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utcrop 管中窥豹,盲人摸象

博文

人工智能体的社会责任边界

已有 491 次阅读 2025-4-9 11:15 |个人分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以智能驾驶系统为讨论切入点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驾驶系统、自动化医疗助手、智能家居等自主系统在提升出行便利性、生活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例如智能驾驶技术能够减少人为失误、提高道路安全自动化医疗系统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与准确性智能家居系统则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生活环境提升居住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尽管这些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和创新,它们的广泛应用也伴随着一系列新的伦理和法律挑战。尤其是在系统出现故障、技术无法应对复杂或极端情况时,智能系统可能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例如,在自动驾驶系统出现硬件故障或传感器识别失误时,系统的错误决策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在医疗系统无法准确判断患者病情时,可能会延误治疗或导致错误的医疗决策。更复杂的伦理问题则在于当系统需要做出“生死决策”时(例如自动驾驶系统在面对即将发生的撞击时是否应选择牺牲车内人员或行人),该如何评判其决策是否符合社会的伦理标准和法律要求?

如何界定“人工智能体的社会责任边界”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随着AI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其潜在的社会影响不容忽视。我们需要从技术、伦理和法律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确保技术创新的同时保障公众的安全和权益。我们以智能驾驶系统为切入点,来作一些深入探讨。

一、智能驾驶系统的现状与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驾驶、医疗助手等自主系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些技术不仅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也使得许多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成为现实。然而随着这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随之而来的问题与挑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在伦理和法律责任的领域。

1.技术现状
  • 自动驾驶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发展已分为多个不同的级别从L1到L5逐渐提高自动化程度。L1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依赖于驾驶员的全程监督只有辅助驾驶功能而L5级别则代表完全自动化的系统理论上无需驾驶员介入。然而即使在L5级别完全消除故障和意外的可能性依然困难重重。尽管系统越来越智能自动驾驶仍然无法避免不可预见的意外和系统误判因此它依然依赖于高效的监管与完善的法律体系来确保安全性。

  • 传感器与算法:智能驾驶系统通常依赖于各种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与复杂的算法来感知和判断周围环境。这些传感器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提供准确的实时数据,而算法则负责处理这些数据并做出相应决策。然而,尽管传感器技术不断进步,识别误差和决策失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尤其在复杂或极端的环境中。例如,恶劣天气、低能见度或复杂的路况可能导致传感器的识别效果大打折扣,进而影响系统的决策准确性。

2. 面临的挑战
  • 软硬件瑕疵:任何技术系统都难免存在一定的软硬件瑕疵,智能驾驶系统亦不例外。软件漏洞或硬件故障可能会导致系统失控,从而引发事故。例如,操作系统中的程序错误、传感器故障、通信延迟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反应时间和决策过程。一旦系统出现失误,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或复杂环境下,系统无法及时作出有效响应。

  • 极端路况:极端天气和突发事故等特殊路况也是智能驾驶面临的重大挑战。比如,在暴雨、雾霾、大雪等天气情况下,传感器可能无法准确感知道路和其他障碍物,从而影响决策的准确性。此外,突发的交通事故或紧急情况,系统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最佳反应,导致事故的发生。这种情况下,驾驶员是否能及时接管车辆操作,成为了决定事故成败的关键。

  • 人机交互:在突发的紧急情况下系统应当如何与驾驶员进行有效的交互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一些情况下自动驾驶系统是否应该在紧急时刻接管操作完全由AI来做出反应还是应该将控制权交还给驾驶员由驾驶员判断并进行操作这种决策的时效性极为重要因为紧急情况通常要求极快的反应时间而人工智能系统能否在这一瞬间作出正确决策直接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

3. 伦理困境

智能驾驶等半自主系统的设计始终伴随着伦理困境尤其是在需要做出紧急决策的时刻。一个经典的伦理问题便是“电车难题”Trolley Problem该问题要求决策者在极端情况下做出道德选择是牺牲少数人以拯救更多人还是避免伤害任何人即使这可能导致更多人受到伤害在智能驾驶中类似的情境可能出现在系统面临无法避免的碰撞时。系统如何选择最优的避险方案是选择优先保护车内的乘客还是保护行人或者是否能够找到一种既能保障车内外人员安全又能减少伤害的方案

