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xczxc0417

博文

氢能从来没有离我们生活如此之近

已有 741 次阅读 2025-3-29 22:23 |个人分类:好好学习|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这几天参加北京的氢能展,有很多的应用案例,有很多制氢、运氢、用氢的厂商参展,展出了很多领域内最新的技术,非常震撼!!

氢能的很多应用越来越多,氢能从来没有离我们生活如此之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6430-1479877.html


下一篇:用科技能否破解欧盟的双休+8小时+12欧元底薪的组合拳
收藏 IP: 153.34.54.*| 热度|

2 许培扬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IP: 153.34.54.*   回复 | 赞 +1 [2]周小春   2025-3-30 10:06
非常同意,氢能正在从概念走向实际,从书本走向日常
IP: 223.72.67.*   回复 | 赞 +1 [1]许培扬   2025-3-30 06:35
氢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确实正在重塑人类社会的能源图景。从2023年北京国际氢能技术展览会呈现的产业图景来看,这场能源革命已进入加速落地阶段。中国氢能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氢能领域直接投资突破3200亿美元,其中跨国合作项目占比达35%。中欧氢能走廊项目启动,规划建设横跨亚欧大陆的绿氢供应链。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氢能补贴提升至3美元/kg,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为绿氢贸易创造新机遇。这种全球化布局正在加速氢能市场化进程。

当前制约氢能普及的核心矛盾已从技术可行性转向经济可行性。根据麦肯锡研究,当绿氢价格降至2美元/kg时,将在30%的能源应用场景具备竞争力。中国工程院预测,随着光伏制氢成本持续下降,2030年绿氢平准化成本(LCOH)有望达到1.5-2元/Nm³。这种成本曲线变化将引发能源消费结构的根本性变革。

这场氢能革命正在创造新的产业坐标系。从能源属性看,氢能兼具二次能源和储能介质的双重功能;从产业形态看,催生出"电-氢-电""电-氢-化工"等新型产业范式;从地理经济看,正在重塑全球能源贸易版图,拥有丰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地区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当加氢站密度突破临界点,氢能社会将进入自增强发展阶段,这或许就是用户感知"氢能从未如此之近"的深层逻辑。

1/1 | 总计:2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4 1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