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贵州旱情加剧: 为什么干旱被忽视?

已有 3656 次阅读 2011-8-20 18:57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干旱, 预测, 潮汐周期

贵州旱情加剧: 为什么干旱被忽视?
    贵州旱情加剧 79个县市出现中旱以上干旱,湖南逾三成土地干旱 湘潭段水位降至52年来最低.
    我在2010年4月12日指出,尽管气象界对旱涝发生的原因和特征争论不休,下一场灾害是干旱已经成为事实。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干旱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然灾害。对当前全球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干旱,我们不能轻描淡写,掉以轻心。
贵州旱情加剧 79个县市出现中旱以上干旱
2011年08月20日 1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伟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新社贵阳8月20日电 题:贵州旱情加剧 79个县市出现中旱以上干旱
中新社记者 张伟
8月20日,记者从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至8月19日,贵州31个县出现较重旱情等级,贵州省农作物成灾67.2万公顷,绝收19.6万公顷。因旱造成442.6万人、231.7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贵州旱情进一步加剧,据贵州省气象局累计干旱监测,目前贵州已有79个县市出现中旱等级以上干旱,特旱区域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自治州中西部、黔南自治州中东部和南部、铜仁地区西部、六盘水市南部、黔西南自治州中西部以及遵义市局部。
在黔东南自治州施秉县,境内大小河流断流多达120条、3座水库、450余口水井干涸。在施秉县受灾最为严重地区之一的双井镇翁西村,开裂的田地中绝收的稻谷随处可见。双井镇翁西村村民告诉记者,这是50多年来没遇见过的情景,田里的稻谷大部分都已经绝收。杨柳塘镇梨山坪,饮水都成了困难,村民每天挑着水桶到快干涸的小溪旁取水做饭。
黔南自治州平塘县鼠场乡新坝的干腮水库已接近干涸,总库容16.7万立方米,现在蓄水量只有7万立方米,只能维持新坝村至乡政府沿线7100多人60天的饮水。在独山县18个乡镇全部出现不同程度干旱。在羊凤乡拉木村地表开裂达3公分左右,深处可容下一只手掌,玉米、水稻的秧苗全部干死。原本容量达270万立方米的泥家坝水库,现剩不到10万立方米,前来羊凤乡送水的政府工作人员骆第贵说:“每隔两、三天就送一次水,现在的水极其珍贵。”
在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司家寨村低保村余荣莲家里,一袋15公斤包装的救助大米还没吃完,另一间储藏室里,地上放着1吨左右土豆,门边有两包玉米。她对记者说:“家里只有分把土地,都在坡坡上,全干死了。这两袋玉米80公斤,政府发了救助粮,吃两个月没问题。”
盘县保田镇副镇长赵鹏说,保田是传统农业镇,主要以生姜、烤烟和玉米为主,农民收入60%来自生姜、烤烟等经济作物,目前这两大作物已减产70%,为了尽量保住田土,镇财政给每车水补助油费30元,这几天,每天有30台车多次到田间地头浇水。
在遵义县140座小型水库已有60座干涸见底,全县水库总蓄水量已降低80%以上。全县3000多口山塘水库基本枯竭,无法实现灌溉功能。目前,全县已有超过11万人出现饮水困难。
据了解,贵州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将干旱灾害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气象局将干旱灾害气象服务提升为Ⅰ级。(完)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8/20/8558502_0.shtml
湖南逾三成土地干旱 湘潭段水位降至52年来最低
2011年08月19日 20:24    傅煜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微博字号
中新社长沙8月19日电 (记者 傅煜)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19日会商称,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在湖南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计8万平方公里地区出现干旱,母亲河湘江湘潭段水位已降至1949年以来同期最低。
今年以来,湖南累计平均降雨710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1063毫米偏少33.2%,其中入汛以来全省累计平均降雨575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824毫米偏少30.3%。
受此影响,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区主要控制站水位偏低。19日8时,四水及湖区主要控制站水位除桃源站水位较历年同期均值偏高外,其它各主要控制站水位较历年同期均值偏低0.68至3.02米,其中湘江湘潭站水位28.23米,为1949年以来同期最低水位。
湖南省防指称,湖南近4万平方公里地区出现中度和严重程度干旱,受旱严重地区集中在永州、怀化、邵阳、衡阳等地。
针对高温干旱,湖南气象部门从8日至14日在长沙、株洲等8市州开展人工增雨作业80余次,发射增雨炮弹、火箭弹共3350发,影响区普降中到大雨,有效缓解了高温及用电负荷。
据最新资料分析,8月22日前湖南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此后湖南自北向南有一次降水、降温天气过程,湘中以北地区降水较明显,高温炎热将明显缓解。
湖南省政府顾问谢康生表示,今年以来湖南降水异常偏少,工程蓄水严重不足,下半年枯水已成定局。完
http://politics.people.com.cn/h/2011/0819/c226651-34616673.html
下一场灾害是干旱:2010年和2011年干旱连续
已有 466 次阅读 2011-5-31 15:1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干旱 拉马德雷 拉尼娜 灾害链    推荐到群组
下一场灾害是干旱:2010年和2011年干旱连续
                 杨学祥
 
