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qb 我的博客将登载一些随笔、散文和短论,也会刊登一些照片。

博文

生活体验与读书

已有 3444 次阅读 2009-8-25 14:5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童庆炳


        我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读马克思早期的一些著作。为了读懂马克思也开始读黑格尔的一些著作,如《美学》、《精神现象学》等,因为我那时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总结和改造。现在回忆起当时读马克思、黑格尔著作的情形,那悲惨的样子简直不堪回首。我能认识书中的每一个字和句子,可一行行读下来,竟然是一无所得。我捧着马克思和黑格尔的书,可不知他们在说什么。我开始觉得自己读的遍数不够,所以读不懂。于是我一遍一遍地读,结果还是收获有限。
        接着出现了20多年的读书的荒芜时期。参加四清。参加“文革”。国外“教书”。下放“劳动”。其中更有那应付养育儿女、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的日常艰难生活,特别是所看到的人间的世态炎凉所展开的所感所思所行。痛苦、曲折、困惑、喜悦、解放等情感的跌宕起伏。到1980年前后,终于“归队”,终于还是要搞“文学理论”。那时正掀起空前的“美学”热,又一次谈论美的本质之类的问题,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黑格尔的《美学》仍然是必读的书。在“久违”了20多个春秋之后,我又一次翻开黑格尔的《美学》,翻开那些划了红道道却始终不甚了然的书本,一行一行看去,竟然看懂了意思,竟然看懂后有自己的体会。过去不怎么懂的句子,如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随着实物世界的涨价,人的世界也正比例地落价”,“劳动者耗费在劳动中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的、与自身相对立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便越强大,他本身、他内部世界便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便越少”,“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等等(恕我不在抄下去)句子,连同整书的意义,都似乎理解了,而且感到它的深刻性和启发性。不懂的书页变成可理解的真知灼见。
        后来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马克思和黑格尔的书由“读不懂”到“读得懂”的转化是如何实现的。我终于明白,对于读书重要的是你的生活体验是否足够丰厚。读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书作者是一个主体,读书人是一个主体,读书就是读书人主动与书作者的一次对话。当读书人还没有足够的生活和知识准备的时候,那么读书人就不能成为够资格的主体,那么对话活动就不能实现。当我在经过了20多年的生活经历之后,我有了足够的生活体验,我这才成为一个主体,能够与马克思、黑格尔进行“对话”,他们的书被我的生活体验填充起来了。
        但是我这里说的是生活体验,而不是生活经验。经验只是一个人的生物性、社会性的标示。它仅有直接性的感性品格,而缺乏超越性的理性品格。只有体验才是“以身体之”(直接性、感性),同时又“以心验之”(超越性、理性)。就是说,经验是可以忘却的。例如你在下放时候为填饱肚子吃窝头,只是一种经验,你可能把它忘记了。但是假如有一次吃窝头你跟别人闹了意见,引起你的情感的波澜,甚至因此而改变了你的性格和命运。那么这一次的“窝头事件”,就不能不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里,并引起你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对人的命运的思考,那么这经验就转变为具有超越性的体验。人的这类体验越多,那么人的超越性的思考就越多,人也就越成熟。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此之谓也。如果把一个人的体验比喻为江河里的水,那么水越多越深,江河的浮力就越大,所能载的舟也就越大。读书也是这样,体验之水越多越深,其读书之舟就可以航行得越来越远。我终于明白了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99/1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7237-251343.html

上一篇:启功先生,治学为师的楷模
下一篇:大众文化的人文引导问题
收藏 IP: .*| 热度|

2 徐磊 王欢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5: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