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报告:9-10月有利于拉尼娜形成

已有 2825 次阅读 2011-9-6 08:1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地球自转, 拉尼娜现象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最新报告:
拉尼娜或杀“回马枪”
发布者:amanda 时间:2011-09-06 07:16:30 来源:解放牛网 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韩小妮

    造成非洲之角60年不遇大旱的拉尼娜现象有可能卷土重来,给这一地区的恶劣气候雪上加霜。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布消息称,今年5月刚刚结束的拉尼娜现象,在未来几个月有可能再次出现。

形成拉尼娜可能性为50%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海温、热带降雨模式以及大气风的情况接近常年平均水平,未来数月,很可能继续维持中性状态,也有可能发展成为一次拉尼娜事件。
    “今年再次发生拉尼娜现象的概率已由25%提高到50%。”世界气象组织的气候专家考利表示。这一判断主要是根据近期该组织对太平洋地区的水温监控情况。最近几周的观测表明,太平洋中东部海面及海面之下的温度正在变冷,大气环流也在发生变化。如果太平洋赤道地区的温度持续下降,拉尼娜现象可能将再次爆发。
    考利说:“即使拉尼娜现象卷土重来,其强度很可能是非常弱的。”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称,所有的预报模式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发生厄尔尼诺。考虑到目前的不确定性,需要继续密切监测,以得到更为肯定的判断。
    粮食专家表示,拉尼娜的卷土重来将导致巴西播种粮食的时间延后,使得该国的玉米出口面临风险。同时,作为咖啡生产大国,巴西的咖啡豆种植也会受到降雨不稳定的影响。咖啡豆的开花季节即将到来,而这将决定明年的收成。此外,拉尼娜现象还可能导致北大西洋的飓风更加猛烈。

非洲之角干旱或雪上加霜

    拉尼娜现象通常每2年至7年出现一次。上一次的拉尼娜从去年9月至今年2月在热带太平洋地区占据主导地位,到今年5月完全结束。
    上一次拉尼娜为中等至强烈程度,导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东南亚及南美北部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同时引发非洲之角、西南亚洲中部、南美东南部及美国南部的干旱。
    超过120万人正在经受非洲之角地区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7月20日,联合国宣布索马里南部两个地区为饥荒地区,并呼吁国际社会援助。这是自1984年埃塞俄比亚大饥荒以来,联合国首次正式宣布非洲饥荒。考利表示,如果新一轮拉尼娜形成,可能给非洲之角的恶劣气候雪上加霜。
 
本文栏目:国际 作者:韩小妮
http://www.jfdaily.com/a/2299604.htm
  每年49-728110天)及1118-123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25日圣诞节附近;125-4772天)及730-116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一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2011年2月17日拉尼娜事件在125-4772天)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明显减弱,表明其能量已经释放完毕

    2011年49-728110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 2011-2012年的厄尔尼诺事件一旦形成,形成流感大流行的六大气候特征就完全具备,2012-2013年流感病毒可能发生突变,流感强度逐渐增强。

Click on the map to go to your region of interest.

clickable global map of SST anomalies

图1 2011年9月5日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中太平洋水温降低
 
    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慢时期,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如果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在此期间继续升高,厄尔尼诺事件有可能在8-9月形成,否则,只有在11月18日-2012年1月23日地球自转加快时形成。9月过后,拉尼娜形成的可能性不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3369.html

上一篇:印尼发生里氏6.6级地震:关注9月强震高潮
下一篇:9月6级以上地震的空区: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亚洲东部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1 全嬿嬿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