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2011:科学史上卓越一年 自然界灾害频发年
杨学祥
2011年是充斥着各类自然灾害的一年:“拉尼娜”现象引发的洪水横扫几乎整个澳大利亚,受其影响而生成的强热带风暴“气旋亚西”沿路肆虐了澳洲沿海地区;在这不久之后,新西兰克里斯特彻奇市遭遇到震源距地面仅5公里的毁灭性地震打击;但是这还远远无法与3月份日本大地震所带来的破坏相提并论,地震引发的大海啸令史学家们痛责当地之前为什么没有早做准备,而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堆芯熔毁事故更是让一直风光无限的核能利用陷入低谷。
我在2010年12月18日指出,2010年的拉尼娜事件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一、干旱
二、洪涝
1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潮汐周期和灾害周期值得关注。
相关新闻:
科学史上卓越2011年:自然界声嘶力竭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8日 14:57 科技日报
科学史上卓越2011年
这是以日本大地震等几起自然灾害为起始的一年,也是以“最小类地行星发现”、“希格斯玻色子有所存在迹象”等系列科学发现为结尾的一年,这就是2011,回首青山,未及入梦,已然要匆匆掠去。
近日,美国广播公司(ABC)网站发表了一篇科学评论文章,概括性回顾了科学史上卓越的2011年。
古老学科的闪光
2011年最风生水起的,并不是新鲜生猛的学科,而是天文学和物理学两位“老学究”。
两爿可能含有宇宙初期基本物质的星云的被发现,成为2011年美国广播公司网站(ABC)被浏览最多的科学新闻之一。在它后面,基于压缩态的干涉测量方法超越标准量子极限、中微子速度或超过光速、巨型黑洞和狮子座极贫金属恒星这几条新闻,依次排列。
除此之外,我们的物理学家们现在看起来更加接近希格斯玻色子了。只是这种看似无中生有的粒子依然像薛定谔盒子里的猫,让人不明就里。
而天文学家们忙得不亦乐乎:第三次发现类地行星、深入窥探红巨星内部、确认若干超新星的构成,当然,还有发现那颗价值连城的“钻石行星”。不过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布莱恩·施密特便在10月份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础研究以外,世界航天领域的风云更迭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实实在在看在眼里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最后一次任务的结束,意味着一段航天历史的完结;而中国首座空间站“天宫一号”的跃入轨道,则标志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长久占据着领先地位的美国航天研究,目前还是坚实可靠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信使号探测器已经飞抵水星轨道;而越野车大小的“好奇”号火星车即将驰骋火星表面。
当然,一系列大事件中间也有小插曲。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RAS和德国“ROSAT”废弃卫星在落回地面过程中的“不听话”,让全世界都捏了一把汗。
自然界的声嘶力竭
ABC网站评论文章指出,人们首先应记得,2011年是充斥着各类自然灾害的一年:“拉尼娜”现象引发的洪水横扫几乎整个澳大利亚,受其影响而生成的强热带风暴“气旋亚西”沿路肆虐了澳洲沿海地区;在这不久之后,新西兰克里斯特彻奇市遭遇到震源距地面仅5公里的毁灭性地震打击;但是这还远远无法与3月份日本大地震所带来的破坏相提并论,地震引发的大海啸令史学家们痛责当地之前为什么没有早做准备,而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堆芯熔毁事故更是让一直风光无限的核能利用陷入低谷;不过,如果说到这一年中最大的“灾难”,10月31日应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全球人口突破了70亿大关。
即便不是在这些突发的状况上,人类面临的问题依旧不少。北冰洋的冰盖范围已经降至新低;南大洋的变暖问题更让人头痛;尽管澳大利亚科学家们在二氧化碳捕捉方面取得进展,但整个温室气体的排放仍在不断加快速度;虽然太阳尚处在黑子活动的平静期,科学家们却认为,将全球温度控制在只比前工业化时期高两度几乎已经不可能;而经过一番争吵辩论之后,德班气候峰会最终在京都议定书的延续问题上达成了一致。
生生不息的探索
健康是生命的根本,虽然衰老的密码在2011年依然没人能够解开,但这一年科学家们在人类健康领域的探索不缺少闪光点。
比如一度被传有损生殖健康的可乐实际上有助于增强记忆能力;多吃鱼类有益心脏,尤其对女性而言;细嚼慢咽能够减缓沮丧情绪;绿茶或许可以清除那些对人体不利的胆固醇。另一方面,少吃盐并不一定是好事;过度锻炼只会损伤心脏;而做心脏复苏术时听歌曲会有帮助的说法更纯属无稽之谈。唯一经得起考验的健康真理,似乎,只有保持笑容这一项。
而随着对人类的朋友动物们的研究愈发深入,我们不得不承认,经常被人类低估的它们,其实相当精明智慧。
这一年,我们知道了笨拙的亚洲象在团队协作方面,实际上和黑猩猩一样聪明;鸽子会数数;黄蜂与乌鸦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而狗竟然能够闻出癌症的气味。我们还学习到帝企鹅是如何利用墨西哥暖流来保暖、对虾有节奏地击打声响来吸引异性,以及袋狼根本就杀不死一只绵羊,可惜,这是在这种动物灭绝近一百年之后,人类才知晓这一点。
人人都爱数据生活
社交媒体在2011年依旧是人们竞相研究的焦点。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脸谱(facebook)上的朋友数量越多,使用者的杏仁体就会越大。而另一项研究认为,社交网络能够成为准确评估个人人格指数的有效工具。只是根据150定律,即著名的“邓巴数字”,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因而个人不可能与超过150名网上朋友进行富有意义的谈话。
除了虚虚实实的朋友,当代人同样沉浸在庞大的数据海洋之中。举个例子,在澳大利亚望远镜致密阵列选出新主管之前的几个月,这个天文台的科学家们都在忙于研究如何处理由这些望远镜收集到的庞大数据。而据美国研究者估算,全人类至今已经在光盘、芯片、硬盘等存储工具中储藏了近600艾字节的数据。
实际上,计算机和网络正日益深入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因为使用微软“小工具”应用程序而失眠或者开车时分心,也许已经是人们见惯不惯的事,但微软漫画手写字体有助于学习和电话号码能够体现情绪之类的消息,依然还会让我们觉得惊奇。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2010-12-18 07:15
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
杨学祥
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全球灾害的最强信号。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
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等重大灾害[1]。事实上,2009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不仅给
全球带来流感爆发,而且给全球带来暴雪和酷暑、干旱和洪水、强震和大风灾害。
2010年的拉尼娜事件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一、干旱
二、洪涝
1
三、低温冻害
四、风雹
五、地震
根据潮汐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1998年为有记
录以来温度最高,1999气温骤降,地震增强(台湾9·21大地震)。2009-2010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10年7月发生拉尼娜事件。2011年低温多震可能性很大[28]。人们只记住了1998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
暖的一年,忽略了紧随其后的1999年的气温低谷和地震频发,全球气温的暴起暴落值得关注。1999年的
干旱、洪涝、低温冻害、风雹、地震灾害值得关注,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29]。
参考文献(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9472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23148.html
上一篇:
我国今年有效应对3次大旱:关注灾害潮汐组合下一篇:
弟唱兄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