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冷暖争论汇编(4)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15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1000亿到3000亿,占GDP的1~3%。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以上文字源于附件1,下面文字源于附件2: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全球变暖的理论无法预测冷冬,暖冬错报源于全球变暖的定向思维。在屡屡预报出错的同时,他们还是不会忘记提醒给人们:“全球气候变暖”世人无法改变的趋势。记住了全球变暖,就能准确预报天气变化吗?关心一下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吧!
我们已经两次指出暖冬预报的错误,但愿不会发生第三次。
附件1
“全球气候变暖”世人无法改变的趋势
http://www.hljnews.cn 10-01-23 10:53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2009~2010年的这个寒冬在影响普通人生活的同时,也再次引发了科学界关于全球变暖理论的争论。“小冰河世纪”会否重演?为何预报屡屡出错?未来天气如何演变?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
一个“冷事件”
银装素裹的童话,在2009~2010年的冬天,再次被证实为是一场灾难。
一名住在苏格兰高地偏远地区的妇女在圣诞节前出门采购火鸡,结果被暴风雪足足围困了15天,不仅错过了圣诞,还浪费了新年。
和这位苏格兰妇女一样,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新年也是从糟糕的天气中开始的。从韩国到俄罗斯,从西欧到美国大平原,这些地区遭遇六十年来最严酷的冬天。
在中国,北京市民首先在寒潮警报声中迎来了2010年的元旦。1月2日至3日的36小时里,北京普降大到暴雪,气象台史无前例地发布了寒潮、暴雪等预警信号8次,其中暴雪黄色预警信号、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均为首次发布。因为暴雪,京津两地百余万中小学生意外多享受了一天假期——1月4日停课一天。
本月19日,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北方将再次降温、降雪,局部地区暴雪。
事实是肯定的。入冬以来,一直到上个礼拜,全球范围内持续的寒流和暴雪,主要是三个地方:美洲、西北欧和东亚,特别是东北亚,包括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
丁一汇说,去年冬雪期早来了一个月,破纪录的低温、强暴风雪天气。但这次暴风雪主要集中在北方,只是一个极端的气候冷事件。本世纪,我们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冷事件。2004~2005年的冬天是二十多年气温变暖以后的第一次冷事件,然后就是2008年的南方冻雨和最近的北方暴雪。
这一次寒冬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来看,大概只能排到中等偏冷一些。而且,中国西部的温度还是偏高的。不过,每次冷事件以后,气候变暖都还在继续,总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异常中的异常
“天气到底是暖了还是冷了”再次成为公众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小冰河世纪”这一判断因为直接挑战全球变暖理论而备受关注。
丁一汇说,至于是否会进入小冰河世纪,其实是将来气候如何变化的问题。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有三方面:第一是温室效应;第二是包括太阳活动、火山在内的自然的外强迫;第三是气候系统内部的变化。气候系统内部的海洋和陆面如何影响大气,预报和研究经常会把握不住。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说全球温度1998年达到了峰值,接着就是一次拉尼娜年,海洋温度变了,温度降了,接着又上升,但还没到1998年的程度。
但从百年的全球温度曲线上看,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
丁一汇院士的判断和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颜宏不谋而合。颜宏表示,虽然目前北半球冬季出现极端严寒天气,但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不会有大变化,不应该把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和今冬北半球出现的严寒天气混为一谈,也不应该认为这两者相悖。相反,这两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全球气候变暖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出现不平衡,进而引发极端天气。”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
一向是避寒胜地的佛罗里达,正遭受着八十余年来的破纪录低温,让这里正值成熟期的柑橘备受考验。备受考验的还有中国的海运,截至目前,渤海海面的冰封已达40%。这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15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1000亿到3000亿,占GDP的1~3%。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据《南方周末》报道)
http://www.hljnews.cn/xw_gn/system/2010/01/23/010539319.shtml
附件2
中国北方冷冬寒潮预报的经验教训
杨学祥,杨冬红
连日来,中国部分地区遭遇罕见暴雪,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暴雪过程整体已达60年一遇标准,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截至目前,根据各省报道的灾情统计,共有38人因灾死亡。记者13日从民政部救灾司了解到,截至11月13日11时,北方地区降雪过程造成冀晋鲁豫鄂陕宁7省区470多万人受灾。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3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到6月偏暖幅度达0.5摄氏度,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目前仍呈缓慢上升趋势[1]。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年9月30日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
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3-9]。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09年4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8]。