这一问题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涉及到道德框架的设计。谁来定义这些系统的道德标准应当如何平衡不同群体的生命价值不同文化和地区的伦理观念是否会影响AI系统的决策逻辑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可能更倾向于保护弱势群体如儿童、老人等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更侧重于保护群体的最大利益。如何确保AI的决策过程符合法律与伦理标准避免由于系统设计的不当引发社会争议和法律纠纷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尤其在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应用但其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忽视。从技术层面的软硬件瑕疵到伦理和法律层面的责任归属AI的应用与发展需要在技术创新、法规制定和伦理审视等多个维度进行平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法规与伦理规范以应对智能系统带来的新挑战。

二、社会责任边界的界定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制定适应AI技术的法律框架像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就提出了对于高风险AI系统的监管要求包括安全性、透明度和责任追究机制。这类法律框架的出台有助于厘清在AI系统出现故障时责任的归属进而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要明确人工智能在社会中的责任边界我们可以从科技伦理、法律框架、技术标准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

1. 伦理考量
  • 安全优先保障乘客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应是智能系统设计的首要原则。在智能驾驶系统中AI的决策不仅仅是基于对交通规则的遵循还应考虑到可能带来的社会安全风险。例如在发生紧急避险情况下系统的决策是否能平衡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等多个因素是否应设定“生命优先”的伦理框架安全优先不仅仅是技术指标还需融入系统的价值观。

  • 透明性与可解释性:人工智能系统的决策过程应当做到透明并具备可解释性。无论是自动驾驶汽车还是其他类型的智能系统,一旦发生事故或问题,用户和社会应能理解其决策逻辑。在事故发生后,如何通过系统的数据收集与决策路径追溯责任?系统的“黑箱”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在系统可解释的情况下,责任的归属才可以明确,相关方才能理性讨论责任划分问题。

  • 公平与公正:在面对紧急避险情境时,系统是否能够在保证公共安全的同时,避免产生任何形式的歧视或偏见?例如,在事故发生时,系统是否可能优先保护某一类人群(如驾驶员、儿童等),从而忽视其他潜在受害者的生命安全?如何确保算法设计不偏向特定群体,保持决策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避免由于不公平算法导致的社会分裂或不满?

2. 法律框架
  • 责任归属明确责任归属是解决AI技术引发的法律争议的关键。当智能系统发生故障或作出错误决策时应该由谁承担责任是由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系统用户还是其他相关方如政府部门来负责这一点不仅关系到用户的权益保护也影响整个行业的法律规范建设。例如在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是否应该追究开发者的设计缺陷责任还是应该追究车辆所有者的操作失误责任这一问题亟待法律界深入探讨并形成明确的判定标准。

  • 监管机制随着智能驾驶等高风险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这些技术的研发、测试和部署符合一定的安全标准已成为一个全球性挑战。各国如何通过立法、监管机构和跨国合作来监控AI技术的发展确保它们符合安全、伦理和法律要求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评估和验证AI系统的安全性并及时修正潜在的缺陷制定适当的法规定期审查和更新技术标准是建立健康行业生态的关键。

  • 事故处理:在发生事故时,必须有明确的处理流程来指导事故调查和后续处理。这包括如何收集事故相关的数据,如何进行责任认定,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赔偿机制。事故处理中,除了技术层面的调查外,是否应该考虑到事件发生的伦理背景,例如,系统是否在紧急决策时考虑到所有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不仅仅是“最优化”的计算结果?

3. 技术标准
  • 安全标准为了确保AI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的可靠性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测试流程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标准不仅要覆盖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要包括应急情境下的响应能力。例如智能驾驶系统在雨天、雪天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表现如何在突发事件中如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设备故障等系统是否能够及时反应并采取适当的行动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必须依靠全行业的共同努力推动技术持续改进。

  • 人机交互规范:智能驾驶系统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如何处理人与系统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系统的操作权应该如何界定?在何种情境下,系统应主动接管控制权,避免人为失误;而在另一种情境下,又应当何时交还控制权给驾驶员,确保驾驶员在最佳时机作出反应?这一点需要明确规范,不仅是为了确保技术的安全性,也为了保障用户的知情权和控制感。是否需要开发一种智能提醒系统,通过声音、视觉或触觉信号,帮助驾驶员快速了解当前情境,做出及时决策?

