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韩学者再提长白山火山喷发:否定结论需证据支持

已有 5183 次阅读 2010-10-29 14:2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火山喷发, 长白山, 观测证据

韩学者再提长白山火山喷发:否定结论需证据支持

               杨学祥

 

韩国《朝鲜日报》20101028报道,韩国釜山大学地球科学教育系教授尹成孝和科学教育研究所教授李郑贤27日发表论文称,最近白头山(中国称长白山)天池地下25公里处的火山地震活动增加,天池周围外轮山上的部分岩壁出现龟裂、坍塌等明显的喷发前兆。该研究组指出,长白山属于活火山,随时会喷发,其喷发强度可能高达今年4月冰岛火山喷发规模的10倍左右。但对四五年内长白山火山是否会喷发的问题,尹成孝表示,“没有直接调查的情况下无法预测确切的喷发时间”【1】。

 

                     长白山火山喷发的证据

【文汇网讯】2010618报道,冰岛火山喷发造成全球空中运输大打结,而现在可能又有一个更大的火山将喷发,那就是位在内地东北及朝鲜边境的长白山。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长白山极有可能在2014年喷发,相关损失可能超过冰岛火山。韩国气象厅决定采取应对方案。

 

韩国气象厅日前举行了相关的研讨会,釜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尹成孝表示,横跨内地吉林省及朝鲜两江道的长白山也极可能喷发,预料时间在2014年至2015年。研究显示,吉林省的汪清县在去年6月发生规模7.3的地震后,长白山的地震频率增高到10倍以上,而且上头的天池地形逐渐变高,甚至时常喷发出气体。由于海拔2154的天池南北长4850,东西宽3350,水量达20亿吨,因此尹成孝指出,今年春天冰岛火山喷发排放物总量只有0.11公里,就已造成火山灰四散,长白山一旦真的喷发,后果恐怕不堪设想【2】。

 

据联报网2001821报道,科学研究证实,长白山山体每年都在增高,其垂直升高数率为4毫米。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地震学界就提出长白山山体每年增高4毫米左右。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站建成后,其数字化监测系统观测到的数据通过研究,证实了这一提法。

 

长白山山体增高,说明其处于一个地质构造隆起区,同时也反映出这一地区的地质构造运动相当活跃。吉林省地震局火山研究所杨清福博士称,从评价危险性来说,长白山天池火山处在活动的地质构造背景当中,具有潜在喷发的危险性。

 

吉林省地震局副局长陈凤学分析说,监测站地下的岩浆囊为复合式两层岩浆,且离地表很近,因而存在再次喷发的潜在物质基础。这位主管火山监测工作的副局长呼吁,地震火山监测预报关系国计民生,应进一步加强火山监测和预报的研究、加大防震减灾工作的力度【3】。

   

                          长白山火山不能喷发的证据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据新华社电近来有韩国学者预测长白山天池火山将在2014年至2015年间大喷发。中国火山地震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据了解,韩国釜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尹成孝在616韩国的一个研讨会上表示,横跨中国吉林省及朝鲜两江道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在2014年至2015年间爆发的可能性极大。

 

吉林省地震局地震与火山分析预报研究中心主任杨清福说,中国地震局从1985年就开始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区进行监测和研究,每年69月开展季节性观测。通过持续观测,长白山天池火山近期观测数据没有异常,处于一个平静的状态,近期没有喷发迹象【4】。

 

新华网长春2010710(记者周长庆、张颖)近来有韩国学者“预测”长白山天池火山将在20142015年间大喷发。中国火山地震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根据10年来的综合观测,天池火山近期观测数据没有异常,处于一个平静的状态,近期没有喷发迹象。

 

吉林省地震局地震与火山分析预报研究中心主任杨清福是中国专门从事火山地震研究的博士,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已经监测研究10年。他说,中国地震局从1985年就开始对长白山天池火山区进行监测和研究,每年6-9月开展季节性观测。

 

据介绍,目前中国的科学家们对长白山火山观测的内容主要是根据火山与地震、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观测研究相结合,通过地震观测、形变观测、温泉气体的地球化学观测、水温观测、重力观测等观测项目对火山进行全面监测【5】。

 

