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我的建议只适合美国?
蒋继平
2019年2月12日
前天在微信朋友圈读到同行朋友转发的一篇文章。 文章的的标题是:“农民因滞销血本无归,超市买菜却贵翻天?为何!” 文章的出处是【农财网种业宝典】。
文章一上来有如下的陈述:“春节前后, 农财君每次去超市买菜, 都会被蹭蹭上涨的蔬菜价格吓倒! 农财君也经常听到身边的人对此抱怨, 令人不解的是,菜农也没因此提升收入, 辛辛苦苦种出的蔬菜不少难逃滞销命运, 烂在地里, 有苦说不出。”
文章中列出了导致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几种原因, 其中谈到从菜农到超市要经过多个中间环节, 正是这种中间环节增加了蔬菜的成本。这些中间环节也是导致信息不对成, 供需不匹配的原因, 从而导致农场品滞销的结果。
看到这篇文章, 我立即写了一个评论:“这个我在15年前就提出来了。 现在美国的大农场都采用我的方略!”
同行朋友看到我的评论立即回复说:“请教蒋老师”。
我也立即回复说:“您客气了。 其实就是文章说的那些事,中间环节。 在我到大型蔬菜生产公司任职时,公司是将产品销售给中间商(批发价格)。我向董事会提出直接与超市和餐馆连锁系统建立生产和销售合作关系。 公司立即采用我的建议。现在整个美国几乎都是这样的生产经营模式。 这就是我们公司第一行政长官当着沃尔曼和麦当劳的高官一连给我三个90度的鞠躬的原因。”
大型蔬菜农场直接与超市和餐馆连锁店建立生产和消费关系有许多好处: 一是信息简明扼要, 及时准确。 二是减少运输的中途捣腾。 三是减少了中间商的额外利润分享, 使菜价控制在适当的水平。 四是能够确保农场主种植的蔬菜有销路。 五是能够保证超市和餐馆有即时的蔬菜产品供应, 不会造成缺货的境况。
但是, 我的这个建议只适合美国采用, 不适合目前中国的国情。 这是因为中国的菜农还是个体经营模式, 生产规模很小, 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规范化的产品加工包装处理。超市和餐馆很难接受个体经营的,非常分散的菜农提供的没有经过加工包装处理的农产品,这个给建立直接的生产和销费合作关系造成了不可行的障碍。
我工作的美国蔬菜生产农业公司,年产值在几十亿美元和拥有耕地面积几十万亩,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包装车间分布在北美洲三个国家的许多不同经纬区域, 可以确保终年有农产品供应。生产经营模式从自主研发, 到工业化育苗, 机械化栽种,自动化灌溉和施肥, 飞机喷药,专业化运输车队,智能化加工包装处理,大型冷冻储藏仓库,和信息化运作管理等一系列的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自动化加工包装系统将农场品加工包装后可以直接在超市出售。 这个大大地方便了菜农与终端消费链建立直接的合作关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7: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