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1947-1976前10年强震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扩展到东部

已有 3236 次阅读 2013-5-15 05:2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震预测, 活跃期, 拉马德雷, 冷位相

1947-1976前10年强震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扩展到东部
               杨学祥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对于短临预报,国际上普遍认为中长期预报做得比较好,我们能够获知哪些地方有长期发生大地震的背景——这对于制定抗震设防标准无疑是有益的。

  地震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研究的历史很短,有很多失败的教训,但也有个别成功的案例,不能说没有希望。以医学上的癌症难题为例,我们能因为现在癌症无法治愈,就不去研究它了吗?地震科学研究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不懈地研究,才有最终解决的希望。

   在汶川地震前,地震局系统内一直强调地震预报是面需要高高举起的旗帜,必须扛住它;但是汶川地震发生后,针对汶川地震灾害分布特征和灾害本身特点,我们也慢慢意识到,在地震预报尚没有过关之时,如何有效减轻地震灾害,还有好多东西要做,比如震害预防的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最近指出,地震预报一定能取得进展。这次在重点监测区南北地震带内,我们提出加强北部工作及南部工作,结果又忽略中部,芦山地震恰恰发生在中部!为什么?哪儿出了问题?认识与实际相差太大。我想不外乎:一是我们取用了很多参数,可能关键性参数还是没有取得;二是必要数据的观测数量与质量可能还存在问题;三是可能我们在数据资料综合分析上有问题,最后在形成新的认识提出对危险区判断上进入误区。这些都要从更高层次上来作分析判断。半天的专家评审会,或是一天的专家研讨会是难以解决问题的。要多选用一些能人,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从多方面探讨总结是必要的。行政管理式的地震预报研究是没有出路的!这是要害,这是瓶颈!

   我们在2006年指出,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4(17)次。在1889-1924年PDO“冷位相”发生6(1900年以来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PDO“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PDO“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PDO“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12年PDO“冷位相”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PDO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12,2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9756.html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
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89363

  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东部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因为考虑到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过历史的记录。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也可能超过历史的规模。这是比温室效应更危险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后果。


相关报道:
地震预报一定能取得进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
 
已有 2292 次阅读 2013-5-14 15:21 |系统分类:科研笔

   每年中国地震局通过专家评审后向国务院上报的地震预报意见,准确率很低,重大的地震危险区一再漏报,预报来预报去的结果与不作预报的结果差不多。如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预报为无震区,结果却发生了国内最大的一次地震,由于人员稀少而幸免造成巨大损失。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都没有预报出来,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地震预报工作应当好好改进。我作为评审委员会成员感到十分痛心,十分愧疚,我们没能尽责把好关。

   每年我们都动员各省很多人员,作了大量的观测,取得海量的数据,研究来研究去,对来年中国可能发生的地震危险区作出预测;然后开评审会,发一大摞材料,通过半天的专家评议后向国务院上报。但是,地震预报意见的准确率很低,一再将重点地震危险区漏报,地震一来又弄得手忙脚乱。

   2013年地震预报会是在2012年12月中召开的,不到半年,就发生了这次的芦山地震,又是恰恰在我们重点监测区之外,当时大家关注的是南北地震带的北段与南段!这是为什么?很需要大家冷静地客观地反思再进行研究,哪里出了问题,以寻求改进预报工作。要撇开追问行政责任,如果将两者纠缠在一起,则不可能深入探讨下去。

   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大陆国家,我们要在这块国土上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防止地震带给我们的巨大灾难,不能叫地震一次一次地夺取几十万人的生命和巨大的资产,摧毁掉可爱的家园。在解决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之际,除去发挥行政部门的作用之外,更要充分发挥我国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与献身精神,抒发自己勇攀高峰的壮志。

   现在进行地震预报研究,使用了60-70种参数,包括有地震学类的,地形变类的参数,流体类的参数,电磁类的参数,以及应力类的参数(如小震源机制解,GPS及地表应力应变分析等),和重力变化等内容,每年收集了大量数据,动员各个研究所、各省地震局科技人员参加活动,应当说大家是很尽心尽力的。

   与过去相比,进行地震预报的思路也有了很大改变,如现在强调了要以“基于新的观测基础,新研究成果应用和汶川地震的总结反思,清理调整研究思路”和“以大区域构造动力动态过程为主线,循着边界动力-区域动态场-块体与边界带-应力应变增强集中区-强震危险性判定的思路;强调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动态与背景结合、统计与物理分析结合的原则。重视大背景与大动态研究结果对数年趋势判定的约束,对重点战略区(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天山地震带等)逐步加强基础性地学成果的应用,……。”这一地震预报新思路与新作法是很有重大进步,意义重大。这里强调了区域与边界力的动态分析,强调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动态

