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jinl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ujinli

博文

大学生怎样考试? 精选

已有 6840 次阅读 2009-12-5 00:57 |个人分类:教学相长|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又快到学期末了,还有两次课就全部结课了,同学们纷纷来问:老师,能不能给我们辅导辅导。为什么需要辅导呢?是因为没有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吗?是对所学知识有疑问吗?拟或是自己有不同与书本或老师的见解和看法吗?都不是,是为了考试,所谓的辅导就是要求老师指出考试的范围,这样就可以只复习辅导的内容了,既省事,又能考出好成绩,何乐而不为?而老师呢,有些老师担心同学给自己评分过低影响晋升,有些老师担心学生成绩不好影响自己的教学质量评估......于是乎,出于种种原因,老师和同学达成了这种考前辅导的默契,同学的考分个个都在80分以上,一片皆大欢喜的场面。我不敢想象,如果不辅导,会有多少同学不及格?会有多少同学毕不了业?这一张张漂亮的卷面等于什么?对知识牢固的掌握还是良好的就业前景?

 

如果问问我们的同学:上大学就是为了考试考出好成绩吗?如果问问我们的老师:教学生就是为了让学生有一纸漂亮的卷面吗?相信我们的老师和同学都会坚决地摇头说不。可是为什么我们却都沦为这考试的奴隶?作出这种象“踢假球”一样的“考假试”的事情呢?作为老师,我们是不是应该深刻地反思一下,这样的考试还有什么意义?大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考试?

 

我想考试当然需要,那么需要什么样的考试呢?就我们学校(医学院校)而言,教务处规定学生的考试成绩由期末笔试成绩(70%)与平时实验课成绩(30%)共同组成。虽然将学生平时的实验课成绩纳入考核范围,但只占30%比例,而且期末笔试中大多数试题属于理解记忆性试题,其成绩只能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不能反映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成绩完全可以通过考前临阵磨枪得以提高。所以,对同学而言,考前要“背”大量的知识点,而这种没有联系、没有应用的记忆是毫无乐趣可言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一旦考试结束,不出两天,统统忘光的现象是很常见的。

 

所以,如果我们能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验设计及动手能力、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出发,而不仅仅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去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没有标准答案的考题,甚至可以开卷,则更能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试成绩不用分数表示,而用ABCD四个等级表示,老师给每个同学针对性的评语,并且及时反馈。这样的考试不仅仅只在期末设置一次,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数次。对同学而言,这样的考试是有意思的,因为他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解决一个问题甚至难题,问题的攻克会带给他一种成就感,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他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过程。难道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看来,确实应该花些心思考虑考虑如何改变考试的形式了,为了我们的同学们能够真正地享受考试的乐趣。让同学们爱上考试,就像老鼠爱大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57223-276215.html

上一篇:学生成长随笔
下一篇:圣诞老人真好!
收藏 IP: .*| 热度|

6 杨远帆 王修慧 唐小卿 唐常杰 juscojack starryheaven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