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沸腾的时代 崩溃的气候:关注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
杨学祥
关键提示
中国气象局研究员许小峰最近指出,极端事件频发,成了今年天气气候的重要特征,高温热浪、暴雨飓风、旱涝急转,威胁着受灾地区民众安全,惊动了各国政府,调动了承担预警防御的各专业部门,也使协调各国行动的联合国及下属组织忙碌起来。
面对全球性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不断刷新的各项纪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频频发声,开始用“极端”的语言呼吁各国引起重视,采取措施,改变这种令人忧虑的气候演变态势。古特雷斯7月27日发表的声明称:“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经到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0230-1402850.html
我在2008年3月2日指出,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干旱、洪涝、飓风伴随拉尼那、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2004年底的印尼地震海啸和今年年初的低温暴雪冻害是自然界对人类发出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自然灾害呈链状相互连接,彼此激发,为人类预防预测灾害提供预兆和信号。
1.地震灾害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1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08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1]。
继2004年、2005年、2007年印尼苏门答腊连续发生三次8.5级的地震滞后,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这一预测已经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本预测发表在2008年3月2日,两个月后,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震前我们认为在5-6月强潮汐时期地震将达到高潮[2]。
2.台风和飓风灾害
一个明显的规律: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物理机制也很明显。1995-2030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重新进入高活动期[1]。
自2010年3月27日夜间开始,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遭遇了50年一遇暴风天气。截至28日18时,暴风已造成3.6万余人受灾,部分牲畜死亡,数千座房屋和棚圈倒塌[3]。
中国气象局2010年1月份新闻发布会,回顾了12月重大气象事件的回顾,展望了元旦期间的天气以及未来的气候。会上,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表示,2009年国内外十大气候事件评选中,莫拉克台风居于首位[4]。
台风“莫拉克”是2009年登陆我国热带气旋中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大的台风。受其影响,8月6~11日,福建东部、浙江大部、江苏中南部及安徽南部等地过程降水量普遍有100~300毫米,福建东北部和浙江东南部有300~500毫米,福建柘荣达708.0毫米,其中8月6日20时至9日20时,浙江泰顺九峰雨量达1235.3毫米;福建、浙江、安徽、江西部分站点过程雨量超过50年一遇。台湾阿里山过程降水量为3139毫米,连续两天超1000毫米,强降水导致台湾南部地区发生50年来最严重水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
3.低温
全球20世纪初的低温期、30-40年代的增暖、50-60年代的低温和80年代后的迅速增暖,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一一对应。我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是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的自然结果[1]。
2010年初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中国北方至今仍持续低温。突发低温事件频发已经得到全球变暖论者的认可。
4.流感
最近研究表明,流感爆发年有以下8大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20世纪50-70年代为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低温冷夏年,20世纪50-70年代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m或峰年M,m+1年或M+1年;第7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第8大特征是湖南严重冻害发生后1-4年世界流感大流行。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两个特征。湖南严重冻害是世界流感大流行的前兆[1]。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2007年发生中的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和强沙尘暴;2008年是太阳黑子谷年并发生中国南方罕见冰冻灾害;2009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08年和2009年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湖南严重冻害发生后1年,2009年爆发世界流感大流行。流感大流行的八大气候特征被完全证实。
5.干旱与洪涝
强潮汐有11年、18.6年和22年周期,它们与气候现象循环的记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有专家按此规律推测,2009年和2020年有发生类似1998年大洪水的可能性。周期为18.6年的潮汐变化、构造运动和气象灾害的对应关系也非常明显,它可以说明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所面临的强震和旱涝灾害的可能性。
历史上,月亮赤纬角最小时,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旱:1941-1943年(河南大旱)、1959-1960年(山西大旱)、1977-1978年(山西、长江中下游大旱)、1995-1997年(华北、辽宁、吉林等地连续4-5年大旱);月亮赤纬角最大时,中国北方都发生了大水:1931年(长江、淮河特大水灾)、1932年(松花江特大水灾)、1933年(黄河特大水灾)、1951年(辽河特大水灾)、1968年(珠江、闽江、湘江、赣江大洪水)、1969年(新安江、分水江流域及嫩江中游大水)、1986年(辽河大水)[1]。
早在2003年,国家气候中心(NCC)研究员赵振国就提出了“30年气温周期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在未来5年到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转折。从一个30年的 “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360度变化,即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5,6]。
自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中国西南地区干旱长达7个月,为50年或100年一遇的罕见干旱。我们认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对应我国南涝北旱,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对应我国南旱北涝。
我在2008年4月22日指出,2008-2009年、2011年、2015年、2018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2013-2014年、2016-2017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2008-2009年、2011年、2018年是可能的流感爆发年,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大旱年发生,2020年可能发生世纪性大洪水(这些预测已经得到部分证实)[7]。
我在2008年9月16日指出,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因而也是未来可能的严重干旱的爆发时期。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必须做好预防严重干旱发生的准备[8]。
2003年中国气象界发生了一场特别有意义的争论:北涝南旱是否将取代南涝北旱[6]?争论到了今天,又出现了新说法:广东气象部门首席专家、省气候中心研究员杜尧东说,今年的西南旱情只是个别现象,不能说从此就变为“南旱北涝”。“南旱北涝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北方普遍旱、南方普遍涝的情况,更不要说南旱北涝了,也从来没有出现过非干旱地区持续多年大旱的情况,这是不可能的[9]。”
尽管气象界对旱涝发生的原因和特征争论不休,下一场灾害是干旱已经成为事实。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资源短缺的大背景下,干旱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然灾害。
香港大学学者章大卫及其同事称,未来的战争冲突可能将归咎于气候变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发生的生态资源短缺。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现代的战争原因是石油,未来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许靖华的历史研究、美国国防部的秘密报告、罗勇的“气候安全论”,表明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最新理解[10]。
PDF文档 - 5页
20 0 ——一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拉马德雷冷相位时期的灾害链杨学祥1' 2杨冬红11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春130 0 262中国科学院国家...
