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带盐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gu66666 为寂静的土壤代言

博文

五位一体做科普——来自土壤科普实践的一点浅薄经验 精选

已有 7791 次阅读 2022-1-25 18:19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土壤:地球的皮肤》:五位一体讲述土壤学的故事

杨顺华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协耕地红线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

本文首发于“土壤时空”微信公众号,2022年1月25日

一直努力压抑着、压抑着。然而,情感的潮水似乎并没有因为刻意的回避而停止生长。相反,她能量暗聚、海潮漫涨,熬过了几千个日日夜夜的冷静与克制。此时此刻,那些遇到过的人、经历过的事再次浮现脑海······

2022年的第一个月,冬寒料峭,由龚子同先生和张甘霖研究员领衔创作的土壤科普图书《土壤:地球的皮肤——从邮文化讲述土壤学的故事》一书在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第一次以主要作者的身份出版科普图书,倍感荣幸! 同时,在参与该项工作的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土壤科普工作特别重要却又长期乏人问津和任重道远的窘境。

再为游子去金陵,西望星城不见家。2016年夏,我由江城武汉再次扬帆,山一程、水一程,星夜未休。夜泊秦淮近孔庙,在那写着四个烫金大字—“天下文枢的牌坊前,兴奋难抑,原来这就是号称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的南京,我将延续求学之路的地方。然而,在我初次踏入土壤所大门的那一刻,却很难将心目中我国土壤学研究殿堂与这个一眼即可望尽的小小庭院联系在一起。回首过去几年,失败、成功、失落、喜悦,百种心情疏落其间,曾经的坚持不懈变成继续了前行的动力,曾经的踟蹰彷徨也化作了追逐梦想的野马。土壤所成了我的学术之家,一个我此生将引以为傲的地方;而土壤科普,也成了我对土壤保持热爱的一个重要支撑。

                                              clip_image001.jpg

图书封面

坦率地讲,土壤科普并不是我研究的主要内容,但它却成了我培养土壤兴趣的一个重要载体。2016年,我开始协助龚先生整理一些科研和科普材料,深刻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对于土壤的深厚情感、对于土壤学研究的忘我探索,鲐背之年仍然笔耕不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由于我以前的专业并不是土壤学,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补习这些知识。我设想很多跟我有类似经历的人肯定不再少数,因而尽力将自己学到的土壤学知识以一种通俗的语言介绍给大家,近年来做了一些科普实践。因此,土壤科普首先应该是传播科学知识。

clip_image002.png clip_image003.png

土壤中的动植物宝藏,卢森堡,2014

clip_image004.png

土壤类型,葡萄牙,1978

clip_image005.png

土壤形成,芬兰奥兰群岛,1994

土壤科普,应该挖掘土壤中的精彩故事,并讲述她与人类的关系。土壤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人们往往更多地从农业利用和管理方面去研究土壤,而较少关注土壤自身的形成和发展。可是,当你研究土壤的形成、演变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时,你会发现其中隐藏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例如,土壤是如何形成的?”“土壤的形成速率有多快?”“土壤也有生老病死吗?”“世界上最古老的土壤在哪里?”“土壤与人的关系到底是什么?研究这些问题,不仅源于人类天生的好奇心,也是认识自然规律,支撑我们提出可持续发展良方——“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基础。

clip_image006.png

中国十四土纲,原图取自《中国土系志》,赵玉国供图,杨顺华编制

clip_image007.png

梯田是人类改土造土的一个典例

clip_image008.png

土壤保持,莱索托王国,1971

土壤科普,应该理出一条清晰的历史脉络,突出土壤学的社会贡献。农业大学的学生,常常要承受社会上的一些刻板印象。比如,学农就是下地种田、上山放羊。作为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土壤学,也免不了如此。然而,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学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在18世纪创立了养分归还学说,认为任何一种作物都会消耗土壤肥力,因此必须施用肥料,使土壤肥力的消耗和养分的归还保持平衡。这一发现极大地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繁荣。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挖掘土壤学的发展历史,不仅能够增强土壤学工作者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能让更多的人明白土壤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改变社会偏见。