通过以上多个维度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AI技术在社会中的责任边界远不止于技术问题它涉及到伦理、法律和社会治理等各方面的综合考量。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在技术进步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是每个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机构和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紧急情况下的决策机制探讨

紧急情况下的“接管”问题也很复杂。如果AI系统判断出人类可能无法有效处理突发情况是否应立即接管控制权避免驾驶员因反应延迟而错失救命时机这其中的责任边界涉及到AI系统的设计、驾驶员的反应能力以及系统与人类之间的交接机制。

目前,不同汽车品牌在紧急情况应对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沃尔沃选择在紧急情况下会部分接管车辆操作,利用自动化系统最大化保障车内乘客和行人的生命安全。这种做法旨在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风险,确保系统能在关键时刻做出迅速有效的决策。然而,许多其他汽车品牌则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其安全系统在紧急情况下会放弃操作权,将控制权交还给驾驶员。这种策略基于对驾驶员判断能力的信任,依赖其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能力,但也因此可能面临由于反应延迟或判断失误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在探讨智能驾驶系统的操作细节时,我们不得不考虑行业标准与法规的规范作用。以下是一些值得深入讨论的关键方面:

  1. 接管与交还
    • 接管操作:当系统判断自己的处理能力优于人类时,是否应允许系统自动接管操作进行紧急避险?这一问题引发了关于自动化与人类干预的辩论,是否过度依赖系统可能增加风险?

    • 交还驾驶权:另一方面,在系统无法处理复杂情况时,如何有效地提醒驾驶员并及时交还驾驶权?是否应该设定严格的标准,确保驾驶员在接管时能够迅速适应并做出正确反应?

  2. 决策算法
    • 风险评估:智能驾驶系统应具备实时评估当前路况和系统状态的能力,从而做出最优决策。但如何定义“最优”决策?这种决策是否能涵盖所有可能的风险场景,尤其是在高度复杂或极端情况下?

    • 伦理嵌入:在算法设计中嵌入伦理原则,确保决策符合社会伦理标准,这一问题同样值得深思。如何确保系统的决策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最佳”选择,同时也考虑到人类社会的伦理价值和公平性?

  3. 人机协同
    • 培训与教育:如何通过有效的培训提升驾驶员的应对能力,特别是在系统发生故障或需要紧急接管的情况下?这一环节涉及到驾驶员与智能系统之间的信任与配合,是否能通过教育弥合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差距?

    • 辅助系统:开发诸如语音提示、视觉警示等辅助系统是否能在关键时刻帮助驾驶员迅速接管操作?这些辅助系统的有效性是否能在各种紧急场景下得到验证,进而提升驾驶员对系统的信任?

这些问题的解答不仅关乎技术实现的可行性,更需要行业法规与伦理规范的支持。我们是否能在确保技术进步的同时,妥善处理好人机协同与责任划分的复杂关系?

四、未来展望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汽车逐渐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从减轻驾驶员负担到提高道路安全,这些系统在提升出行便利性和交通效率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驾驶系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伦理和法律挑战,尤其是在系统出现故障或面对极端情况时,可能对人类和社会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因此,如何在确保智能驾驶系统的高效性、智能化和安全性的同时,避免因道德或法律上的模糊性而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为了迎接这些挑战,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显得尤为关键,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应共同努力,制定出一套符合社会伦理与法律要求的智能驾驶系统发展框架,明确人工智能体的社会责任边界,以确保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平衡,以利于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可见的未来里,我们可以期待的地方也有不少:

1. 技术进步
  • 更先进的传感器:在智能驾驶系统中传感器是实现环境感知和决策支持的核心。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传感器将具备更高的精度、更强的适应性和更高的可靠性。例如雷达、激光雷达LiDAR和摄像头的融合应用可以增强车辆对复杂路况的感知能力提高车辆在低光、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识别和决策能力。这些新型传感器将不仅限于识别静态障碍物还能有效预测和响应行人、其他车辆的动态行为从而实现更高效的避险策略。此外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未来的传感器将能够实时处理大量数据进一步减少识别误差和误判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 更智能的算法:智能驾驶系统的算法正向更复杂、更智能的方向发展。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将进一步优化决策算法使其能够处理多种复杂情境包括交通密集、高速公路、城市复杂路况等。未来的算法不仅能在预定场景中做出决策还能在面对未知情况时进行实时自学习和自适应。例如在突发情况如交通事故、道路封闭、恶劣天气等系统将根据历史数据、实时传感器反馈和多方决策规则做出最优反应。此外算法的可解释性将变得更加重要AI系统的决策过程将更加透明使得驾驶员和监管机构能够理解和验证系统的决策逻辑。

2. 政策与法规
  • 完善法律体系:随着智能驾驶系统的发展,法律体系亟待与技术进步同步更新。一个重要议题是如何为智能驾驶车辆设立专门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在事故发生时,如何界定责任归属。在传统驾驶模式下,事故责任由驾驶员或交通管理部门承担,但在智能驾驶情况下,责任可能涉及到车辆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系统维护者以及车辆所有者等多个方。因此,政府需要制定更加细化和明确的法律框架,涵盖从系统设计、数据采集、驾驶员辅助,到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流程等各个方面。此外,还需建立智能驾驶车辆的安全标准,包括碰撞测试、传感器精度、应急决策流程等,确保所有系统在不同工况下都能达到预定的安全标准。

  • 国际合作: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具有全球性,国家之间的法律标准和技术规范差异可能导致跨境合作的障碍。因此,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法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全球应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加强合作,制定统一的国际标准。这不仅能够确保不同国家间的智能驾驶系统兼容,还能减少技术壁垒,促进跨国公司和研发团队的合作。同时,国际化的法律框架有助于解决跨境智能驾驶事故的责任认定问题,提供清晰的法律依据和事故处理流程。

3. 社会共识
  • 公众教育:随着智能驾驶系统的广泛应用,公众对这些新兴技术的认知和理解至关重要。许多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系统的信任度仍然较低,担心系统无法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甚至害怕失去对汽车的控制。因此,提升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的教育,帮助其理解技术的优势和潜在风险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公众教育和舆论引导,可以帮助消除误解和恐慌,增进公众对智能驾驶系统的信任。同时,驾驶员的角色也需要重新定义,智能驾驶系统并不是完全取代人类驾驶员,而是协助驾驶员更好地应对复杂交通环境。因此,提升驾驶员对系统功能和限制的了解,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有效配合系统的操作,是培养安全驾驶文化的关键。

  • 伦理讨论:在智能驾驶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伦理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AI的决策过程不仅仅是技术性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公正和道德伦理。例如自动驾驶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决策可能会面临是否优先保护车内乘客还是行人的抉择。这样的决策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伦理问题。在智能驾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合理嵌入社会伦理原则确保系统的决策符合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是开发者、伦理学者和法律专家需要共同探讨的重要议题。此外伦理问题还包括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技术公平性等多方面内容。因此广泛开展伦理讨论推动社会共识的形成将有助于制定出更加人性化、更加合规的智能驾驶标准。

智能驾驶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将继续引领社会出行的革命,带来更高效、安全和智能的交通方式。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驾驶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技术、法律和伦理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政府、学术界、产业界及社会各界需要紧密合作,制定出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法规、技术标准和伦理框架,确保智能驾驶技术在保障公众安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不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或社会冲突。通过这些多方努力,智能驾驶将在未来成为更加安全、可靠和可持续的出行方式。

界定“人工智能体的社会责任边界”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议题,涉及技术、伦理、法律等多个层面。通过对智能驾驶系统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未来,需多方协同,共同努力,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能有效规避潜在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由作者给出中心思想,glm-4-plus整理出提纲,GPT-4o完善部分细节后;由作者修改整理完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50-1481246.html