道客巴巴 - www.doc88.com/p...- 2012-5-23
https://www.doc88.com/p-145577962068.html
|||
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及其预测方法
杨冬红1,杨学祥2
(1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长春 130026;2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春 130026)
摘 要: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2004、2005、2007、2012年印尼4次8.5级以上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2016-2020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超级灾害链,拉马德雷冷位相,强震,低温,流感,经济危机
我们在2007年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指出,近期科学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揭示了冷气候、台风、强潮汐、禽流感世界大流行和强震相互对应的规律和物理机制,对气候及其相关灾害的预测有重大科学意义。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印尼地震海啸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8年的科研实践正在验证这一理论预测[1]。
2016-2020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称之为气象-地震-经济超级灾害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相关报道
||
极端事件频发,成了今年天气气候的重要特征,高温热浪、暴雨飓风、旱涝急转,威胁着受灾地区民众安全,惊动了各国政府,调动了承担预警防御的各专业部门,也使协调各国行动的联合国及下属组织忙碌起来。
2022年12月底至2023年3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受强风暴侵袭,持续性的强降水(雪)使加利福尼亚州遭受惨重损失,总统拜登于2023年1月9日宣布加利福尼亚州17个县进入紧急状态。
印度气象局5月下旬发布印度北部地区高温红色预警,7月中旬又发布印度东北部地区暴雨红色预警。
加拿大国家公共警报系统今年格外忙碌,这个为各类紧急事件开发的系统总是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绑定在一起,截至今年8月,共发出980个警报,绝大部分与野火、恶劣天气有关,这是近年来发布警报数量最多的年份。
进入7月中旬,持续性热浪在欧洲徘徊不退,意大利多数城市发出红色预警,一家意大利气象网站还用希腊神话为这些极端热浪命名。
中国华北地区6月至7月一直处于高温少雨状态,而7月底一场破纪录的极端暴雨过程引发了严重洪涝灾害,时隔11年,中央气象台第二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面对全球性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不断刷新的各项纪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频频发声,开始用“极端”的语言呼吁各国引起重视,采取措施,改变这种令人忧虑的气候演变态势。古特雷斯7月27日发表的声明称:“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经到来”。
这一论断虽有些惊悚,但也有依据,2022年全球发生大范围持续性高温,多地温度打破历史纪录,而今年全球又出现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6月,加上多地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一种新的气候形态似已进入大众视野。
失衡的气候并未就此打住——8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进一步证实,刚刚过去的7月是自1940年以来的最热月份。根据9月6日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发布,8月气温依然再次冲破纪录,不但成为有记录以来的最热8月,与按历史排列的所有月份的平均温度相比,仍能居于第二位,仅次于今年7月,且8月气温已比工业化前的气温高出1.5℃左右,虽是短暂超越,仍需特别警惕。
由此可见,今年6月至8月,构成了有记录以来地球最热的季节周期。其他记录也不乐观,8月平均海表温度为20.98℃,创下最高纪录,而南极海冰范围则处于这个季节的历史最低水平,月度值较平均水平低12%。迄今为止,今年仍处于历史第二温暖年,只比2016年略偏低,而那一年发生了超强“厄尔尼诺”事件。
进入9月的北半球,总算熬过了酷热的夏季,尽管热浪还不情愿退去,但终究抵挡不了多久,迟迟到来的秋雨让高温开始转向,而雨水仍不改极端特性,伴随台风侵袭,我国香港、深圳一带受到暴雨重击。
9月3日,正在遭遇严重干旱、水库干涸、限制用水的西班牙突遭暴雨袭击,河水溢出堤岸,马德里西南部的街道及一些乡村被淹没。
4日,同样是刚经历了数周热浪和火灾的希腊,一场更为强烈的暴雨诱发了中部地区异常的大范围洪涝灾害,房屋被淹没,汽车被冲走,街道变成汹涌的河流,当地损失惨重。
面对刚刚过去的北半球异常夏季,古特雷斯再次发出警告:“我们的星球刚刚经历了一个‘沸腾’的季节,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天,气候崩溃已经开始”,并呼吁“各国领导人必须加大力度,寻求气候解决方案。我们仍然可以避免最严重的气候混乱,一刻也不能浪费”。
从“沸腾(Boiling)”到“崩溃(Breakdown)”,危机程度又上升一个台阶。然而,人们的关注点显然不应再集中在具体事件本身,而是要整体考虑气候系统在发生怎样的改变。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本应偶发,频发则意味着出现了系统性异常。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诺德豪斯曾提出,正常的经济或生态等系统会从一个良好的均衡变动为失衡,当系统在各种压力下越过临界点,便会迅速发生改变,出现灾难性变化。
对于今年的气候异常,是否可以认为地球环境已在经受通过临界点的压力,这是当前人类社会已无法回避且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中国气象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0230-1402850.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