与背景结合、统计与物理分析结合的原则,核心思路是对的。但是,具体的作法是否贯彻了,客观条件是否允许等等则要有个过程。

   这次在重点监测区南北地震带内,我们提出加强北部工作及南部工作,结果又忽略中部,芦山地震恰恰发生在中部!为什么?哪儿出了问题?认识与实际相差太大。我想不外乎:一是我们取用了很多参数,可能关键性参数还是没有取得;二是必要数据的观测数量与质量可能还存在问题;三是可能我们在数据资料综合分析上有问题,最后在形成新的认识提出对危险区判断上进入误区。这些都要从更高层次上来作分析判断。半天的专家评审会,或是一天的专家研讨会是难以解决问题的。要多选用一些能人,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从多方面探讨总结是必要的。行政管理式的地震预报研究是没有出路的!这是要害,这是瓶颈!

   我近些年来一直在研究巴颜喀拉地块的形成演化,在印度次大陆持续北推下,巴颜喀拉地块持续向东运移,使巴颜喀拉地块的周边成为地震多发地带,最近几次大地震都是发生在这个地带,为什么这些地震老是漏掉?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周围地区一直有多个单位在作研究,地震学的、地质学的、地球物理学的,打了一些地震钻井,大家在这次芦山地震前观测到了什么异常现象,迄今还没有消息发表出来;再有,群众的地震监测活动,生物的反应也未见报道,过去松潘地震、汶川地震都有很明显的异常出现,也

未见宣传,地震狗的表现也应重视,我们在期待。

   有些专家提出自己对这次地震早有预测,我希望他们能有进一步的阐述,为什么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是预报依据不足,是专家本人也无把握,坚持宣传不够,还是管理体制上有问题?又比如,我们把雅安一带划为非应力应变集中区,可能是因为当地所测的运动矢量差很小,误以为应力应变不会集中,但是,现实是一个地震危险区,这说明过去的分析有误区;在汶川地震以后地质力学所在宝兴设台作地应力观测,地应力高达25兆帕(357米深),地震前有人测得的地应力也是25兆帕,很高(方法精度是否一样?)

,汶川地震后地应力还未得到释放(?);4月20日芦山地震后还未测到地应力,异常应力是否释放了?昆仑山口西大地震,震前地应力是21兆帕,震后是3兆帕,降低到了正常值。宝兴地应力观测表明,地应力随测量深度不同也会有很大变化,如何观测取得的结果更有代表性?利用GPS所得的“无应力应变集中”的情况代表性,两者可能并不相同。

   进行活断层调查很重要,因为地震发生是沿着活断层以及相应的活动构造体系发展与转移的,这是地震预报的基础性工作。但是汶川地震以后进行了多次活断层调查,这次芦山地震以后又有多家进行活断层的调查,提出震源与断裂的关系。要知道震源是在深部,几千米到10多千米,乃至几十千米深,仅仅在地表调查是弄不清深部震源点所处的断层与岩性情况的,按照地表产出向下推测其可靠性是很差的

。第二是一条活断层上下及沿走向岩性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以及以前的松潘地震沿龙门山断裂带都有活动,但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需要有更为精细的地壳深部十几千米处构造的探测技术方法。

   李四光先生强调指出,活动断裂及构造体系,地应力以及一些辅助性的方法相结合是基本的预报思路。当年,李先生在邢台地震后所作的河间地震预报,以及指出向唐山滦县发展趋势是很正确的,可以做为参考。李四光提出的地震预报的途径还是一个有成功希望之路。地震局提出的地震预报新思路,是对李先生地震预报思路的发展和丰富,这是前进了一大步,他们已将这些不同学科的观测结果结合起来,很不容易。但是,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各种现象所反映的地块物理力学性质、地下岩石运动以及地应力的作用与积累结合起来分析,统计方法也要用,但是不能太笼统。

