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中医“脾”脏实体的源流考证分析

已有 173 次阅读 2025-1-15 11:24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王彩霞崔家鹏秦微于漫. 中医“脾”脏实体的源流考证分析.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2):438-440

摘要:历代医家对中医脾的外观实体的描述集中在西医学的脾脏和胰腺,而脾的大小和重量的关系却不一致,与现代任何脏器都不相匹配,至今并无人纠正。中医脾病辨证诊断等远超越了解剖实体的概念,与其他四脏相比,脾的实体定位最模糊,抽象性和综合性更强。

中医五脏之脾与西医解剖之脾同名而功能迥异,在解剖学上无法找到“后天之本”的实体器官,这是中西医思维特点不同造成的必然结果。脏象学说的特点表现在实体多元化、功能系统化、整体协同化等方面,中医学一个脏的功能可包涵西医多个脏器的功能,而西医的一个脏器的功能可分散在几个脏腑功能之中[1]。本文通过梳理历代医著中脾脏的实体与功能,从而考证“脾”脏实体与西医脏器的联系。

中医“脾”脏实体的源流

1. 脾的位置

1.1 “脾”字蕴涵其解剖位置

脾,《释名·释形体》解释说:“脾,裨也,在胃下,裨助胃气,主化谷也”。可见,在汉时期,学者尚知脾之得名与其解剖部位“在胃下”、功能为“裨助胃气”密切相关,其所从的“卑”既表示其部位之“裨”(地位低下),又表示其功能之“裨”(裨益、辅助)。即“脾”脏的命名最初很可能考虑到了脾的解剖部位、功能特点。

1.2 脾与胃以膜相连

脾位居中焦,脾与胃以膜相连。《黄帝内经》中对脾的位置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脾胃之间有一层薄膜相连,脾与胃位置邻近,故可以“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这是今“脾主运化”的早期术语。《灵枢·本藏》又曰:“脾高则引季胁而痛;脾下则下加于大肠”。说明脾的位置上邻季胁,下邻大肠。

脾的位置,古代文献中有居左、居右等不同看法[2]。明代孙一奎《医旨绪余·人身内景说》认为:“脾系在膈下,著右胁,上与胃膜相连”。明代李梴《医学入门·脏腑条分》认为:“微着左胁于胃之上”。

1.3 脾掩胃之上口

脾掩胃之上口,暗指脾包括现代胰腺。《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其脾长一尺,掩太仓,太仓者,胃之上口也”,脾脏掩盖太仓,太仓是胃的上部。《针灸大成·五脏六腑》亦说:“脾……掩乎太仓,附着于脊之第十一椎”。

2. 脾的外观形态与重量

2.1 重量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

先秦时期著作《难经》记载了脾的形态及重量。《难经·四十二难》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按照西汉的度量衡,1斤约等于258g,1尺约等于23.5cm,根据上述的重量、宽度和长度,“脾”去掉散膏后重约是现代脾脏的重量3倍多,尺寸相近。其中“散膏半斤”是指胰腺,这与现代解剖学的脾和胰腺一致。

2.2 形象马蹄,内包胃脘,象土形

刘完素于《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第七》引用《素问》唐代王冰注说:“脾形象马蹄,内包胃脘,象土形也”。《脉诀刊误·脾脏歌一》曰:“脾脏象中坤……连肉润肌臀,形扁才三五”。认为脾的形态是扁长形,似马蹄。将脾描述为形象马蹄,内包胃脘,象土形也。又有“脾者,其色紫赤,其形如牛舌,其质如肉”(《医事启源·解剖》),“形如犬舌,状如鸡冠”(清代陈珍阁《医纲总枢·论脾鸡冠油》)等描述。这是重道轻器思想影响的体现,在五行哲学思想指导下认识和描述脾。

2.3 脾长一尺

金元时期《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脾长一尺”。提出脾长一尺,与西医学脾和胰总长接近。现今我国正常成人的脾脏,男性平均长13.36cm,宽8.64cm,厚3.04cm;女性平均长13.09cm,宽8.84cm,厚3.05cm。正常成人的脾脏重量约为100-250g,平均135g,胰重约82-117g,长约17-20cm,宽约3-5cm,厚1.5-2.5cm。脾长1尺,按金元时期度量衡换算,约为30.72cm,与西医学的胰脾总长接近。