杨清福说,通过这些手段的持续观测,长白山天池火山近期观测数据没有异常,处于一个平静的状态,近期没有喷发迹象。因此说长白山将在20142015年大爆发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据他了解,国内也没有一个科学家提出过这种观点。

 

杨清福表示,尹成孝所列举的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各项研究数据,都是来自中国专家在科学论文中阐述并公开发表的。监测数据的确表明,长白山曾经在2002年到2005年异常活跃,各项观测数据都有明显的上升。但2005年以来,长白山火山活动趋于平静,火山地震、山体形变均接近2002年以前水平,不存在近期喷发危险。

 

以火山地貌、垂直景观为主要特点的吉林长白山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也是中国著名旅游胜地。吉林省地震局副局长陈凤学表示,从目前的观测结果看,长白山天池火山还没有达到爆发的程度,人们尽可放心到长白山观光旅游,欣赏大自然赐予天池的那种变幻莫测的神奇【6】。

 

                         否定需要更多证据支持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地震学界就提出长白山山体每年增高4毫米左右。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站建成后,其数字化监测系统观测到的数据通过研究,证实了这一提法。科学研究证实,长白山山体每年都在增高,其垂直升高数率为4毫米。长白山山体增高,说明其处于一个地质构造隆起区,同时也反映出这一地区的地质构造运动相当活跃。吉林省地震局火山研究所杨清福博士称,从评价危险性来说,长白山天池火山处在活动的地质构造背景当中,具有潜在喷发的危险性。吉林省地震局副局长陈凤学分析说,监测站地下的岩浆囊为复合式两层岩浆,且离地表很近,因而存在再次喷发的潜在物质基础。这位主管火山监测工作的副局长呼吁,地震火山监测预报关系国计民生,应进一步加强火山监测和预报的研究、加大防震减灾工作的力度【3】。

 

韩国釜山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尹成孝在2010616韩国的一个研讨会上表示,横跨中国吉林省及朝鲜两江道的长白山天池火山在2014年至2015年间爆发的可能性极大。支持了中国火山学家的长期研究结论。

 

具有戏剧性转变的是,中国火山学家根据2005年以来的监测数据,认为长白山火山活动趋于平静,火山地震、山体形变均接近2002年以前水平,不存在近期喷发危险。

 

这存在一个明显的漏洞:依据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和2001年以前的监测数据,中国火山专家称,从评价危险性来说,长白山天池火山处在活动的地质构造背景当中,具有潜在喷发的危险性;吉林省地震局副局长陈凤学分析说,监测站地下的岩浆囊为复合式两层岩浆,且离地表很近,因而存在再次喷发的潜在物质基础。这位主管火山监测工作的副局长呼吁,地震火山监测预报关系国计民生,应进一步加强火山监测和预报的研究、加大防震减灾工作的力度。而火山地震、山体形变均接近2002年以前水平,并不是危险消除的根据。

 

火山景点旅游仅仅是地方的经济利益,火山喷发涉及全球灾害。为了科学的公正,中国火山学家需要提供更多长白山火山喷发危险消除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陈宗伦。韩学者担心长白山火山喷发。2010-10-29 10:09 环球时报。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10/1211280.html

2.     责任编辑:光光。韩国料长白山2014年喷发。2010-06-18  文汇网。http://trans.wenweipo.com/gb/news.wenweipo.com/2010/06/18/IN1006180092.htm

3.     长白山天池火山可能喷发。联报网。200182109:28。【东亚经贸新闻】http://unn.people.com.cn/GB/channel2200/2230/200108/21/96012.html

4.     韩国预测长白山火山2014年喷发。2010071106:20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http://news.sina.com.cn/o/2010-07-11/062017787325s.shtml

5.     周长庆,张颖。中国专家:长白山天池火山2014年喷发无科学依据。2010-07-10 12:16来源:新华网。http://www.dayoo.com/roll/201007/10/10000307_102770944.htm

6.     周长庆,张颖。中国专家:长白山天池火山2014年喷发无科学依据。2010-07-10 12:16来源:新华网http://www.dayoo.com/roll/201007/10/10000307_102770944_2.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78306.html

上一篇:深圳三条地震断裂带具有中强地震构造背景:关注亚洲地震
下一篇:印尼火山再喷炽热岩浆和潮汐组合对比
收藏 IP: .*| 热度|

1 鲍得海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