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在生活中产生哲学

已有 4179 次阅读 2012-12-14 06:11 |个人分类:人生哲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哲学, 生活, 城市自然


在生活中产生哲学

 

蒋继平

20121213

 

 

人们经常会问: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在我看来, 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 是因为现代人已经慢慢地远离了哲学的思维, 他们生活在商品经济的社会, 他们远离自然。 今天的人们大多数生活在城市中, 他们看到的是高楼大厦, 汽车飞机, 和淋漓满目的各种商品,还有就是匆匆奔走的人群。

 

现代的城市人, 整天接触的是人,钱财和商品。 因而,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 钱色是第一位的, 是影响最深的东西。 一些人生来可能没有种过田,也没有养过鸡鸭牛羊,因而,不知道生命的成长过程和生命的意义。 这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吃着烧熟了饭菜, 可是根本不知道这些饭菜的来之不易。 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 久而久之, 就无法领略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更不知道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他们的意识中, 房子,车子,票子,和老婆孩子就是世界。

 

这是一种唯物的世界观, 是在极端的环境下产生的意识行为, 对人生产生的是物欲方面的影响。

 

哲学是一个高层次的意识行为,是生活中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分析的思维概括。 因而, 哲学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由于现代人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和偏执性, 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分析就很片面, 因而, 对人生的意义也就比较偏执了。

 

要知道人生的意义, 就得首先知道生命的意义。 地球上的生命有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三大类。 我们日常感觉比较深刻的是植物和动物。 可是, 现代城市人很少知道植物和动物的生长过程。 正因为如此, 他们已经淡漠于生命的意义, 而是把目光放在名利上, 时时处心积虑, 处处争名夺利, 以至于勾心斗角, 终日不安。

 

也许生来有幸,我从小生长在农村, 长大后学的也是农业, 因而,一辈子跟植物打交道。我现在工作的公司拥有大量的农场, 这些农场中有大量的各种蔬菜和农作物, 还有大量的野生动物。 我的工作就是在这些农场中当植保员。 因而,我一天到晚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亲眼看着植物的生长。

 

开着功力巨大的F350福特(Ford)卡车, 巡逻在广袤的田野上, 看到路边的小草被重型的卡车压倒, 但是, 车轮刚开过它们细小而柔弱的身躯, 它们就会坚定站起来, 继续挺起它们的腰杆,在微风中点头送别我的身影。 此情此景, 使我感到生命的顽强, 坚毅和友善。

 

在菜田里, 有人类喜欢的蔬菜, 也有各种杂草, 它们互相共存, 没有一方故意要伤害另一方的意识和行为。 这种环境, 使我感悟到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和谐性。啊,那些生灵, 它们不会感呔:“既生瑜,何生亮?”所以,它们活得轻松自然。

 

我注意到, 在森林边的一条小路上, 一条蛇在慢慢地游动, 寻找自己的食物,突然它发现天空中有一只雄鹰在盘旋,要对它发起攻击。 这条蛇很快地钻到洞里去, 以避免遭到老鹰的攻击。 这种行为, 使我感到生命的智慧。 在实力相差很大的情况下, 避免直接的交锋和对抗, 保存自己。保证生存是生物的一大本能。

 

在水塘里, 有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 它们都是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 鳄鱼吃大鱼,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虾子。 可是, 这些动物也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 只要吃饱了, 也就不会继续无故地伤害更多的猎物。 这种现象, 使我领悟到生物的命运。 这是生来决定了的, 无法改变的现实。 后天的生存取决于机遇。另外, 不能贪,不作恶, 既对自己有利, 也对他人有利。

 

我建议大家尽可能远离喧闹躁动的大都市,到宁静的大自然走走, 你可以感受到上帝创造的世界的完美性。 在这种和谐宁静的环境下, 静下心来,观察思考, 也许你能够在生活中产生哲学, 从而充分地领略生命的意义。

 

备注:这是写给自己的生日感言:珍惜生命, 但是, 决不贪生怕死, 视生死于度外。与世无争, 与人为善, 尽心尽责, 努力奉献, 享受人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642445.html

上一篇:做好科研经费申请的一点个人经验
下一篇:中国的00后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代
收藏 IP: 98.208.235.*| 热度|

12 陈小润 迟菲 褚昭明 戎可 陆俊茜 陈钢 张玉秀 翟自洋 windsea LingLi83601 yinglu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