clip_image009.png clip_image010.png clip_image011.png

从左至右依次为道库恰耶夫,李比希和蕾切尔·卡逊

clip_image012.png clip_image013.png clip_image014.png

从左至右依次为拉瓦锡,亚历山大··洪堡和达·芬奇


clip_image016.png

国外土壤学界的诸子百家

土壤科普,应该通过与文化的联姻走向更宽广的世界。文化是人类创作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土壤文化则是其中的一支。世界各国都有土壤一词,可见土壤文化已经刻入了世界各民族的基因。作为有着数千年不间断历史的中国,更是拥有辉煌的基于农耕文明的土壤文化。很多时候,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财富,但它却能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句面朝黄土背朝天,写尽了农民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辛酸苦楚;一片历史悠久的梯田,展现了农民改土、用土的无穷智慧。

clip_image017.png

世界各国发行的国际土壤年邮票

clip_image018.png

北京印花税票·社稷坛拜殿和五色土,2008

clip_image019.png

水稻耕作,泰国,1999

土壤科普,应该弘扬优良的科学家精神。土壤学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的成就,关键在于有一群对土壤具有情怀的人,土壤科学家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群之一。科学研究是这群科学家的重要部分,但也只是其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展现科学家工作和生活的人生信条与面貌,不仅能够激励后学,还能将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传承给后人,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国近代土壤科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期,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就,在国际上也有一席之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代代土壤学科学家的贡献。认识和传承老一辈土壤科学家的成就和精神,定能助力中国土壤科学迈向更宽广的明天。

clip_image020.png

本书目录——局部

《土壤:地球的皮肤——从邮文化讲述土壤学的故事》一书,就是努力从这五个方面来进行土壤科普的一次尝试。本书含有两千多张精美的国内外邮票,将土壤学知识、邮票文化和珍贵信件有机结合,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兼具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对于广大学生,不仅能培养邮票审美的情趣,还能潜移默化地加深对我们脚下土壤的认识;对于广大土壤学工作者,以及农业、环境、生态和地球科学工作者,不仅可提升其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也能让其进一步感受到社会对土壤学价值的认同;对于普通读者,能够了解到土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提升大众保护土壤的意识。

书中的邮票以精致的画面展示了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土壤世界,揭开了土壤前世今生的神秘面纱,闪烁着千百年来人们所积累的用地的智慧光芒,探索了极地土壤环境在全球变化中的奥秘,挖掘出埋藏于脚下土层里环境变迁的证据。

这是一次土壤学的历史回顾;

这是一次土壤学知识的博览;

这是一次对人类用地智慧的赞赏;

这是一次对土壤之美的尽情享受;

这是老一辈土壤学家教导的集锦;

这是对自然的敬畏,对大地的感恩!

土壤邮文化植根于锦绣大地。这里有看不完的美景,讲不完的故事。土壤肥沃,鲜花瑰丽,我们欣赏鲜花,更爱我们的大地母亲。

著名诗人艾青说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希望通过一个个土壤故事的讲述,让土壤知识流动,让土壤情怀传递,让我们拥抱大地,亲吻家乡的热土,共建我们爱土、护土的中国梦,保护我们地球家园的永续繁荣!诚挚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本书,找到和草木为友,和泥土相亲的乐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25565-1322632.html

上一篇:科普|什么是地球关键带?
下一篇:乌克兰为什么是“面包篮子”?得从黑土说起
收藏 IP: 159.226.106.*| 热度|

14 周忠浩 黄永义 刘文才 赵建民 吴斌 湛方栋 张晓良 王紫泉 金祖雪 刘金涛 姚小鸥 葛素红 罗春元 刘秀梅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