前博士去中学教书的事情屡见不鲜,只不过程老师太爱才,才会扔出这块石头,而不像别的老师,一声叹息则罢。所以对这些老师们在网上纷纷发表的各种见解,指责也罢,同情理解赞同也罢,过目而已。今天又看了他的第二篇跟进的博文,尤其反思的2、3、4点,还有下面的各种评论,突然鼻子不觉一酸,可能也和近期面临毕业搞文章考虑工作的各种心情有关吧,也免不了偷偷自己凑个小热闹,在自己的自留地儿里发发牢骚。
其实关于这种问题的讨论真的亲历、听到不少了。我的导师,他是在国外搞了几十年研究,回国后带我们,他就觉得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不可理解,就是没有理想,不会说很坚定地心无旁骛地认准坚持去做一件事情。8月份,参加一个学生论坛,我负责去酒店接老师到会场,同时接了五位博导。路上半小时,除了一位美籍华裔教授,其他老师都在交流目前的学生如何地没有做研究生该有的样子,总结的结论还是,目前的学生没有理想,毕业后从业都是受到物质和对象因素操控。我很不服气地说,因为刚刚能满足自己的温饱,除了真的有极大兴趣醉心科研的人,真的谈不起理想,除非给解决当前、后顾之忧。毕竟我们也是有家庭责任的。
现在的博士生基本都是伴随长大的同学们已工作很多年了,事业小有所成,而自己毕业都已经几乎到了而立之年,事业刚刚起步,像我们搞基础研究的,是不可能有积蓄的,面临生存问题,哪顾得了那么多。并且,扩招一代的我们,即使博士毕业,找工作也得面临一堆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招聘要求写着“要求有海外经历”,甚至,连出身也开始查,要求本科院校211,985。。
你若不是,对不起,你就是连接受笔试面试的资格都没有。然后又有一批人去后了,海外漂金去了。也有很多年轻老师得到了大家眼中的高校老师席位,如果仅抱有教书育人的理想还好,但是想搞科研,如果在一个科研环境不够好的高校,一身武艺也无处施展,还得为找项目资助发愁,为科研条件发愁。拿着与读书年限不相符的工资,总之,就是各种愁。
并且,作为大家眼中的第三类人,灭绝师太,女博士找工作比男博士再难一点。女性科研学者在科研中的环境就是不如男性,我指的是软环境,因为有史以来的社会分工,对男女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定义。再就是互相之间的交流,男性之间更容易,男的进入一个圈子比女的也更容易。最后的结果可以引用≪女博士的柴米生活≫一句话:“女博士,大多没有男博士的豪情壮志,这是必然的。女博士要找的多是饭碗,不是理想和事业,当然吃饱之余,可以达到个人理想来点缀,是好上加好。” 当然,我说的是一般情况,普通研究生,要是非要挑人中龙凤获得中国科学院院士奖之类的人杰来反驳我,说我这全是自己还是做得不够好,那我也无话可说。
不说别人,单单我自己,竟然在接近毕业的最后时刻,开始同意妈妈一直拿出来说事儿的话了:当初大学毕业,趁着公务员刚热,自己脑子还算灵便,好好考公务员,现在哪有现在这么多愁事儿,至少可以工作、家庭稳定,父母现在也可以安心了。现在,读博士开始的一腔热情消失大半,被各种琐事消磨了。成果不丰导致极度没有自信,并且好多理工女博士被摧残的兴趣舍弃,也没有过多精力心情去打扮,不会青春洋溢再。从≪女博士的柴米生活≫中那句话:“舒简气自己的小家子气,好歹是个女博士,就因为每个月六百六的生活补贴,竟连和酒店服务小姐PK的心理优势都没有。”也可以看出端倪。虽然多在校园过了几年青春生活,但付出的和收获的也只有自己知道,可以平衡自己。
最后,对于程老师反思的一条--“一个师大本科毕业生会比像我的学生这样受过专问训练的高等人才干得更好得多”我个人不是很赞成。两者各有千秋。说实话,我也动过当中学老师的念头,可以说到现在也没有打消。我不觉得博士当中学老师有什么不好。把自己吹的玄乎点,就是理想化一点,虚伪点,我真的是抱着改变学生的受教育方式,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质特长,做一个有理想有想法的人。因为我的专业,也确实是想培养对海洋感兴趣的学生,从小抓起,这样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不更得心应手吗?!我觉得,即使朱清时教授的南科大培养中学生,一样可以很成功,不浪费。因为经历过不同阶段的教育,可以给予学生师大本科毕业生老师不同的东西,关于科研的东西。只要是对的,有创造,有延续,什么都不浪费。
个人吐槽,不要使劲拍砖。
“逃离”科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1190-633066.html
下一篇:
支教老师卢安克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