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华北等地将有高温天气:关注11-15日潮汐组合

已有 1493 次阅读 2017-5-17 12:5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潮汐组合, 厄尔尼诺, 高温天气, 7天周期, 行星合月

华北等地将有高温天气:关注11-15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杨冬红

2017年05月17日07:54中国新闻网
华北等地将有高温天气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较弱

  中新网5月17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受高压脊东移影响,华北、内蒙古东部、黄淮北部等地温度将持续上升,预计18日开始上述地区将出现一次高温天气过程,最高温度将达到35~38℃。

  昨日,云南西南部、海南东南部、浙江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大雨,云南西双版纳和临沧、海南保亭和陵水等局地降暴雨(50~86毫米)。

  预计,17日08时至18日08时,全国大部地区降水较弱,仅在新疆伊犁河谷、云南西部和南部及台湾东部的部分地区有中雨,局地有大雨(见图1)。新疆西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西部有4~6级风。

  图1全国降水量预报图(17日08时-18日08时)

  18日08时至19日08时,新疆伊犁河谷、四川北部和西南部、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海南岛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广西东南部等地局地有暴雨(50~80毫米);上述地区局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等强对流天气(见图2)。新疆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

  图2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18日08时-19日08时)

  19日08时至20日08时,新疆伊犁河谷、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华南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其中,广东西南部、海南岛等地局地有暴雨(50~90毫米);上述地区局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见图3)。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

  图3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19日08时-20日08时)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http://news.sina.com.cn/o/2017-05-17/doc-ifyfecvz1638944.shtml?cre=sinapc&mod=g&loc=35&r=0&doct=0&rfunc=16&tj=none&s=0

20175月潮汐组合的特征

北风型潮汐组合: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小值0度的日期相距不超过三天,北风活动较强,降现象明显,有利于沙尘天气形成。

南风型潮汐组合: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最大值的日期相距不超过三天,南风活动较强,增温现象明显,有利于雾霾天气形成。

20175月,潮汐组合类型划分不明显,处于转型阶段。

例如:

潮汐组合A57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53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58凌晨木星合月。

潮汐组合B 511为日月大潮,515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9.1810度,513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514土星合月。

解读:

511为日月大潮,与57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1度相差4天,与515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9.1810度也相差4,所以出现类型转换现象:7-11日北风增强有利于气温下降,11-15日南风增强,有利于气温变暖。这是潮汐7天周期形成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3919.html

5月末潮汐类型转换结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417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5446.html

上一篇:5月16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谷值:2017年5月17日午报
下一篇:5月17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7年5月17日晚报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