在冷冬预测的问题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暖冬,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暖冬就发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暖冬滞后5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的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换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的原因。
其二,2008年1月中国南方严重冰雪冻灾和2009年11月中国暴雪灾害之前,美国都发生了暴雪灾害。西半球的暴雪为东半球暴雪敲响了警钟。
我们在2007年11月20日指出,11月24-26日和12月22-24日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三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最强;12月10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日月大潮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请关注2007年11月24-27日和12月22-24日最强潮汐组合,12月10日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10]。
我们在2007年12月9日6时19分发布了“2007年12月10日和22-24日强潮汐预警”:从12月1日至8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频繁发生4-5级地震,7日地震频率加快。全球强震向北半球中高纬度转移的趋势值得关注。自2007年8月以来,7级强震就在低纬度接连发生,低纬度地壳的能量释放已近尾声。请关注2007年12月22-24日最强潮汐组合,12月10日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强震预防关系重大[11]。
预测实践表明,在强潮汐南北震荡的作用下,极地的冷空气并不是均衡地四面出击,而是集中力量突破一点,逐渐扩大到全球。2007年12月22-24日的强潮汐南北震荡,突破点在美国,从21日起,暴风雪陆续袭击了科罗拉多、怀俄明、得克萨斯、堪萨斯、伊 利诺伊、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等州,而英国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弱,仅仅出现严重的大雾天气。在后续的时间里,欧洲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应该加强。据预报,二十八日前后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河北,同时也会带来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必须关注这一变冷趋势[12]。
12月30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2月22日冬至之后,太阳由南回归线向赤道靠近,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加强这一效应。因此,冬至到春分,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成为强化冷空气和地震活动的主角,2007年末2008年初全球最强的潮汐运动将使中国的冬季逐渐转冷,防寒防震不可松懈[13]。
2008年潮汐A组合是,2008 年1 月6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当月最大值 -27.93813度,2008年1月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强,地震强[10]。在2008年1月5-6日,6级以上强地震、火山、寒流、暴风雨、强暴风雪频繁发生,这种状况将因8日日月大潮而加强,并可能持续到10日左右[14]。
继2007年12月22日-2008年1月4日(冬至、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地球近日点)全球最强的潮汐使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之后[11],10-13日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强,并在19-22日的潮汐C组合达到高潮。要做好预防大风、暴雪、地震和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准备[14,15]。
如预测所言,2007年12月21日美国暴雪后20天,2008年1月10日续发了中国南方50年一遇的冰雪冻灾。1月7日美国和加拿大暴雪后13天,强潮汐又再次降临。
同样,2009年11月中国暴雪灾害前,美国刚刚发生暴雪:人民网2009年10月30日电 美国中西部的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等地近日连降暴风雪,部分地区积雪超过了一米,很多学校和商店因此关门。这是当地今年入秋后遭遇的第一场大范围暴风雪。气象部门表示,降雪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当地的公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美联社报道,截止29日下午,丹佛国际机场上的积雪也超过了30厘米,再加上强风不断,数百个航班因此被迫取消。当地气象部门介绍说,过去三天来,怀俄明州的降雪量已经打破了当地10月份常年的降雪总量,而科罗拉多州的降雪量也创造了自从1997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我们及时将美国暴雪与中国首次寒潮作了对比[16]。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
预测经验表明:美国暴雪的前兆和厄尔尼诺的拉马德雷突变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北方数省遭暴雪 38人亡。2009-11-14 02:54:00 来源: 华商网-新文化报(吉林)。http://news.163.com/09/1114/02/5O22O55P000120GR.html
2. 杨学祥,杨冬红。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3. 杨学祥。2009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杨冬红.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发表于 2009-6-8 12:54:4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发表于2008-7-19 8:16:4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10. 杨学祥. 12月22-24日的强潮汐作用:美国暴风雪和中国英国大雾. 2007-12-25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3.htm
11. 杨学祥. 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2007-12-26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7.htm
