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仍处于地震活跃期:8年前的预测得到证实
杨学祥,杨冬红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昨天(2014年2月13日)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全球上一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是于去年11月17日在阿根廷南部发生的7.8级地震,也就是说,全球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发生7级以上的大地震。全球地震存在着某时段地震活动频发而某时段地震活动水平低的规律,此次地震很可能预示着未来几个月,全球范围内将发生几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认为,目前巴颜喀拉地块的活跃期已经趋向尾声,但还没有结束。汶川地震后,我国就已进入地震活跃期。这次新疆发生的7.3级地震显示,我国大陆仍然处于这个活跃期,“而且这个活跃期还将持续下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2/288475.shtm
我们在2014年2月4日指出,2013年11月18日以来全球7级地震没有发生,连续近两个月的能量积累导致热异常的陆海分布不均和地震火山活动频发,2-3月强震将进入活跃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4356.html
从2005年第一篇论文中地震活跃期的判定,到2010年地震事件的检验和地震专家的认定,全球和中国的地震活跃期判定经历了大约5年的时间,这对防震减灾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随同世界一道进入地震活跃期。一般认为,全球地震有活跃期,也有平静期。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每个地震的活跃期延续3至4年,它们之间就是地震活动的平静期,通常为3到5年,多的是10年。最近,中外学者纷纷发表言论称地球已经进入新一轮地震频发期,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杨学祥根据天文学、气象学、海洋学的数据,通过数学、物理模型的模拟计算,认为从2004年印尼海啸开始,到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来源:杨学祥。 [转载]中国国家地理:世界或进入强震周期(图) 。发表于2010-5-11 11:03:57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2679
地震活跃期的判定最早发表在2006年。
我们在2007年指出,地震数据统计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发生6次(国外资料1900-1924年2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1次),在1946-1977年发生11次(7次),在1978-2003年发生0次(0次),在2004-2007年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1952年、1957年、1960年、1964年4场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发生,特大强震可能发生在第六次最强和较强潮汐重复时期(2010年,2014年,2018年,2022年)。这一预测符合最强和较强潮汐四年变化规律[5-13]。
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这是20世纪以来发生的第五强地震,验证了我们关于2010年发生特大地震的预测。2001年发生昆仑山以西8.1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发生汶川地震,2008年新疆于田发生7.3级地震,2010年0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也验证了我国进入地震活跃期的预测[5-13]。
我们在2010年4月11日指出,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2000-2035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14]。
我们在2010年4月14日6点零8分指出,1947年至1999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统计结果表明,1-5月和7-8月地震次数较多,6月和9-12月地震次数较少,1月和7月地震次数达到最大值。上半年地震次数为33次,下半年为27次,上半年多6次,地震活动较强烈[15]。
北京时间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在主震7.1级地震后,台网中心又监测到数十次的余震,最高余震震级达到6.3级。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处主任刘杰表示,玉树地震与汶川地震有很大关联,自04年印尼海啸起,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16]。
参考文献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2004,47(4):616-621。
杨冬红, 杨学祥, 刘财. 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世界地质, 2004,23(4): 407-410.
杨冬红,杨学祥。地震周期的数值估计。国际地震动态。2005,(12):37-43
杨学祥,杨冬红。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西北地震学报。2005,27(4):400,398。
杨学祥. 流感和强震爆发的预测. 百科知识. 2005, (24): 13-14.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2007:200-204。
杨冬红,杨学祥。潮汐变化周期及其相关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2007:205-20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 Vol. 23 (6): 1813~1818
杨学祥,杨冬红。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的变化趋势。生命与灾害,2009,(11):4-7.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2010-01-12来源:文汇报。12版:科技文摘。
杨学祥,杨冬红。对2010年的灾害预测。刊发时间:2010-02-24 09:47:31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2/24/content_1059201.htm
刘洪宇。地震专家: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图)。来源:中国新闻网。http://news.sohu.com/20100318/n270921740.shtml
杨学祥。江苏地震局称该省未来10年可能有6级以上地震 ——气候冷暖变化和地壳均衡运动。刊发时间:2010-05-13 03:18:16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5/13/content_1119344.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9: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