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5年全球飓风进入新的活跃期:飓风活动的18.6年周期
杨学祥,杨冬红
三大飓风齐聚北大西洋过热的海水成为推力
2017-09-13 14:51:28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9月13日消息(记者张奥实习记者于洋罗月言)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这场风暴可能对我州造成灾难性的毁坏”。这句话出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州长斯科特,从目前在加勒比海上岛国造成的伤害可以知道irma的威力,部分岛国的海平面上升6米,总计已经造成18人死亡。
现在大西洋上不只有Irma,还有两个飓风——jose和katia,为什么3个飓风会一起形成?中国气象爱好者的主编对此进行了解答。
主编解释说:“这和大西洋的海洋环境有关。大西洋上一次比较活跃是2004年到2008年,当时每年都有18个以上的飓风生成,特别是2005年,有27个飓风形成,其中有4个达到了5级飓风的强度。但是从2008、2009年以后,大西洋的飓风就越来越少,特别是2012年至2016年,每年的飓风是个位数,强飓风也很少,长期没有飓风活动,大西洋的海洋能量没有及时得到消耗,物极必反,周期也会变化,从飓风少的周期向飓风多的周期转变,所以这段时间可能是大西洋飓风的一个转变的特征。”
Irma很强,达到了5级,据主编介绍,另外两个飓风也很强,但是这两个飓风对于Irma来说还是比较弱的。jose飓风加强的也很快,用了两天时间就从热带风暴加强成了强飓风,相当于我国的强台风。能加强到强飓风的等级,对于大西洋来说已经很强了,但是相对于Irma又不算强。Katia加强的也很快,它也是相当于在两天时间从热带风暴加强到一级飓风,一级飓风相当于我国的台风12级左右,但是和Irma相比就更弱了。
很多飓风是不断加强的过程,热带气旋是由比较热的海水和比较冷的风面碰撞而成,是什么让它们加强?
主编称:“飓风的加强需要两个基质。最主要的是热力基质,海洋上面暖海水的热量传导到上面,通过水汽的蒸发和凝结,水汽蒸发吸收暖洋面的热量,到飓风的云层里面凝结、释放热量,这是飓风最主要的能量源泉。还有一个是动力基质,比如两股气流凑在一起,这是水平的动力基质,凑在一起可以形成漩涡,叫涡度,这是飓风形成的动力之一;另一个是垂直基质,高空有反气旋来不停地抽吸,底下的涡度也可以增大。台风和飓风一样,都是靠动力和热力基质来发展的,其中热力基质为主导。”
http://news.china.com/news100/11038989/20170913/31385190.html
三大飓风齐聚北大西洋过热的海水成为推力
2017-09-13 14:51:28 央广网
Irma一路上已经过境了好几个加勒比海岛国,为什么还没减弱?
主编表示:“Irma生成是在非洲的大西洋东岸,现在要往大西洋西岸去,这一路海水越来越暖,在它路过荷属圣马丁或法属圣马丁前后,海水温度已经上升到29度,也是在那个地方加强到了最高等级的5级飓风;到了美国的佛罗里达和巴哈马之间的这片海面,海水温度可以达到30-30.5度,这里会再加强一点而不是会减弱。陆地摩擦是可以削弱的,但它几乎巧妙地躲过了所有大的岛屿,只是登陆一些很小的岛屿,它的摩擦对强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真正可以影响强度的大岛是海地岛,古巴岛的外围可能会碰一下,但是碰到的都是古巴低平的地方,海拔只有100-200米,所以对它的削弱非常有限。相比而言,暖海水特别是巴哈马附近30度的,对它热量的提供和能量的维持,这个作用是大于地面摩擦的。所以在登陆美国之前,强度可能会维持,甚至会有一些增长。”
http://news.china.com/news100/11038989/20170913/31385190_1.html
飓风活动的18.6年周期
我们在2014年撰文指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为1800、200、55、18.6年。在15-17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3100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24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从长期周期来看,全球变暖还能持续400年,3100年将进入变冷高峰。目前也处于200年周期的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55年周期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18.6年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16年前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月亮赤纬角由1995-1997年的最小值时期变为2005-2007年的最大值时期(1997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1998-2000年、2007年、2010年最强的拉尼娜事件也是重要原因,见:杨冬红等,2008),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达到高潮。气候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都表明,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1998年是最热的年份,1995-1997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2005-2007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当月亮在南(北)纬28.6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12小时后从南(北)纬28.6度向北(南)纬28.6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18.6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2008)。我们的预测得到证实。
如表1所示,飓风也具有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飓风活动增强,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飓风活动减弱。预计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飓风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我们必须做好防御准备。
2017年飓风活动增强仅仅是其前期信号。
表1 飓风活动的月亮赤纬角周期
时 间 | 每年生成飓风 | 飓风活跃期 | 月亮赤纬角 |
2004 | 18个以上 | 飓风活跃期 |
|
2005 | 27个 | 4个5级以上飓风,飓风活跃期 | 最大值 |
2006 | 18个以上 | 飓风活跃期 | 最大值 |
2007 | 18个以上 | 飓风活跃期 | 最大值 |
2008 | 18个以上 | 飓风活跃期 |
|
2009 | 减少 |
|
|
.。。。。 |
|
|
|
2012 | 个位数 |
|
|
2013 | 个位数 |
|
|
2014 | 个位数 |
| 最小值 |
2015 | 个位数 |
| 最小值 |
2016 | 个位数 |
| 最小值 |
2017 | 增强 |
|
|
。。。。 |
|
|
|
2023 | 18个以上? | 预计为飓风活跃期 | 最大值 |
2024 | 18个以上? | 预计为飓风活跃期 | 最大值 |
2025 | 18个以上? | 预计为飓风活跃期 | 最大值 |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4):1666-1677. YangX X, Chen DY. Study on 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1666-1677.
2.杨学祥,杨冬红。2014年1-2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2014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14,224-237,万方数据库。
3.杨冬红,杨学祥.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 29(2): 610-615.
YANG Dong-hong,YANG Xue-xiang.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sheet smelt in gand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29(1):610~615.
4.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动力机制。世界地质。2010,29(4):652-657.
Yang DH,Yang DB. Thermaldynamic mechanism of ElNino induced by solar eclipse. Global Geology(inChinese),2010,29(4):652-657.
5.杨学祥,杨冬红。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2013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万方数据库。
6.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Yang D H, Yang D B, Yang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ChineseJournal of geophysics(inChinese),2011,54(4):926-934
7.杨学祥,杨冬红。2013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2014,(3):90-91.
YANG Xue-xiang,YANGDong-hong. MeteorologicalAnalysis of Reasons Causing China'sFrequent SmogWeather in 2013.Technologyandlife.2014,(3):90-9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