12. 杨学祥, 杨冬红. 三次超强热带风暴袭击孟加拉国与强潮汐有关. 2007-11-20 光明网-光明观察. 经济?科技。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0/content_699897.htm
13. 杨学祥. 2007年12月10日和22-24日强潮汐预警. 2007-12-9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60.htm
14. 杨学祥. 严防潮汐B-D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 2008-1-11光明博客。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8/15740.html
15. 杨学祥. 2008年潮汐A组合正在得到证实. 2008-1-7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115.htm
16. 杨学祥。中国首次寒潮将爆发和美国特大暴风雪(转载及点评)。发表于 2009-10-30 7:29:17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6086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0888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7742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8433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2445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2546
附件3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修改稿)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5-3-17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杨学祥
争论了几个月的暖冬话题终于在2月28日得出结论——今冬3个月北京的平均气温只比常年同期略高,在正常范围内。因此,既不算暖冬,也不冷[1]。如下的两则报道也说明了暖冬预测的失败:
刚刚过去这个冬天,天气有点儿怪--刚开始都预测是暖冬,大家以为又要少遭一冬的罪,谁料12月刚过去一半儿就出奇地冷,冰天雪地一直持续到3月,才见一丝暖意,可没两天,又是急剧降温,把人们欲换春装的兴致冻了回去。3月1日,辽宁省气象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04年辽宁省气候资源评估及冬季气温状况分析的有关情况,其中,2004年12月至今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8.3℃,比常年同期偏低0.7℃,确凿的数据表明--刚刚过去这个冬天是个不折不扣的严冬,而非入冬前大家所说的暖冬[2]。
12月到次年2月是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去年冬季,舟山市平均气温较常年持平略偏低,从1996年延续的持续偏暖现象被终结。气象专家认为,气候异常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去年冬季,舟山市平均气温为6.9℃,比常年偏低0.2℃。整个冬季气温呈前期明显偏高、中后期明显偏低的状况。12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9℃;1、2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3℃[3]。
令人惊异的是,居然有人用“全球变暖”来解释“暖冬”的终结,“全球变暖”已经变为包治气象百病的灵丹妙药。请看如下报道:
去年,持续18年的暖冬“神话”终于止步;现在早已应该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可冷空气却频频南下,南京上周气温更是下降20.6℃,降幅为10年来最大,春天变得“遥遥无期”。针对今年冬春天气普遍较冷的现状,有人认为很大程度是与去年的东南亚海啸有关。对此,气象专家认为这种说法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现在的天气最大的特征是变化频繁,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变暖[4]。
全球气候从20世纪初的低温期开始已经经过了两个完整的周期:20世纪初的低温期、30-40年代的温暖期、60-70年代的低温期和80年代后的迅速增暖。近20年全球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没有证据表明“变暖”是地球气候变化的永恒主题,古代气候和现代气候都没有相关的证据。地球气候历史恰恰表明,冷暖气候是交替发生的,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暖冬预测的失败正是人们不顾自然的发展规律,片面强调人为增暖作用的结果。
中国的文化传统就是给自然规律渲染上一层神秘色彩。自然的神话,人的神话,无非是掩盖对自然规律和人类本质的无知和偏见。英国首相想搭乘“全球变暖”的快车连任首相,环境科学家想搭乘“全球变暖”的快车治理污染。如果用变冷的气候资料来证明变暖的理论臆测,“科学”就会变成机会主义者任意拼凑的七巧板。
中国18年“暖冬”的终结就是“全球变暖”20多年的终结,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与2004年12月26日最严重的地震海啸对应,表明海底冷水层对改变全球气候的重要作用。事实上,1960年最强烈的智利地震海啸,是导致20世纪60-70年代低温的基本原因[5]。如果对导致20世纪60-70年代低温的基本原因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全球变暖就永远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神话。
参考文献
1.严冬过气象热 把握“气象”营造和谐氛围 减轻灾害影响。2005-3-16 7:13:37
http://newsls.lnd.com.cn/bgw/lsnews/200503/37788820050316.htm
2.徐丽梅。“晚冬”冻得春装卖不动 降价幅度预计高于往年。http://news.tom.com 2005年03
月01日09时40分。来源:北京晨报http://news.tom.com/1002/3292/200531-1901867.html
3.王立伟 王敏。八年连续暖冬终结 持续阴雨缓解旱情。 ( 2005年03月11日 10:19 ) 舟山日
报 http://www.zhoushan.cn/xwzx/zsxw/t20050311_166036.htm
4.朱姝。今年冬春偏冷与海啸无关。http://news.tom.com 2005年03月15日18时23分。来源:
新华报业网http://news.tom.com/1002/20050315-1950928.html
5.杨冬红,杨学祥。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2-25光明网论文发表
交流中心。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157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5077.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1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