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南京出九后不排除“倒春寒” :关注3月潮汐组合

已有 1867 次阅读 2014-3-15 13:3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倒春寒

双休日南京阳光明媚宜踏青 出九后不排除“倒春寒”

2014-03-13 20:04 来源:南报网

   南报网讯(记者 唐磊) 随着冷空气过境,14日白天起气温迅速上升,双休日最高气温来到20℃左右,绝对是个外出踏青、扫墓的好天气。13日已出九,气象专家表示,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也会遭遇冷空气侵扰,甚至不排除“倒春寒”的可能。


   受冷空气影响,13日我市气温是近日以来的最低点,但由于阳光较为充足,体感还不是很寒。经过降雨及冷空气的双重作用,当天上午九十点钟,我市空气质量摆脱轻度污染,而且截至记者发稿时,空气质量仍在持续好转中。


   市气象台预报,受夜里晴空辐射降温等影响,14日清晨全市起始气温只有2—3℃,但白天阳光出现后,会迅速上升到17—18℃。15日就是双休日,市气象台专家表示,14日起3天均是晴好天气,预计周六最高气温就接近20℃,周日可达22℃,天气非常适宜外出赏花、踏青或扫墓。不过,由于早晚气温低,还是要适当带暖。


   数九寒冬终落幕,13日出九。今冬,我市偏暖已成定局,暖冬也几无悬念。气象专家表示,九尽杨花开,天气回暖是大势所趋,春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但气象学上讲,出九并不意味着冬天的结束,气象学上的“入春”标准是连结5天日平均气温高于10℃。之所以制定这样的标准,是因为冬春交替,冷空气活动依然活跃。而一当遭遇冷空气,气温下降个8—10℃也是常有的事,乍暖还寒也很正常。


   此外,即使已经进入气象学上的春天,也不排除“倒春寒”的可能。“倒春寒”一般发生在四五月份,是一种平均气温较常年平均偏低的天气现象。其主要是因为较长一段时间阴雨或频繁遭遇冷空气南下所致,2010年我市就曾遭遇“倒春寒”,当年的3月8日曾出现雪中打雷奇景,而4月中旬,一连几天最高气温只有10℃多一些,最低气温甚至只有2℃上下。


责任编辑:陈雯珺作者:唐磊

http://www.njdaily.cn/2014/0313/775789.shtml

2014年3月潮汐组合:强潮汐组合可能导致倒春寒

2014-1-31

  2013年12月、2014年1-3月,6-10月为强潮汐时期,4-5月,11-12月为弱潮汐时期。2014年3月是强潮汐时期的第4个月。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趋于强烈。

  潮汐组合A:2月28日为月亮近地潮,3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南纬0.00068度,2014年3月1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北方沙尘和雾霾的形成(原预报:偏北风有利于霾清除;实际上两种情况都出现)。

  潮汐组合B:3月8日为日月小潮(上弦),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19.08122度,12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弱暖空气活动。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和气温回升,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C:3月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45度,3月17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北方沙尘和雾霾的形成。

  潮汐组合D:3月24日为日月小潮(下弦),3月2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18.99437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弱暖空气活动。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和气温回升,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E:3月28日为月亮近地潮,3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41度,2014年3月31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北方沙尘和雾霾的形成。

  本月为强潮汐时期,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366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50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530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6198.html

上一篇:加州连续干旱百年不遇:多国干旱验证干旱周期
下一篇:秘鲁中部发生6.2级地震:关注16-17日潮汐组合
收藏 IP: 202.198.152.*|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