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科学网上有人在讨论这个教授上课的问题,似乎觉得国外的教授过得很舒服。我自己在国外既做过学生,现在也在做老师。就说说我看到和体会到的国外教授的教学生活吧。
首先,教授如果不教书那就不叫教授了。美国的faculty一般是指既教书也做科研的人,职称包括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professor。有的系还有一些research faculty,这些人是以科研为主,不上课的。但是一般来说这些人不是tenure track 或者tenured,就是说没有终身教授职位的。他们的工资一般来说也是依靠项目支撑的。对于前面所说的那类上课的faulty,工资一般也只有9个月。就是说,学校付给你的钱是因为你上课教书。如果你项目很多,偶尔某个学期可以用项目的钱来买这个学期的工资,就不用上课了。不过这么做的人不是很多。我们系里很多院士,还是要跟我们一样,每年上三门课。
上课的水平。哪个学校都有讲课好的老师,和水平一般的老师。在我的印象中,在浙大的时候,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上的课都是最好的。舒士霖老师讲授的混凝土课,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从无学生缺课。我们需要提前一天去占座才能抢到前排的位置。来到美国,第一学期的弹性力学课本来应该是由一位口碑极好的教授来讲的。可是那年他sabatical, 由一位代课的印度老师讲。可以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差的老师。但是就总的来说,我觉得美国老师的课要上得好一些。老师会尽量让每个愿意学习的学生真正听懂,搞明白。作业是必须的,不做作业是很难把课堂上学的东西学扎实的。在国内读研究生时,我似乎不记得做过作业。
什么是好的老师? 说到好的老师,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妙语连珠,寓教于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去年参加的一个teaching workshop, 一个老师以莎士比亚的话剧开始,用一个电影中的抛石机片段做引子,再加上现场演示来解释转动惯量的概念。最后以一首诗,一杯葡萄酒作为结束。可以说,整节课就是在观看一场戏剧。好不好?当然好。但是当调查谁愿意学习他这套教学方法时,没有一个人愿意尝试。因为这个很大程度上依赖个人的性格和爱好,不是每个人都能模仿来的。其他做示范的老师,虽然没有这么多夸张的戏剧性动作,同样可以将道理讲清楚明白,我们都认为他们都是模范教师。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他们知道来上课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如果一个老师可以有效地传递知识,无论是活泼的,还是严肃的,只要学生学到了知识,他们就会认为这个老师是合格的。相反,一个老师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或者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胡侃,只是娱乐学生,(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老师)表面上看似乎师生关系融洽,但是学生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这个老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
美国的教授容易做?不在乎教学?谁要这么说,我跟谁急。我在一所研究性大学教书。顾名思义就是以研究为主。但是我们对于教学的要求却一点不低。系里教学评估的平均分是4.2分。1分为最低,5分最高(excellent)。4分是very good。就是说要所有的学生都对你满意,你才算达到平均水平。对新来的faculty,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找funding,一方面挣扎着要达到这个教学的要求。其中的压力和挣扎只有自己知道。但是这条路是我选的,我所喜欢的,所以从来不曾后悔。当学期结束,读到学生赞扬的评语时,心里感到很受安慰。对于负面的评语,我发现自己最近已经快练就了自动过滤的功夫了。
教授不在乎学生的成绩和通过率?至少在我们系,我看到的情况是,学生成绩的分布大致比较合理。每个班里fail的比例不会超过10%。如果真的有近一半学生fail,那我相信一定是老师的问题,不是学生。
教授的升职。除非教授这个词儿单指正教授,已经职称到头了,什么都不在乎了,对于assistant and associate professors,都有一个升职称的问题。升职称看什么?科研,教学和服务。现在社会,一切向钱看,funding自然是第一重要的。但是这不是说教学就无人过问了。到了学院和学校那一关,还是有人要看学生的教学评语的。太差了还是说不过去的。
所以说,美国的教授日子没有那么舒服。即使真的是教得好不好没人管,我想我还是会尽力较好学生才会觉得对得起自己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