2.4 色如马肝紫赤,形如刀镰

明清时期,关于脾的形态有不同说法,《医贯·玄元肤论》曰:脾“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医学入门·脏腑条分》曰:脾“扁似马蹄”。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亲见脏腑改正图”中绘制的脾的形态结构,相当于西医的胰腺,甚至还标出了珑管,即胰腺管,并且在《医林改错·上卷》曰:“脾中有一管,体像玲珑,易于出水,故名珑管。脾之长短与胃相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更加明确地描绘脾图为西医的脾脏和胰腺。《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五期第一卷》曰:“古人不名胰而名散膏……而时时散其膏液于十二指肠之中……故曰散膏,为脾之付脏”。明确指出了胰腺附于脾。虽然历代医家对脾的实体描述不一,但基本倾向于西医的脾脏和胰腺[3]。

中医“脾”脏实体的考证分析

1. 至今无人纠正的疑点——脾的大小与重量不匹配

按照《难经·四十二难》的记载“扁广三寸,长五寸”与西医解剖学的脾接近,但“脾重二斤三两”是西医解剖学脾重量的3倍多。古代文献对于脾的描述,大小和现代测量一致,而重量和现代测量相去甚远,大小和重量的关系与现代任何脏器都不匹配,至今并无人纠正。

2. 脾病辨证定位诊断等超出了解剖实体的概念

上述疑点的产生,根源在于脾脏象的功能特点。脾主运化、统血,化生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维持生命活动,被誉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有“脾不可伤也,伤之则死”的论述。而实体的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还可过滤和储存血液,并非极其重要,在特殊情况下,切除脾脏后生命活动仍可正常进行,说明中医学脾脏象与西医学脾脏器虽然名同实异,不可混谈。

同为“脾”脏,但由于中西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脾”在中西两大医学中的概念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4]。脏象学说的构建,既有解剖方法获得的直观认识,又有整体观察方法所把握的宏观生命规律。因此,脏象学说的脏腑概念,不仅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主要是涵盖了人体多种生理病理的概念。在中医脾脏象理论的现代研究中,发现中医学的脾内涵很广泛,涉及了现代医学的多系统、多脏器的功能。

虽然古代医家对脾的实体有一些论述,但历代中医脾病辨证诊断等远远超出了解剖实体的概念,与其他四脏相比,脾的实体定位最模糊,抽象性、综合性最强。

超越解剖实体的功能脾脏

脏象是人体系统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是人体脏腑的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受“重道轻器”思想的影响,中医对脾脏象认识远远超出了解剖实体的内涵,导致中西医对脾脏认识的分歧。就方法论而言,中医学以系统方法为主,朴素的元素分析方法和系统方法相结合,以解剖学为基础,通过分析活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认识人体内部的生理病理规律,以表知里,确定“象”与“脏”之间的关系,建立脏象的概念。以病理反证生理,重功能而轻形质,是脏象认识生命本质的重要特点。因此,脏象的本来含义是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其内容包括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实际上,脏象是一个动态的生理、病理概念,是生命本质与现象的统一。基于对脏象的这一认识,将脏象学说定义为研究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经历了由解剖实体到功能脏腑的演化过程,中医的脾已不再是古人最初看到的解剖实体。即使历代医家对脾的解剖实体有具体描述,但其主运化、主统血、为后天之本的功能并非一个形态器官所能支撑,中医学考察人体的生命活动时,以功能活动的动态形象为本,而形体器官和物质构成为从,当涉及“器”与“象”的关系时,着重的不是器,而是其“象”,并且以功能之象来界定其器。所以,脏象则以象为本,据象定脏,因而形成了中医独具特色的脾脏象理论。从现代脾脏象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来看,中医学的脾的功能包含了西医学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运动系统等的功能,是一个多系统、多功能的概念,因此,不难理解切除西医的脾脏,而“后天之本”的脾依然存在,生命活动可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68899.html

