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河北百万亩防护林枯死:关注南旱北涝的蓄水时机

已有 2688 次阅读 2013-9-6 04:3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沙漠化, 南旱北涝, 水资源危机, 蓄水时机

河北百万亩防护林枯死:关注南旱北涝的蓄水时机
               杨学祥

   作为保障首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而“服役”约40年的130多万亩杨树防护林已严重老化,在一些国营生态公益林场,杨树因过熟已经大面积干枯死去。据林业部门介绍,坝上地区百万亩防护林的衰老死亡,主要原因是树龄超过生理期、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

   逢洪排涝,遇旱掘井,这是人类的短视行为,从此陷入缺水的恶性循环。尽一切可能扩大地表的蓄水空间才是唯一可行的科学措施。利用沼泽、湖泊、湿地、河道、沟渠、水塘、水库、水窖、地下室、地下空间蓄存雨水,是解决干旱的有效方法。

   自古至今,中华民族始终害怕洪水泛滥。无论是堵塞还是疏导,无论是修筑大堤,还是挖掘运河,人们总是期盼着泽国变成万顷良田。可是蓦然回首,我们这才发现,原来我们的水资源是如此的匮乏。送走了滔滔东去的河水,我们却不得不忍受干旱的折磨。我们希望奔腾而来的洪水,远离我们的家园。可是,我们不知道,现在居住的地方,本来就是他们的家园。是人类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排干了湖泊,放走了洪水,可是,却不得不忍受着干旱。面对西南地区大规模干旱,我们这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我们曾经弃置不用的宝贵洪水资源,就是我们的生命线。

   我在2004年4月2日指出,自然补水的规模和速度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我们曾指出,抗旱打井,抗涝排洪,这是人类传统的抵抗自然灾害的方法。其结果是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日渐枯竭,全球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地方政府如果不在蓄水防旱上有所作为,长期的旱灾威胁就不可避免。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今天,有些地方却要发展“井旁经济”,科盲带给经济发展的是巨大的破坏作用[22]。伴随地下水的枯竭,井旁经济必然破产,古今中外,案例无数。

   我们在2005年1月31日至出,土地沙漠化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我们必须改变与水源争地的旧观念,在相互依存中求得发展[23]。

   洪涝灾害本身也有利有弊,即在人类蒙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大陆也得到充分的地上水和地下水的补充。近30年,中国北方洪涝灾害的减少与干旱灾害的加重是并行的。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扩大地表和地下蓄水空间,蓄存洪涝时期的淡水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水争夺存在空间的矛盾[24]。

   中国气候由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型给解决中国北方缺水问题带来不能错过的百年机遇,它不仅能解除中国北方近30年的旱灾威胁,而且为30年后的另一次南涝北旱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全面扩大北方的地表和地下蓄水。退田还湖,恢复湿地,回灌地下水,将洪涝时期的淡水储存起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24]。

   逢洪排涝,遇旱挖井,这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拆了东墙补西墙,到头来小利换来大弊,形成恶性循环。逢洪蓄水才能遇旱不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相关报道:

河北百万亩防护林枯死 沙尘或将威胁京津
2013年09月06日01:08  第一财经日报 我有话说(13人参与)
  8月21日,在河北省张北县张化线一侧的杨树林,一棵已经枯死的杨树树皮很容易被揭开。

  作为保障首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而“服役”约40年的130多万亩杨树防护林已严重老化,在一些国营生态公益林场,杨树因过熟已经大面积干枯死去。

  据林业部门介绍,坝上地区百万亩防护林的衰老死亡,主要原因是树龄超过生理期、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更新改造,百万亩杨树防护林在不远的将来会不复存在,不仅坝上地区800万亩牧场、良田面临沙化侵蚀的危险,而且由此带来的沙尘也威胁着距离坝上地区仅200多公里的京津两市。

http://news.sina.com.cn/c/2013-09-06/010828143670.shtml

逢洪排涝,遇旱掘井,这是人类的短视行为,从此陷入缺水的恶性循环。尽一切可能扩大地表的蓄水空间才是唯一可行的科学措施。利用沼泽、湖泊、湿地、河道、沟渠、水塘、水库、水窖、地下室、地下空间蓄存雨水,是解决干旱的有效方法。

我们的这一科学观点得到社会舆论的响应:自古至今,中华民族始终害怕洪水泛滥。无论是堵塞还是疏导,无论是修筑大堤,还是挖掘运河,人们总是期盼着泽国变成万顷良田。可是蓦然回首,我们这才发现,原来我们的水资源是如此的匮乏。送走了滔滔东去的河水,我们却不得不忍受干旱的折磨。我们希望奔腾而来的洪水,远离我们的家园。可是,我们不知道,现在居住的地方,本来就是他们的家园。是人类把自己置于尴尬的境地,排干了湖泊,放走了洪水,可是,却不得不忍受着干旱。面对西南地区大规模干旱,我们这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我们曾经弃置不用的宝贵洪水资源,就是我们的生命线。在长江大河上修建水坝,是人类文明必然的选择[21]。