收藏 IP: 43.128.115.*| 热度|

9 汪运山 武夷山 刘进平 钟定胜 王涛 杨正瓴 尤明庆 郑永军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IP: 223.72.65.*   闂佹悶鍎抽崑娑⑺囬敓锟� | 闁荤姍宥嗗 闁荤姍宥嗗 +1 [1]闁荤姳鑳舵灙闁绘挸娼¢獮宥夋晸閿燂拷   2025-4-12 14:54
闁哄鏅滈悷褏鍒掑澶娢ュ┑鐘叉噺婵挳鏌涢敂钘夘€滄い銏″灴婵″鈧綆鍓熼崗鍥煕閹烘搩娈欓柣锕€寮堕幏鍛堪閸愵亝缍岄梺缁樼矒椤o妇鑺遍埄鍐╁婵犲﹤妫岄崑鎾诲川椤撗冩濠殿喖婀遍崰鏇㈠Χ閸ф鍤婃い蹇撴婵冣槈閹惧磭鍑规慨鐟邦樀瀵剟宕堕埡鍌滄殸濠电儑绲藉畷顒勫垂韫囨梹濯撮柟鐐綑娴滄劙鏌ㄥ☉妯肩劮妞ゆ洏鍨婚幊娑㈠焵椤掑嫬绀勬繝闈涚墢閻﹪鏌ら弶鎸庢拱闁告挾澧楅弲鍫曞礃閳哄啰鐣抽梻渚囧幖閸熴劑鍩€椤掆偓閸婂鎮烽鍫熷殌闁告稒澹嗗Σ绋棵归悩鏌ヮ€楃€圭ǹ顭峰畷锝夊箵閹烘挸瀣€闂佽崵鍋涘Λ搴ㄥ焵椤戣法鍔嶉柡瀣暟閳ь剚鍐婚梽鍕礈閹殿喗瀵幒鎶藉焵椤戣法鍔嶉柛搴$箻楠炲洭鎮㈠Ч鍥e亾閸愨晜缍囬柛娆嶅劤閻熷繐鈽夐幙鍐х敖婵烇綆鍠楅幆鏃堟晜鐠恒劎鈻曠紓浣哄Л閸嬫捇鎮烽弴姘グ鐞氭瑩鎮归崶锔句覆缂佹唻鎷�

婵炴垶鎸撮崑鎾绘煏閸℃洜顦︾紒顭戝枤娴狅附娼忛埡鍐╊潧
"婵炲瓨绮嶅Λ渚€鍩€椤戣法顦﹂柛銏$叀濮婅崵鈧潧鎲¢銈呂旈敐鍡楊嚋缂佲偓婵犲洦鏅悘鐐跺亹閻у矂鏌$€n偒娈旀い鏇ㄥ灡缁嬪鈧綆浜濆В鍕煣韫囨挸顒㈤梺顓ㄦ嫹"婵炲瓨绮岄惌浣圭閸儲鏅悘鐐烘?缁ㄦ壆绱掔仦鐐仢婵☆偄娼¢悰顕€宕滄担鐑樼€梺褰掓涧椤戝棛娑甸崼鏇炵闁诡垎鍐絾闁圭厧鐡ㄩ崝鏇㈠礌濡ゅ懎妫橀柛銉戝喚鍤欓梺鎼炲劜瀹曟ê顫濋妸鈺佄ラ柛灞剧矋椤忋倕螖閿濆棗顕滅紒鈧繝鍐枙闁挎洖鍊归悵婊堟煙娴e啫鍔垫繛鏉戞喘瀵敻宕¢悙鍨啢闂佽崵鍋涘Λ妤咁敆閻斿吋鏅€光偓閸愨晩鈧绻濊娴滄瑧绮担铏圭當闁瑰瓨绻傞幃渚€鏌℃担鍛婂櫤婵炲牜鍋婂畷銉╊敃閵忕姴顥戦梻浣瑰絻閿曨亝绂嶆ィ鍐╂嚉鐎广儱鎳忛崐銈夋煥濞戞ḿ鐒烽柍褜鍓ㄩ幏锟�"闂佽偐铏庨崑鍕敋娴兼潙绾ч幖杈剧稻椤忋倝鏌e⿰鍐惧剰閻犳劒鍗冲畷锝夋晸閿燂拷"闂佹眹鍔岀€氼垰霉閸℃瑧绠旈柡鍐╂尵缁€澶愭倵閸︻厼浠掑ù婊勫浮濮婁粙鎳滈悽鐢垫啰闂佸搫瀚ù鐑藉极椤栫偛鐐婃い鎾跺仧缁夋椽姊婚崨顔煎闁诡垯鑳堕埀顒冾潐绾板秴岣块崼銏″闂傚牊绋栫粣妤佺箾閹剧粯娅滅紒鍗炲缁辨帡鎮㈢划鐟颁壕闁稿本渚楅崑褍螞閿濆繑瀚�"婵$偛顑呭锕傚箲閿濆棛顩查柟瀵稿仧闉嬮梺鍝勫閸ㄨ泛岣块鍕靛晠闁跨噦鎷�"婵炴垶鎸撮崑鎾绘偣閸ヨ泛骞栫€殿喖顭峰畷妤冪驳閸︻厾顦梺鍝勫暔閸ㄥ綊宕幘缁樺亱妞ゆ牗姘ㄩ悾璺侯渻鐎n亞鍑圭紒顭戝灦閺佸秶浠﹂挊澶婄彉闂佸搫妫欓〃鍡欌偓鍨閹棃骞囬鈧€垫娊鏌涢敂鍝勫缂佽瀛╃粋鎺楁晲閸℃ɑ婢撳┑鐐茬焷椤斿﹪鎳欓幋锔藉剭闁告洦鍘奸ˉ妤佺箾閸繐宸ユ繝鈧€涙ɑ濯寸€广儱绻掔粈澶岀磽娴h灏柣鏃戝墯缁傛帡濡烽敂鐐盀婵°倕鍊瑰玻鍧椼€冨☉銏犳辈婵°倐鍋撻柡宀嬬秮瀵爼宕橀妸銉綕缂備焦宕樺〒鍦姳閵堝鏅悘鐐舵濮e洭鏌¢崟顒€鍔ら柛銈庡幗缁嬪寮借瀵啿鈽夐幘瀵稿⒈婵炲牊鍨甸~婵嬪川婵犱浇鍩呴梺娲诲幗缁嬫挸霉濮椻偓婵℃挳鏁撻敓锟�

婵炲瓨绮岀悮顐﹀焵椤戣法鍔嶉柡瀣暣瀹曠娀寮借閸ゃ垽鏌″蹇斿
闁荤姴顑嗙敮锛勫垝瀹ュ棙鍎熸い鎾跺仦濞撴劙鎮归崶顭戞畷缂佽绀侀銉ノ旈埀顒勫礌濡ゅ啯瀚柧姘€荤粔鑲╃磼椤曗偓缁犳牠鎮甸敃鍌涙櫖闁跨噦鎷�"闁荤姴娲﹂〃澶愬磹濡も偓鏁堥柣鏃€鐪归崑顏呯箾鐠囇勫"闂佹悶鍎茬粙鎴c亹閻愮繝绻嗛柛灞剧矤閺嗐儵鏌涢幒鎾搭潡闁糕晛娲弻褔宕稿Δ浣规瘎闂佹寧绋戦張顒€锕㈤鐐村殏闁跨噦鎷�"婵烇絽娴傞崰妤€銆掗妶鍛敠妞ゆ牗鐟ч悷鎰箾閹垮嫭瀚�"闂佸搫鍟ㄩ崹褰掑疮閹捐鎹堕柟娈垮枟閸婄偤鏌¢崶銊︾稇闁哄矉缍佸顒勫炊瑜嶉褎绻濊閸ㄨ京鑺遍鈧俊鎾磼閻戝棙姣屽┑顔兼贡閸犳洟濡堕崸妤佸亱闁宠桨绀佺壕璺ㄧ磼閳ヨ櫕鎼愰柣妤佹皑缁棃骞忓畝鈧Σ璇裁归敐鍡樺鞍闁哄瞼鍠曠粻娑樜旂€n剛顦┑鐘诧攻濞叉粎鏁崶顒佲挀濞达絽鎽滅喊宥呪槈閹惧啿顒㈡繝鈧悽纰樺亾濞戞瑥濮夐柣婵堝厴瀹曪綁濡烽敐鍌氫壕濞达綁顥撻悷蹇旂箾閹捐櫕鍤囧ù婊冨⒔閹叉挳宕掑▎鎴犳喛缂傚倸鍟〃濠傘€掗懖鈺傚皫闁靛牆妫欓ˉ婊堟煏閸℃洜鍔嶆繛鍛懃椤曘儲顦版惔銏″殐闂侀潻绲婚崝瀣箔鐏炲彨褔鎮㈠畡鎵槮闂佸搫鍊稿ú鈺呭礈閿曞倹鏅悘鐐跺Г闊剙鈽夐幘鍐叉殺闁宠鐗婄粙澶愵敇閻旇 鍋撻姘煎殘濡わ附瀵у畷鍐差熆閼稿灚鐨戞繛锝庡枟閹棃鏁傞悙顒傛殸闂佸搫鍊稿ú銈団偓鍨叀瀹曟悂骞囬鐘茬伇缂備緡鍨槐顔炬濠靛牅娌柡鍥╁Т缁犳盯鎮硅缁茶棄锕㈤敓锟�"闂佺粯銇涢弲娑樼暦閺囩喎绶為柍杞拌兌閺夛拷"闂佹眹鍔岀€氼喚鑺辩捄銊х焾闁绘劖褰冮弫鍫曟煛瀹ュ棙鍋犻柍褜鍓ㄩ幏锟�

婵炴垶鎸搁ˇ顓㈠焵椤戣法顦﹂柛鏍殔椤繈寮堕幋鐐村櫢闂佽鍓ㄩ幏锟�
闂備胶鍋撶划鎾舵閿曞倹鍎楃€规洖娲ㄥΣ鏍归悪鍛"婵犮垹鐏堥弲婊堝箹閿燂拷"闂佽婢樼换妤呮寘閸曨厽鍠嗛柨婵嗘閳ь剦鍨辩€靛ジ鎮╅悽闈涚厷闂佸憡绮岀换鎺撴櫠閸ф鍤戦柛鎰╁妿绾偓闂佹寧鍐婚幏锟�"缂備椒闄嶉崹娲敆濠婂牏宓侀柛鎰絻濮e﹤顫楄閹瑰洭鎮扮€n喖鍗抽柨鐕傛嫹"闂佹眹鍔岀€氼剟宕ラ埀顒勬煛娴e憡鍤€缂佽绉归幃浠嬧€﹂幒鏃傤槷闁荤姍鍐惧剮缂侇煉绲鹃妵鍕偩瀹€鈧崣鎯归悩顔煎姕闁哄鍟粋宥夋惞鐟欏嫮鏆犳俊鐐差儏闁帮綁顢撻崶褜娼╅柡鍐ㄦ搐铻¢梺闈涙閸婂綊銆侀崼銉﹀殟閺夊牄鍔庨悥閬嶆煠閺夊灝鏆㈠鏉戞憸閹风姴螖閳ь剟宕洪崱娑樼闂佸灝顑呭楣冩煟椤忓棎鈧妲愬┑瀣嵍闁靛⿵瀵岄崝鍛存⒒閸曨垱娑ч柛妤佺缁嬪鎯斿┑鍥у伎濠殿喗锚椤曨厼鈻撻幋锕€鎹堕柟娈垮枟閸婄偛霉濠婂嫬绗氶柡瀣暞缁嬪顢橀妸褏顦梻浣瑰絻缁夌敻鎮楅鐐粹挃闁煎摜鏁搁悷鎰版煛閸曨偅鎹g紒銊ㄦ硶缁﹪鎮欏顔兼櫃闂佹悶鍎洪崢褰掑焵椤掑﹥瀚�"缂備礁顧€缁犳垿骞冨Δ鍛祦闁告瑥顦悗钘夘熆閸ㄦ稒娅呮い锔剧帛缁傚秹鏁撻敓锟�"闂佹眹鍔岀€氼喚鍒掗妸鈺佺煑闁靛鍨崇粈澶愭煛閸愶箑鐏俊鎻掓憸閳ь剟娼у﹢閬嶇嵁閸モ斁鍋撻崷顓炰户闁诡喖绉电粋宥嗗緞鐏炲墽鏆犻柣鈩冨笒閹虫捇宕濆鑸垫櫖閻忕偟鍘ч濠囨煛閸曢潧鐏犳い鏇ㄥ枛椤╁ジ宕橀鐐愨剝绻濊閸旀牕顩奸崼銉ョ畳闁圭儤鎸撮崑鎾诡槾婵炲牊鍨归幏鐘参旀担绋款棈缂佺虎鍙庨崰娑㈩敇婵犳艾违闁跨噦鎷�

闁哄鏅滈悷褏鍒掑鍥ㄥ珰婵$偛澧界粙濠偯归悩顔煎姤闁告挾鍘ч~銏ゅΨ閵堝洨鎲ラ梻浣瑰絻缁绘骞忛崨瀛樼効闁告鍋戞禍锝夋煕閿曗偓鎼存粎妲愬┑瀣仺闁靛ǹ鍎遍幃渚€姊婚崨顔芥瀯缂併劊鍔嶆穱濠囧磼濠婂嫮锛嗛梺绋跨箞閸庢煡骞愭径鎰櫖閻忕偠濮ら煬顒勬倶閻愬爼鍝洪柟绋款槼閵囨劙濮€閿濆懎濮€闂傚倸鍊搁顓犳椤忓棛纾奸柛銉簼瀹曟娊鎮归幁鎺戝缂佸妞藉畷锟犲礃閵娿儱鐟庨梺姹囧妼鐎氼參寮搁崘顔肩闁哄稁鍋嗙粔鍦磽娴g懓娈犻柍褜鍓欓崐椋庣礊閺冨牊鍤€闁告侗鍠楅敍鍡涙煙閸偄顕滈柣顐g懅閹叉煡鎳楅婊勑╁┑鐐额嚋閹凤拷"闂佺粯鍔曠紞濠囧箹瑜旈獮瀣箛閺夋寧顏�"婵炴垶鏌ㄩ鍡欐兜閸洘鏅悘鐐舵鐎氬鏌х拠鑼㈤柛娆忔閹櫕锛愭担鍛婃殨闂佹椿鍘归崕鎾儊閹达箑绀嗛柛鈩冾殘閹藉秹鏌i妸銉ヮ仼鐎圭ǹ顭峰畷锝夊矗婢跺瞼鍔烽梺璇″墯缁绘劗妲愬┑濞夸汗闁靛繆鈧磭浜i梺缁樼懐閸撴稒绔熼幒妤佸剭闁跨噦鎷�"闂佸搫鍊稿ú銈団偓鍨叀瀹曠兘骞嶉钘夆偓鐐烘偣閸ヮ煈娈旀い鎺炴嫹"闂佺粯顨堥、濠傤啅濠靛违闁跨噦鎷�
闂佹悶鍎抽崑娑⑺囬敓锟�  闂佹寧鍐婚幏锟� 婵犮垼鍩栨穱娲⒓閸ф绠伴柛銉㈡櫅娴狀垶鏌ㄥ☉铏
2025-4-13 05:491 濠德板€楅妴瀣濞嗘挸鐐婇柣鎰▕濡茬粯淇婇妶澶嬶紵閻庨潧鐭傞弫宥夋晸閿燂拷 闁荤姍宥嗗 闁荤姍宥嗗 +1 | 闂佹悶鍎抽崑娑⑺囬敓锟�

1/1 | 闂佽鍓氬Σ鎺楊敇閿燂拷:1 | 婵☆偓绲鹃悧鐘诲Υ閿燂拷 | 婵炴垶鎸搁敃锝囩博鐎涙ǜ浜滈柨鐕傛嫹 | 婵炴垶鎸搁鍕博鐎涙ǜ浜滈柨鐕傛嫹 | 闂佸搫鐗滈崑濠囧Υ閿燂拷 | 闁荤姴鎼悿鍥归敓锟�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7 0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