   地震学方法是几十年来监测地震与预报地震的主要手段,已提出近30种参数,还需要从宏观统计向具体的物理分析方面发展。

   当前,在地震科学预报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采取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多学科结合、多部门合作等措施非常必要。这里,本地群众观测和提高防震意识是第一位的,毕竟他们才是经历者承受者,他们最关心自己,而地方相关部门领导的风险决策作用也是起着关键作用。以唐山大震时的青龙县、海城地震的地方领导、松潘地震时地方当局为例,他们的作用太重要了。我们国家国土面积太大了,各地地震地质情况又很不同,统一管理很难周全,需要加重地方当局的责任,加大其防灾的主动性,应从国家层面上决策。

   1975~2001年间,中国地震科学家对24个4~7级地震作出了成功或一定程度预测。其中21个是依据前震、小震活动、地震序列信息作出的预报。这些成功经验十分宝贵,要很好地总结分析,明确取得成功预报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经验。1976年松潘虎牙大地震是预报成功之例,为什么,同样的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多个地震又未能成功预报。利用小震活动与大震发生之间的关系预报地震,迄今为止,有的预报成功,有的则又未能成功,也并不清楚。

   地震预报重要,但是回顾地震的灾害,造成人员财产损失最大的因素是地震造成房倒屋塌,山崩地裂,滑坡泥石流等,这些损失完全可以采取其它措施加以避免和减小的,这是另一类问题,在今天我们的国力强大完全可以找出办法解决。

   总之,李四光先生一直强调地震预报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路,可以借鉴引用外国的经验,但不能跟在外国人后面走。中国人应当有志气解决中国多灾的国土的防灾减灾问题,建设好我们自己美丽的国家。中国的地震预报研究可以走在世界前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 
   

该怎样看西南地区地震?
2013年05月15日03:57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

推荐:        分享

 

  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余哀尚未消弭,同处中国西南部的芦山又遭受地震之灾。伤痛之余,人们提出一个问题:地震为什么又发生在西南地区?

  从“汶川”到“芦山”,究竟是什么样的地质结构,让大震几次发生?水库对地震发生有影响吗?在短临地震无法准确预知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应该做什么?在5·12汶川地震发生5周年之际,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科学与理性、爱心与信心、不传谣与不信邪,无疑是回应上述疑问的最好答案。

  西南地震“事出有因”

  “水库诱发”说法不妥

  记者:我国所处的地质构造带具有何种特点?为什么地震会在西南部地区频发?

  徐锡伟:我国身处欧亚板块东南隅,在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几大板块相互推挤、碰撞的交接部位,因此最新的地质构造运动非常强烈。从GPS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到:随着印度洋板块向北推进,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地区每年向北移动40—50毫米,从而引起青藏高原北部以每年20—30毫米的速度向北、向东运动——这种趋势一直传递到新疆、华北。

  这种地质构造带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地震活动频繁,从1556年的华县地震到1920年的海原地震、1976年的唐山地震,再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1年的玉树地震和今年的芦山地震,都印证了这一点。

  从1997年开始,在青藏高原腹地的玛尼发生了一次7.6级地震,此后向东沿着东昆仑断裂带,于2001年在昆仑山口西发生了8.1级地震,2008年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然后向西于2010年在玉树—甘孜—鲜水河断裂带发生了7.1级玉树地震,又往南回到龙门山,发生了此次芦山地震——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地震都发生在青藏高原中东部的巴颜喀拉块体周边,即北界的东昆仑断裂带、东南界的龙门山断裂带以及西南界的玉树—甘孜—鲜水河断裂带,反映出该块体在几大板块作用下向东滑动的趋势,比较符合青藏高原物质以块体形式向东逃逸的理论假设。

  记者:芦山地震发生后,关于“三峡工程是诱因”的网上舆论再起。您对“中国西南部进入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期”这样的说法怎么看?

  徐锡伟: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妥。关于西南地区时有地震发生,是与巴颜喀拉块体向东滑动密切相关——也就是说,由于板块构造活动,地震本身“在劫难逃”。

  从理论上讲,水库可能触发地震,但如果水库距离活动断裂带较远,触发震级较大地震的可能性就很小。可以肯定的是,三峡工程修建在地质结构相对稳定的地方,不存在发生大地震的活动断层。所以从蓄水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发生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3到4级的中小地震还是有的。

  有网友认为蓄了那么多水,可能会改变该地区的应力状态,从而影响到远处。但是,水库蓄水加载重量引起的地壳应力变化是有限的,影响不大,范围也有限。

  从全球范围来看,由水库诱发的6级以上地震仅有4起,分别是1962年3月19日我国新丰江水库6.1级地震、1963年9月23日赞比亚—津巴布韦边界的卡里巴水库6.1级地震、1965年2月5日希腊的克里马斯塔水库6.2级地震和1967年12月10日印度的柯依那水库6.3级地震。

  地震研究“知”与“不知”

  争论促进科学发展

  记者:芦山地震到底是独立的地震,还是汶川地震的余震,目前学界对此存在争论。您如何看待这种争论?

