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干个不眠之夜和仪器罢工的间隙,完成了对《理想国》的阅读。感触很多,思考很多,共鸣很多。
首先,不得不感叹苏格拉底强大的逻辑以及深入浅出解释问题的能力。在理性逻辑的路上,苏格拉底是一位顶级司机,为了到达一个非常陡峭的山顶,他会带着你走各种安全舒适的detour ,让你毫无觉察山路之陡峭,便已安全抵达目的地。为了论证正义与不正义之人谁能获得更多的回报,苏格拉底从论证各种器官的健康状态与其功能的关系,到合格国家守卫者的精神品质和培养,再到国家制度和领导,再到个人品行与回报的讨论,环环相扣,无懈可击。充分展示了苏格拉底诘问法(Socratic Method)的魅力。
其次,也不得不说书中有一些现在看来有些过时的观点,比如妇女儿童公有的思想;再比如认为贤明君主制才是最佳社会制度(这一点上,个人认为苏格拉底要逊色于两千多年后的马克思的社会哲学观了),但其“无理性的自由是对大众的灾难”的观点还是很经得住考验的,比如去年法国的“yellow vests”和近期香港的“protests”。
最大的共鸣之处就是其“重理性,轻感性”的性格特点。对于苏格拉底这样有严密思辨精神(critical thinking)的人而言,这也并不意外。因为逻辑才是纯理性之人看待事物评价事物的唯一标准和行为的唯一准则,根据逻辑采取的行动才能引导我们更加接近真理(哲学术语称为“实在”,即事物的本真),才是有意义的;而情感显然并不能用逻辑来理解,也于认识真理无益,从而被极度轻视。这一点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是极度理性之人——无谓个人得失,只为追求真理;奈何当时其周围大都是感性之人——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利益。于是苏格拉底这个“异类”就被打着“理性”旗号的非理性的陪审团成员们投票判决死刑。原本他还有一次申诉避免死刑的机会,但由于纯理性之人极端鄙视感性的人和事的特点,他断然拒绝,慷慨赴死,为真理献身。虽可惜,但悲壮。向死而生,更升华了其一生追求真理的事业。试想如果他当时向陪审团妥协而活,或许后人对他的敬仰也会大打折扣。
唯一的不足之处:全书用酣畅淋漓的逻辑推理证明了正义之人才能最终得到更多的回报,本应就此打住,偏又多出一段诉诸神话的总结陈词,略有画蛇添足之感。不知是苏格拉底本身的说法,还是柏拉图的“美化”。
题外感想:苏格拉底的理性给了我很深的感触,也引起了我很强的共鸣。很大程度上,苏格拉底是对的。人类社会的每一步发展都无不依赖于理性和逻辑。而情感只是点缀甚至是阻碍。古往今来,不难发现无数人的事业都是成于理性而毁于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关乎一己私利的情感等)。拿各个帝王来说:打造了万国来朝的盛唐的李隆基成于理性而毁于爱情;莫卧儿王朝帝王沙贾汗的事业亦成于理性而毁于爱情;罗马帝国的东西分裂,查理曼帝国的分裂(德、法、意)无不因为父子之情;而秦始皇的失败归咎于其想让自己长生不老的私情。一直以来最欣赏的帝王就是康熙,在其一生的统治里,理性一直都占有主导地位,因而其位六十多年里鲜有可以诟病的地方。我赞成苏格拉底高度赞扬理性者对社会进步作用,但并不是说要鼓励所有人都成为“冷血”的理性者。我也很欣赏有思想的感性者,正是这些感性和情感产生了文学和艺术,得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丰富多彩。只是,在不同的领域和位置时,对于作为“点缀”的情感要有所取舍有所控制。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不合时宜的情感释放往往毁的不仅仅是当事人自己。科研,作为一个关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圈里人如能够摒弃私欲私情,让理性主导,必定会极大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当然,这也是一个理想化的设想,如苏格拉底的“理想国”一般。但最起码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为了成就全人类,牺牲点自己又何妨。
再有,苏格拉底诘问法是一种强大的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深入浅出,环环相扣,使人印象深刻。或许现在的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应当尝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