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极点: 南极洲,北极分别比正常温度高出40℃和30℃
诸平
Credit: CC0 Public Domain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Phys.Org)2022年3月19日报道,题为“南极洲和北极分别比正常温度高出40 ℃和30 ℃(Hot poles: Antarctica, Arctic 40 and 30 degrees Celsius above normal)。”报道称与此同时,地球两极正在经历异常的极端高温,南极洲部分地区比平均温度高出70度(40℃),北极部分地区比平均温度高出50度(30 ℃)。
随着南极洲接近秋季,该地区的气象站周五(2022年3月18日)打破了记录。根据极端天气记录追踪者马克西米利亚诺·赫雷拉(Maximiliano Herrera)的推特消息,高2英里(3234 m)的肯考迪娅站(Concordia station)温度为10度(-12.2℃),比平均温度高70度(40 ℃),而更高的沃斯托克站(Vostok station)温度为0度(-17.7℃)以上,比其历史记录高出27度(15℃)。
沿海的特拉·诺瓦基地(Terra Nova Base)温度远高于冰点,为44.6度(7 ℃)。
使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in Boulder, Colorado, USA)的官员大吃一惊,因为他们关注北极温度,它比平均温度高50度,在北极(North Pole)地区周围接近或处于熔点,这在3月中旬是不寻常的,该中心冰科学家沃尔特·迈耶(Walt Meier)说。
沃尔特·迈耶周五(2022年3月18日)晚上告诉相关媒体记者说:“它们是相反的季节。你不会看到南北(两极)同时融化。这绝对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沃尔特·迈耶补充道:“这非常令人震惊!”
最近刚从南极考察回来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冰科学家泰德·斯坎博斯(Ted Scambos)说:“哇!我在南极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气象学家马修·拉扎拉(Matthew Lazzara)说:“当你看到这种事情发生时,这不是一个好迹象。”
马修·拉扎拉监测了东南极洲圆顶C-ii(East Antarctica's Dome C-ii)区的温度,周五记录了14 度(-10℃),而正常情况下是-45 度(-43 ℃):“这种温度应该在1月份出现,而不是3月份。那里的一月是夏天。这是戏剧性的。”
马修·拉扎拉和沃尔特·迈耶都表示,在南极洲发生的事情可能只是一个随机的天气事件,而不是气候变化的迹象。
但如果这种情况再次或反复发生,而且是全球变暖的一部分,那么就可能需要担心,他们说。也有媒体对南极暖流有报道。
根据美国缅因大学(University of Maine)的气候再分析仪(Climate Reanalyzer)基于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U.S. National Oceanic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天气模型,周五整个南极大陆的温度比1979年至2000年之间的基准温度高了约8.6度(4.8 ℃)。沃尔特·迈耶说,在已经变暖的平均气温上上升8度是不寻常的,就像整个美国比正常温度水平高了8度一样。
与此同时,周五的北极整体气温比1979年至2000年的平均气温高6度(3.3 ℃)。
相比之下,世界整体气温仅比1979年至2000年的平均气温高1.1度(0.6 ℃)。从全球来看,1979年到2000年的平均气温比20世纪的平均气温还要高0.5度(0.3 ℃)。
沃尔特·迈耶说,南极变暖的真正怪异之处在于,除了其脆弱的半岛以外,南极大陆的变暖程度并不高,尤其是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
据冰雪数据中心报道,南极洲在1979年创下了夏季海冰面积最低的记录,2月底的海冰面积缩小至74.1万平方英里(约190万平方公里)。
沃尔特·迈耶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一条巨大的大气河”从太平洋向南泵入温暖潮湿的空气。
2021年12月14日有报道称,北极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其它地区的两到三倍(which has been warming two to three times faster),被认为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温暖的大西洋空气正从格陵兰岛(Greenland)海岸向北移动。
上述介绍,仅供参考。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注意浏览相关报道。
Last month was hottest January on record, US scientists say(February 13, 202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