我在2004年4月2日指出,自然补水的规模和速度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我们曾指出,抗旱打井,抗涝排洪,这是人类传统的抵抗自然灾害的方法。其结果是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日渐枯竭,全球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地方政府如果不在蓄水防旱上有所作为,长期的旱灾威胁就不可避免。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今天,有些地方却要发展“井旁经济”,科盲带给经济发展的是巨大的破坏作用[22]。伴随地下水的枯竭,井旁经济必然破产,古今中外,案例无数。

我们在2005年1月31日至出,土地沙漠化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我们必须改变与水源争地的旧观念,在相互依存中求得发展[23]。

洪涝灾害本身也有利有弊,即在人类蒙受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大陆也得到充分的地上水和地下水的补充。近30年,中国北方洪涝灾害的减少与干旱灾害的加重是并行的。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扩大地表和地下蓄水空间,蓄存洪涝时期的淡水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与水争夺存在空间的矛盾[24]。

中国气候由南涝北旱向南旱北涝转型给解决中国北方缺水问题带来不能错过的百年机遇,它不仅能解除中国北方近30年的旱灾威胁,而且为30年后的另一次南涝北旱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全面扩大北方的地表和地下蓄水。退田还湖,恢复湿地,回灌地下水,将洪涝时期的淡水储存起来,应对干旱时期的淡水危机[24]。

逢洪排涝,遇旱挖井,这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拆了东墙补西墙,到头来小利换来大弊,形成恶性循环。逢洪蓄水才能遇旱不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土地沙漠化——全球性环境问题. 科学新闻周刊. 2000,(46):18

2.       赵春晖。专家称数千年前罗布泊曾是个面积广大的淡水湖。2005年03月27日21时51分。来源:新华网。http://news.tom.com/1002/3291/2005327-1988910.html

3.       董永彪。罗布泊干涸时间有新说 美军用卫星图片最新解密。2005-3-23 18:43:00http://www.xjnews.com.cn/news/2005-3-23/2005323184233.htm

4.       陈毓川,张之一,项礼文,等.  90年代地球科学的动向 .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7,17,165, 185,204.

5.       杨学祥. 位能、形变能与热能的转换及全球变化的能量分析.  中国学术期刊(科技快报) 2000,6(7):878~880

6.       Sarah Simpson,撒哈拉的沙漠化,科学(Scientific American,中文版),2000,(1):70

7.       许靖华.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中国科学, D辑. 1998, 28(4): 366~384

8.       任振球. 全球变化. 科学出版社. 1990, 193~213.

9.       湯懋苍,钟大赉,李文华等.雅鲁藏布江“大峡湾”是地球热点的证据.中国科学,D辑,1998,28(5):463~468

10.   马宗晋,杜品仁.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5,99~102

11.   高庆华,张业成,张春山. 论我国洪涝灾害不断加剧的地质环境因素. 见:邓乃恭, 雷偉志主編,大陸構造及陸内變形暨第六屆全國地質力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地質出版社。1999。180~184

12.   杨学祥. 气候波动周期、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0,6(8):1003~1005

13.   杨学祥. 降水能源变化与未来地下水危机. 科学, 1999, 51(1):46~48

14.   杨学祥, 陈殿友. 地磁场强度的轨道调制与自然灾害周期. 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0.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0. 307

15.   杨学祥。玛雅人“长历法”的科学意义:并非世界末日。发表于 2010-4-8 17:43:55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0080

16.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云南天文台台刊。2003,(4):49-55

17.   杨学祥,陈殿友.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20(3)

18.   杨学祥.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1, 21(1):15~23

19.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1. 158~160.

20.   杨学祥,杨冬红。全球沙漠化的地球轨道周期。上传日期:2005-3-30 上海热线 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5159.htm

21.   干旱与治水。2010年04月09日02:30  正义网-检察日报。http://news.sina.com.cn/o/2010-04-09/023017342993s.shtml

22.   杨学祥。旱涝灾害交替考验人工调控能力。 2005-8-4光明网博客。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493.html

23.   杨学祥. 中国北方干旱趋势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科学新闻周刊. 2001, (32):14

24.   杨学祥,杨冬红。解决中国北方干旱问题的百年机遇。2005-1-31光明网博客。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6834.html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054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2656.html

上一篇:哥斯达黎加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关注9月潮汐组合
下一篇:有高温酷热必有低温严寒:平均值定理
收藏 IP: 119.51.59.*| 热度|

5 钟炳 吴吉良 严海燕 杨文祥 陈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