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电在给家庭带来方便、快捷和乐趣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室内环境的不良影响,长期接触会患家电综合症。
1、电视机、微机荧光屏会产生电磁辐射,长时间看屏幕会使视力下降、视网膜感光功能失调、眼睛干涩、引起视神经疲劳,造成头痛、失眠。屏幕表面和周围空气由于电子束存在而产生静电,使灰尘、细菌聚集附着于人的皮肤表面而造成疾病。电视机、电脑荧光屏在高温作用下可产生一种叫溴化二苯并呋喃的有毒气体,这种气体具有致癌作用。
2、电锅、烤箱、微波炉等烹饪家电,都是较强辐射源,能使电视屏幕图象受到干扰,部分微波炉密闭不严,会有微波泄露出来,对人体造成伤害,且离微波炉越近,微波强度就越高,危害也就越大。微波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在神经衰弱综合症、头痛、头昏、乏力、记忆力减退。
① 微波的性质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辐射,其波长处于无线电波与远区红外线之间,其频率为300MHz~300GHz。微波的频谱分别为分米波(波长300MHz~<3GHz),厘米波(波长为3~30GHz),毫米波(波长为30~300GHz)。总的波长处在到的范围,对空气无电离作用,其电子伏特的能量远小于电离辐射所需要的能量(12eV),故属非电离辐射。
环境电磁波的主要辐射源,一是自然界电磁场。它来源于太阳的辐射以及地球电磁场雷电等等。自然界的射频辐射强度为10×10~12W/CM2。二是人工辐射源。调频广播和电视发射天线,是目前城市环境中电磁波的主要辐射源。
② 微波对人体的危害
微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引起眼睛的白内障和角膜损害。由于微波照射能引起眼的热效应,而眼内温度上升是微波引起眼白内障的必要条件。当微波使得眼内温度不断上升,而且速度较快,并连续重复作用时,保护晶状体透明度的维生素C和谷胱甘肽因受热而减少,导致白内障。微波能加速晶状体的老化,也是引起白内障的一个原因。当频率在500MHz以上、功率在100Mw/cm2以上的电磁波辐射眼睛时,可导致白内障。一般以此作为致白内障的的阈强度。在间隔时间不长的重复照射下,其阈强度为80 Mw/cm2。毫米波照射眼睛时,则主要是引起角膜损害。
环境电磁波对人体的慢性作用,主要为神经衰弱症侯群。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以及失眠、多梦、易激怒等症状。此外,还有月经周期紊乱,个别有性技能低下症状。对血象方面的影响,是出现轻度白细胞减少,但在作用初期是白细胞增多。受微波作用的人也常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状。
3、噪声:各种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均产生噪声,冰箱为30~40DB,电吹风80DB,电视65DB,这些全部超过人的接受能力,长期使用会使人情绪低、易烦躁,精神受到损伤。
4、洗衣机使用时发出次声波,即<20Hz的声波,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当次声波的震荡频率与人的大脑、心脏节律相近而引起共振时,能强烈刺激大脑,轻者恐惧、重者昏厥。
5、空调机可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但在使用时关闭了门窗,为了节能而很少或根本不引进新风量,故因人员的活动及室内装修产生的污染及致病的微生物等不能及时清除,而逐渐在室内聚集,造成污染,致使人感到烦闷、乏力、嗜睡、肌肉痛、感冒发生率高、工作效率低、健康状况明显下降。
另外空气中的负离子具有良好的健康效应,被誉为“空气中的维生素”。而在使用空调时,室外空气通过空调机的风道时,因与管壁碰撞,可使空气中负离子吸附或中和而损失掉。当空调在过滤灰尘和细菌的同时,也吸附了部分空气负离子。空调系统闭路循环时,如不引进新风,负离子损失更为严重。这几方面的原因,长时间空调的使用会使室内空气品质恶化。
6、燃气热水器造成室内CO、CO2的污染,在燃烧时还能产生NOX、SO2等污染物,热水器在安装不当、质量不过关时,可造成室内严重污染以致人死亡。故要买质量过关的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安装于浴室外,并保持室内空气适度流通。
7、电话机的细菌污染可直接侵害人的呼吸系统,加湿器中的细菌可随水气散发到室内空气中、空调系统中的冷却水潜藏着军团菌可随空气传播。洗衣机中的细菌可污染被洗的衣服,故应定期清除家电中的灰尘、微生物,尤其在细菌容易孳生的地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20 1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