上一篇:[转载]中医脾脏象理论导源及研究进展
下一篇:[转载]基于脏腑功能与结构论中医学脾藏与解剖学脾脏不同
收藏 IP: 120.229.6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IP: 27.22.77.*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婂潡鏌ㄩ弴鐐测偓鍝ョ不閺嶎厽鐓曟い鎰剁稻缁€鈧紒鐐劤濞硷繝寮婚悢鐓庣畾闁绘鐗滃Λ鍕磼閹冣挃缂侇噮鍨抽幑銏犫槈閵忕姷顓洪梺鍝勫暊閸嬫捇鏌涢妶鍛ч柡灞剧洴婵$兘顢欓悡搴浇闂備礁鎼幊蹇涘箖閸岀偛钃熼柕濞炬櫆閸嬪棝鏌涚仦鍓р槈妞ゅ骏鎷�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瀹勬噴褰掑炊瑜忛弳锕傛煕椤垵浜濋柛娆忕箳閳ь剙绠嶉崕閬嶅箯鐎n喖瑙﹂悗锝庡枟閻撴洟鏌嶉埡浣告灓婵炲牄鍨归湁缁绢參鏀辩€氾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瀹勬噴褰掑炊瑜忛弳锕傛煕椤垵浜濋柛娆忕箳閳ь剙绠嶉崕閬嶅箯鐎n喖瑙﹂悗锝庡枟閻撴洟鏌嶉埡浣告灓婵炲牄鍨归湁缁绢參鏀辩€氾拷 +1 [1]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閻㈠壊鏁婇柡宥庡幖缁愭淇婇妶鍛殲闁哄棙绮嶆穱濠囧Χ閸涱厽娈堕梺娲诲幗閻熲晠寮婚悢琛″亾閻㈢櫥纭呪叴闂備胶枪椤戝棝骞愰幖渚婄稏婵犻潧顑嗛崑鍌炲箹鏉堝墽纾挎い鏃€鍔栨穱濠囨倷椤忓嫧鍋撻幇鏉跨柧婵炴垯鍨瑰洿缂備礁顑堝▔鏇㈠汲閿曗偓閳规垿宕掑顓炴殘闂佺ǹ顑呯€氫即骞冪捄琛℃闁圭儤鍨甸埛澶愭⒑鐠囪尙绠版俊顐g箓椤繒绱掑Ο璇差€撻梺鍏间航閸庢娊濡存繝鍥ㄢ拺闂傚牃鏅濈粔鍓佺磼閻樿櫕宕岄柣娑卞枦缁犳稑鈽夊▎鎰仧闂備浇娉曢崳锕傚箯閿燂拷   2015-11-6 11:54
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閻戣棄鏋侀柛娑橈攻閸欏繐霉閸忓吋缍戦柛銊ュ€块弻锝夋偄瀹勬壆鐩庨梺鍏兼緲濞尖€愁嚕閸洖閱囨繛鎴灻‖澶娾攽閻愬弶鍣藉┑顔肩仛缁岃鲸绻濋崶顬囨煕濞戝崬骞楁繛鍫熺叀濮婃椽宕崟顒夋!缂備緡鍠楅幑鍥嵁閸愵亝鍠嗛柛鏇ㄥ墮椤繝姊洪悷鏉挎Щ闁活厼鐗撳畷婵嬪川鐎涙ǚ鎷洪梺鍛婄缚閸庨亶寮告惔銊︾厵闁惧浚鍋勬慨宥嗩殽閻愬樊妲虹紒顔界懃閳诲酣骞嗚閸婎垰鈹戦悩顔肩伇婵炲鐩幃褔宕橀鑲╋紱闂佽宕橀褍顔忓┑鍥ヤ簻闁哄倹瀵ч幆鍫澝瑰⿰鍕疄婵﹥妞藉畷銊︾節閸屾凹娼婇梻浣告惈閹冲繒鍒掑畝鍕厺鐎广儱顦崘鈧銈嗘尵閸熷潡骞忓ú顏呯厽闁绘ê鍘栭懜顏堟煕閺傝儻瀚伴柍璇茬Ч楠炲