  徐锡伟:我认为这种争论是有益的,它表明地震学界对地震机理的研究程度还不够,可以激发我们进一步探讨芦山地震究竟属于哪种类型——如果是余震,那么龙门山南段近期就不会有更大的余震发生;如果是独立地震,那么会不会是未来地震的前震,还是一次独立主震加一系列余震?

  在地震科学研究方面,目前我们对很多机理和规律都没有足够深的认识。例如,学界对于余震的概念就没有一个明确共识,因此才会产生争论,大家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判断芦山地震是否为汶川地震的余震。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动力,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的道路就是这样。

  记者:包括美国、日本等国的权威学者认为,地震无法预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毫无希望,对此您怎么看?

  徐锡伟:有美国学者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文章,称目前关于地震的短临预报(几天到一个月)无法实现,即无法给出地震发生的大小、准确地点和时间,引起国内学界争论。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地震的短临预报尽管是难题,但还是可以逐步预测的,其根据是1975年对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

  相对于短临预报,国际上普遍认为中长期预报做得比较好,我们能够获知哪些地方有长期发生大地震的背景——这对于制定抗震设防标准无疑是有益的。

  地震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研究的历史很短,有很多失败的教训,但也有个别成功的案例,不能说没有希望。以医学上的癌症难题为例,我们能因为现在癌症无法治愈,就不去研究它了吗?地震科学研究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不懈地研究,才有最终解决的希望。

  地震预报尚未过关

  震害预防大有可为

  记者:当前社会舆论中有一种声音,认为地震局如果连地震都预报不准,还能干什么?对此您如何回应?

  徐锡伟:一些公众可能对地震局的职能不太了解,因为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地震局不仅仅承担着地震预报的任务,还要开展相关地震科学研究。在汶川地震前,地震局系统内一直强调地震预报是面需要高高举起的旗帜,必须扛住它;但是汶川地震发生后,针对汶川地震灾害分布特征和灾害本身特点,我们也慢慢意识到,在地震预报尚没有过关之时,如何有效减轻地震灾害,还有好多东西要做,比如震害预防的研究。

  针对这种现实,我们正在做以下几件事情:

  一是制定抗震设防标准。目前,《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已经编制完成,即将颁布。这是一项强制性的国家标准,给不同地区提出了建、构筑物建设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按此设防标准修建的房屋能够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并全面提高大中城市的抗震设防标准,消灭原来不设防的地区,从而有效减少地震发生后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此外,根据汶川地震的经验,我们正在开展“喜马拉雅计划”《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项目,准备用15年左右的时间对我国主要地震带或地震多发地区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能力的活动断层进行1:5万比例尺填图和准确定位,并评估其发生地震的危险性,有效提高我国减轻地震灾害的实际能力,为国家重大工程,特别是生命线工程、核设施、居民小区等重要建筑物避开活动断层提供科学依据。

  还有,为了进一步开展破坏性地震预测预报试验,有关科研机构正在进行包括重力、地磁、现今地壳形变场在内的地球物理背景场的观测与研究,不仅可以深入认识地球本身的物理习性,推动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也可为破坏性地震的监测预报试验提供一个可对比的背景值,提高破坏性地震预测的准确率。(本报记者 张 蕾 本报通讯员 麦彬彬)

(来源:光明日报)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515/c107503

-21482891.html

1947年至1999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
已有 2247 次阅读 2010-4-11 11:31 |个人分类:科普文章|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地震,拉马德雷,特征分析    推荐到群组

1947年至1999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

           杨学祥

 

   根据1889年以来的地震数据统计,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2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0-201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4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2000-2035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年4场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年12 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就发生了9.1级强地震,并造成了27万的人员伤亡。其后,2005年3月29日和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又连续发生两次8.5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强震频发已经成为事实。

  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东部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因为考虑到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过历史的记录。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也可能超过历史的规模。这是比温室效应更危险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后果。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091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0065.html

上一篇: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发生4.6级地震 深度6千米:关注5 月潮汐组合
下一篇:拉尼娜增强导致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跃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2 钟炳 匡耀求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2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