  今年5月以来,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多个州遭遇洪水袭击。田纳西州孟菲斯市遭遇70年一遇洪水。进入2011年以来,中国、法国、波兰、奥地利、德国以及英国等多个欧洲国家遭遇干旱气候,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却遭遇“冰火两重天”局面,密西西比河下游多州洪灾不断,而中南部多州则严重干旱。今年以来,美国境内发生的龙卷风灾难截至5月28日已确认致死520人,是1950年来最具杀伤力一年。近一个多月来,美国多个州遭龙卷风袭击,其频率之高、强度之大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实属罕见【1,2】。
    我在2010年12月和2011年1月指出,1999年,我国种植业生产遭受了南涝北旱、东北春季低温、长江流域“凉夏”、台风、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袭击,特别是北方大部地区出现了接近1997年的大范围、长时间的旱灾,长江流域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给种植业造成较大损失。据有关部门核实,1999年全国农作物受灾总面积7.5亿亩左右,与上年大体相当。其中成灾4亿亩,绝收1亿亩,分别比上年增加2300多万亩和减少1200多万亩。全年因灾损失粮食700亿斤、棉花60多万吨、油料180多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总体分析,今年农业自然灾害属中等偏重发生年。根据潮汐11年周期和地球自转12年周期,2010年与1998年(最热年、厄尔尼诺转换为拉尼娜、极端灾害年)、2011年与1999年的情况大致相同:关注1999年灾害重演。2011年的防灾重点:一、干旱;二、洪涝;三、低温冻害;四、风雹;五、地震【3,4】。
    自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中国西南地区干旱长达7个月,为50年或100年一遇的罕见干旱。我们认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对应我国南涝北旱,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对应我国南旱北涝【5】。
    我在2008年4月22日指出,2008-2009年、2011年、2015年、2018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2013-2014年、2016-2017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2008-2009年、2011年、2018年是可能的流感爆发年,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大旱年发生,2020年可能发生世纪性大洪水(这些预测已经得到部分证实)【6,7】。
    我在2008年9月16日指出,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8】。
    2003年中国气象界发生了一场特别有意义的争论:北涝南旱是否将取代南涝北旱【6】?争论到了今天,又出现了新说法:广东气象部门首席专家、省气候中心研究员杜尧东说,今年的西南旱情只是个别现象,不能说从此就变为“南旱北涝”。“南旱北涝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北方普遍旱、南方普遍涝的情况,更不要说南旱北涝了,也从来没有出现过非干旱地区持续多年大旱的情况,这是不可能的【9】。”
    我在2010年4月12日指出,尽管气象界对旱涝发生的原因和特征争论不休,下一场灾害是干旱已经成为事实。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干旱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然灾害。对当前全球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干旱,我们不能轻描淡写,掉以轻心【5】。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最新统计显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耕地受旱面积为4535万亩,占全国受旱面积的43.4%。5省有329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50.6%和24%。
    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的南方干旱说明了什么?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拉尼娜致全球极端气候频发:预见和现实。科学网。2011-5-30 12:34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9532
2. 拉尼娜致全球极端气候频发。2011-05-30 11:29:30来源:中国网。http://news.workercn.cn/rollnews/c2/2011/0530/3162834120.shtml
3. 杨学祥。关于旱灾的警告记录:1999年灾害可能重演。2011-1-31 04:29 科学网。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9278
4. 杨学祥。2011年和1999年的相似性:共同的预见。发表于 2010-12-18 7:15:15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4724
5. 杨学祥。盘点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下一场灾害是干旱。2010-4-12 14:04 科学网。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11267
6. 杨学祥。“南旱北涝”的预测为什么被忽视。刊发时间:2010-04-02 11:18:02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4/02/content_1084527.htm
7. 杨学祥。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刊发时间:2008-04-22 11:40:09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4/22/content_764829_4.htm
8. 杨学祥。未来旱灾:2014年至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科学网。发表于 2008-9-16 20:13:41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9.西南大旱成因的权威声音在哪?(组图)2010-04-12 01:42:00 来源: 华商网-新文化报(吉林)据《南方都市报》。http://news.163.com/10/0412/01/641JS29N00014AED.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50014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611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77679.html

上一篇:严重干旱与我们有多远:太阳黑子极小期灾害链
下一篇:好天时代已经结束:中国重大旱灾事件的统计特征
收藏 IP: 202.98.17.*| 热度|

5 杨文祥 吴飞鹏 钟炳 陈永金 wgq386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4 0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