洭鎮ч崼銏犲箥闂備礁鎲¢崹顖炲磹閺嶎偀鍋撳鐐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婂潡鏌ㄩ弴鐐测偓鍝ョ不閺嶎厽鐓曟い鎰剁稻缁€鈧紒鐐劤濞硷繝寮婚悢鐓庣畾闁绘鐗滃Λ鍕磼閹冣挃缂侇噮鍨抽幑銏犫槈閵忕姷顓洪梺鍝勫暊閸嬫捇鏌涢妶鍛ч柡灞剧洴婵$兘顢欓悡搴浇闂備礁鎼幊蹇涘箖閸岀偛钃熼柕濞炬櫆閸嬪棝鏌涚仦鍓р槈妞ゅ骏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婂潡鏌ㄩ弮鍫熸殰闁稿鎸剧划顓炩槈濡粯鎮欑紓浣插亾闁告劑鍔夐弨浠嬫煟濡櫣鏋冨瑙勧缚缁辨帡鎮埀顒勫垂閸洖钃熼柕濞炬櫆閸嬪棝鏌涚仦鍓р槈妞ゅ骏鎷�   
2015-11-6 12:291 濠电姷鏁告慨鐑藉极閸涘﹥鍙忛柟缁㈠枟閸庡顭块懜闈涘缂佺嫏鍥х閻庢稒蓱鐏忣厼霉濠婂懎浜惧ǎ鍥э躬婵″爼宕ㄩ鍏碱仩闁哄鏅滅换鍫ュ蓟閿濆棙鍎熸い鏍ㄧ矌鏍¢梻浣告啞閹歌鐣濋幖浣规櫜闁绘劕鎼崡鎶芥煟閺冨洦顏犳い鏃€娲熷铏瑰寲閺囩偛鈷夐柦鍐憾閹ǹ绠涢敐鍛睄闂佸搫鐭夌紞渚€鐛崶顒夋晢濠电姴鎳庨幆鍫ユ⒒娴e憡鎯堥柣顓烆槺缁辩偞绗熼埀顒勬偘椤曗偓瀹曞爼顢楁径瀣珜濠电偠鎻徊钘夘嚕閸洘鍊堕柛鈩冡缚缁♀偓閻庣數澧楅悘姘跺磹閺囥垺鍎嶉柧蹇撴贡绾惧吋銇勯弴鐐村櫣闁诲骏绱曠槐鎺戠暆閸愵喖鎽电紓浣虹帛缁诲牆鐣烽崼鏇椻偓鏍敄椤掆偓閸犳岸鎮㈤崱娑欏仯閺夌偞濯介鐔兼煕鎼淬垻鐭岀紒杈ㄥ笚濞煎繘鍩¢崒娑欑槗闂備礁鎼惌澶屽緤妤e啫绠氶柡鍐ㄧ墕鎯熼梺鎸庢煣缁瑩寮鍫熲拻濞达綀顫夐妵鐔兼煕濡亽鍋㈢€规洘鍔欏畷褰掝敋閸涱厽顓挎俊鐐€栭崝鎴﹀春閸曨垰瑙﹂悗锝庝憾閻斿棝鎮规潪鎷岊劅闁稿孩鍔栫换娑㈠川椤愩垻浼堝┑顔硷龚濞咃綁骞戦崟顖毼╅柕澶涘瑜版岸姊绘担鐑樺殌闁搞倖鐗犻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瀹勬噴褰掑炊瑜忛弳锕傛煕椤垵浜濋柛娆忕箳閳ь剙绠嶉崕閬嶅箯鐎n喖瑙﹂悗锝庡枟閻撴洟鏌嶉埡浣告灓婵炲牄鍨归湁缁绢參鏀辩€氾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瀹勬噴褰掑炊瑜忛弳锕傛煕椤垵浜濋柛娆忕箳閳ь剙绠嶉崕閬嶅箯鐎n喖瑙﹂悗锝庡枟閻撴洟鏌嶉埡浣告灓婵炲牄鍨归湁缁绢參鏀辩€氾拷 +1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婂潡鏌ㄩ弴鐐测偓鍝ョ不閺嶎厽鐓曟い鎰剁稻缁€鈧紒鐐劤濞硷繝寮婚悢鐓庣畾闁绘鐗滃Λ鍕磼閹冣挃缂侇噮鍨抽幑銏犫槈閵忕姷顓洪梺鍝勫暊閸嬫捇鏌涢妶鍛ч柡灞剧洴婵$兘顢欓悡搴浇闂備礁鎼幊蹇涘箖閸岀偛钃熼柕濞炬櫆閸嬪棝鏌涚仦鍓р槈妞ゅ骏鎷�

1/1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圭€瑰嫭鍣磋ぐ鎺戠倞妞ゆ帒顦伴弲顏堟⒑閸濆嫮鈻夐柛妯垮亹缁牓宕奸悢绋垮伎濠殿喗顨呭Λ妤呭礉閿曞倹鐓ユ繝闈涙-濡插摜绱掗悩鐑樼彧濞e洤锕俊鍫曞椽閸愨晜鏆伴梻浣告惈閹锋垹绱炴担鍓叉綎闁惧繗顫夊畷澶愭煏婵炲灝鍔滈柣婵勫灲濮婃椽鎮烽弶鎸庮唨闂佺懓鍤栭幏锟�:1 | 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閻戝鈧倿鎸婃竟鈺嬬秮瀹曘劑寮堕幋鐙呯幢闂備浇顫夊畷妯衡枖濞戞碍顐介柕鍫濇啒閺冨牊鏅查柛娑卞幗濞堟煡姊虹粙娆惧剰妞ゆ垵顦靛濠氭晲閸涘倻鍠庨埢搴ㄥ箚瑜庨鍕煛婢跺棙娅嗙紒璇茬墕椤繘鎼圭憴鍕/闂侀潧枪閸庢煡鎮甸姀銈嗏拺闁荤喐婢樺▓鈺呮煙閸戙倖瀚� | 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閻戣棄鏋侀柟闂寸绾惧鏌i幇顒佹儓闁搞劌鍊块弻娑㈩敃閿濆棛顦ョ紓浣哄С閸楁娊寮婚悢鍏尖拻閻庣數枪婵′粙姊洪崫鍕櫤缂佽鐗撳濠氬Ω閵夈垺鏂€闂佺硶鍓濋敋缂佹劖鐩娲川婵犲孩鐣烽悗鍏夊亾闁归棿绀佺粻鏍ㄤ繆閵堝倸浜鹃梺瀹犳椤︻垶鍩㈠鍡樼秶闁靛ě鍛帒缂傚倷绀侀崐鍝ョ矓閹绢喓鍋戝ù鍏兼綑闁卞洭鏌i弬鎸庢儓鐎殿喗濞婂缁樻媴閾忕懓绗″┑鐐插级閻楃姴鐣烽幇鏉挎嵍妞ゆ挻绋戞禍鐐叏濡厧浜鹃悗姘炬嫹 | 婵犵數濮烽弫鍛婃叏閻戣棄鏋侀柟闂寸绾惧鏌i幇顒佹儓闁搞劌鍊块弻娑㈩敃閿濆棛顦ョ紓浣哄С閸楁娊寮婚悢鍏尖拻閻庡灚鐡曠粣妤呮⒑鏉炴壆顦﹂悗姘嵆瀵鈽夐姀鐘插祮闂侀潧枪閸庤京绮绘繝姘拺闁告稑饪村▓鏇犫偓鍏夊亾闁归棿绀佺粻鏍ㄤ繆閵堝倸浜鹃梺瀹犳椤︻垶鍩㈠鍡樼秶闁靛ě鍛帒缂傚倷绀侀崐鍝ョ矓閹绢喓鍋戝ù鍏兼綑闁卞洭鏌i弬鎸庢儓鐎殿喗濞婂缁樻媴閾忕懓绗″┑鐐插级閻楃姴鐣烽幇鏉挎嵍妞ゆ挻绋戞禍鐐叏濡厧浜鹃悗姘炬嫹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捣閻棗銆掑锝呬壕濡ょ姷鍋為悧鐘汇€侀弴銏℃櫆闁芥ê顦純鏇熺節閻㈤潧孝闁挎洏鍊濋幃褔宕卞▎蹇f闁荤姴娲︾粊鎾绩娴犲鐓熸俊顖氭惈缁狙囨煙閸忕厧濮堟繛鑹邦嚙閳规垹鈧綆鍋€閹锋椽鏌i悩鍏呰埅闁告柨鑻埢宥夊箛閻楀牏鍘甸梺鍛婂灟閸婃牜鈧熬鎷�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瀹勬噴褰掑炊瑜忛弳锕傛煕椤垵浜濋柛娆忕箻閺岀喓绱掗姀鐘崇亪缂備胶濮鹃~澶愬Φ閸曨垰绠涢柛顐f礃椤庡秹姊虹粙娆惧剾濞存粠浜璇测槈閵忕姈銊︺亜閺傚灝缍栨慨瑙勵殜閹嘲饪伴崨顓ф毉闁汇埄鍨遍〃濠傤嚕閺屻儱绠瑰ù锝呮贡閸欏棝姊虹紒妯荤闁稿﹤婀遍埀顒佺啲閹凤拷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2 1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