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太阳将进入活动周期第二活跃期:关注太阳黑子周期长度极大期

已有 5028 次阅读 2013-3-27 04:0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太阳活动, 坏天时代, 周期长度, 灾害周期

 

        科学家们声称,考虑到目前太阳是如此的平静,第二峰值的出现很可能拖后,而且有可能拖延到2014年。从2000年太阳活动高峰算起,2014年的高峰使太阳活动周期由11年延长到14年。

 

        汤懋苍等人依据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资料,将过去2500年分为"好天时代"(SCL11)"坏天时代"(SCL11),发现在"坏天时代"中国旱灾频率显著高于"好天时代""()天世纪"与气候暖()期有好的对应;并提出了太阳活动影响气候的过程链。他们在1470-1975年划出100个“旱年”,其中74个出现在坏天时代,只有26个出现在好天时代,坏天时代的旱年频数比好天时代几乎要多2倍。太阳黑子极小期、冷气候、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和坏天时代的对应关系见表1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坏天时代和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

 

极小期  时间  中国朝代 时间  气候变化  坏天时代

奥特   1040-1080 西夏  1038-1227  变冷    1010-1110

           金   1115-1234  变暖     

沃尔夫  1280-1350  元  1279-1368     变冷    1165-1360

          明   1368-     变暖

史玻勒  1450-1550       -1644  变冷    1420-1525

蒙德   1645-1715  清  1644-       变冷    1600-1725

道尔顿   1790-1820       -1911  变冷    1790-1915

21世纪  2000-??                      变冷? 2000-??

 

     衡量太阳活动的强弱有两个尺度,其一是太阳黑子数,其二是太阳黑子周期长度。两个尺度得出的太阳活动异常时期大致相同。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已发现了5个,太阳黑子周期长度极大期(即坏天时代)对应也有5个,第6个太阳黑子周期长度极大期(即坏天时代)正在到来。

 

     我们必须做好应对灾害的准备。

 

相关报道:

 

作者:过客 来源:腾讯科学 发布时间:2013-3-26 11:29:30



研究称太阳将进入活动周期第二活跃期


我们的太阳自从2011年年末释放出一系列耀斑和其它的喷发物之后就保持了惊人的平静。但是研究人员称,这一平静很可能是两个高峰之间的低谷,而两个高峰一起构成了太阳目前11年活动周期的“活跃期”。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太阳物理学家亚历克斯-杨说道:“如果你回顾历史,之前许多的太阳周期都不是只有一个高峰和一个最大值,事实上是两个。”他是在美国宇航局的一场名为“最大太阳风暴警告:对太阳系的影响”的网络广播上做出的上述言论。
 

2011年年底爆发了一场巨大的X级(最高级别)太阳耀斑,这张图片是美国宇航局太阳动态观测卫星的远紫外线拍摄到的。
 
杨补充道:“那就是我们认为会发生的事情,因为我们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而且我们认为太阳活动最终会恢复而且会达到另一个高峰,形成一个双峰的太阳活跃期。在双峰言论获得认可之前,许多研究人员已经预计目前周期(第24太阳周期)的活跃期将会在5月份到来。科学家们声称,考虑到目前太阳是如此的平静,第二峰值的出现很可能拖后,而且有可能拖延到2014年。
 
然而虽然太阳现在很平静,但是并不意味着它是死气沉沉的。事实上我们的太阳在3月15日喷发出大量的过热等离子体,也就是所谓的日冕物质抛射(CME)。这次日冕物质抛射两天后掠过地球,带来了并未产生严重影响的温和地磁风暴。直角击中地球的强大日冕物质抛射能够引发严重的地磁风暴,临时破坏电网、GPS信号和无线电通信。但是日冕物质抛射的影响并非全部都是负面的,它们也能够增加地球的极光,给予全世界天空观察者一场视觉盛宴。(过客/编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3/276066.shtm

拉尼娜再现:2013太阳活动高峰对地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2013-1-16 06:34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2013 太阳活动 拉尼娜 拉马德雷    推荐到群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53567.html
广州流感病例逼近警戒线:在2013年太阳黑子峰年变强 
2013-3-25 15:0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流感 太阳黑子 拉尼娜 厄尔尼诺 拉马德雷    推荐到群组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73809

2012-2013年流感大流行变强的可能性 
已有 2380 次阅读 2010-5-1 07:41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流感爆发,周期    推荐到群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18322.html

中国科学家首创:坏天时代和低温干旱对应 

已有 630 次阅读2011-9-25 20:10|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太阳黑子 周期长度 低温 干旱 灾害    推荐到群组

                  中国科学家首创:坏天时代和低温干旱对应

                            杨学祥,杨冬红

 

1843年﹐德国天文学家斯玻勒在研究黑子纬度分布时发现,16451715年的七十年间﹐几乎没有黑子记录。1894年﹐英国天文学家蒙德在总结斯玻勒的发现时﹐把16451715年这一时期称为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The prolonged minimum period)。这段时间恰好是地球的小冰河期,人们称这段时间的太阳黑子减少为蒙德极小期。

 

汤懋苍等人依据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资料,将过去2500年分为"好天时代"(SCL11)"坏天时代"(SCL11),发现在"坏天时代"中国旱灾频率显著高于"好天时代""()天世纪"与气候暖()期有好的对应;并提出了太阳活动影响气候的过程链。他们在1470-1975年划出100个“旱年”,其中74个出现在坏天时代,只有26个出现在好天时代,坏天时代的旱年频数比好天时代几乎要多2倍。太阳黑子极小期、冷气候、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和坏天时代的对应关系见表1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增强了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能力,另一方面,它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导致人类社会的资源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气候异常可以加剧人类社会的资源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这种生存危机是社会动荡和战争的主要因素。在历史上,当气候变化导致社会的生存危机时,战争就不可避免。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和坏天时代与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见表1)。200年是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平均周期,中国历代王朝没有超过300年,没有跨域2个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400年),因为最高明的统治艺术也无法承受两次严重灾害的袭击。伴随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气候因素引发社会冲突可能性在不断增大,而不是减少。人类无法摆脱大自然的控制。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坏天时代和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

 

极小期  时间  中国朝代 时间  气候变化  坏天时代

奥特   1040-1080 西夏  1038-1227  变冷    1010-1110

           金   1115-1234  变暖     

沃尔夫  1280-1350  元  1279-1368    变冷    1165-1360

          明   1368-     变暖

史玻勒  1450-1550       -1644  变冷    1420-1525

蒙德   1645-1715  清  1644-       变冷    1600-1725

道尔顿   1790-1820       -1911  变冷    1790-1915

 

衡量太阳活动的强弱有两个尺度,其一是太阳黑子数,其二是太阳黑子周期长度。两个尺度得出的太阳活动异常时期大致相同。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已发现了5个,都以西方科学家的名字命名。太阳黑子周期长度极大期(即坏天时代)对应也有5个,是中国科学家汤懋苍、柳艳香、郭维栋三人发现的,应该用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9033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74291.html

上一篇:今日东北气温创阶段性高点 明起又降温:关注19-27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美国七个州正面临干旱威胁:大震不发 干旱不止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1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