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尔尼诺事件与气候异常变化
最近,国家气象局正式对外公布,“今年3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出现转暖趋势,目前(截至2014年4月7日)热带东太平洋地区海水表面温度已偏暖0.5℃以上,中心值超过1℃。预计,盛夏(7-8月)可能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但强度不确定性大。”
“为此,需要我们加强监测,分析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做好气候趋势预测与服务。”
自此,我国有关新闻媒体陆续采访了有关专家,就未来的厄尔尼诺事件发表了看法。
我也于今天上午接受了北京广播电台的采访。根据我的追忆,按照我觉得应该与网友们交流的内容整理如下。
1.何谓厄尔尼诺与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书写为El Niño,有“圣婴”的意思。一百多年前,人
们用它来表示发生在厄瓜多尔南部和秘鲁北部沿岸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最早记录厄尔尼诺现象是1795年,当时人们发现,在圣诞节前后,秘鲁沿岸的海水表面温度持续异常升高,不仅给附近各国渔业带来严重灾害,而且还带来洪水爆发。从此,厄尔尼诺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当中东太平洋海表气温出现异常增温(即其海表温度距平值大于零度),其
增温幅度大于0.5℃,且维持6月时,叫厄尔尼诺事件建立(图1)。
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反,如果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表面温度比常年平均状况持续偏低,就会发生所谓的“拉尼娜事件”(图2) (西班牙语“La Niña”,原意是“小女孩”,也称为“反厄尔尼诺”),也将引起地球气候的异常。
图1 厄尔尼诺事件海水表面温度距平分布图(红色表示偏暖,蓝色表示偏冷,颜色越深表示偏暖或偏冷程度越强)(图取自国家气候中心)
图2 拉尼娜事件海水表面温度距平分布图(红色表示偏暖,蓝色表示偏冷,
2.厄尔尼诺事件是影响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绝对不是唯
一的因素:我们知道,太阳辐射能量的变化是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厄尔尼诺事件是海洋变化异常对气候异常变化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如南北极浮冰面积和厚度变化异常也是海洋异常变化对气候变化异常的重要因素;再如,陆地表面变化异常(如南北极冰盖、青藏高原雪盖等)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的重要原因……
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2007年冬到2008年春,我国西南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冰冻灾害,大家仍然记忆犹新。而这次灾害的原因是与2007年冬天北极浮冰面积突然增加(如图3)有密切关系。
由图3 可见,2008年冬天,北极浮冰面积突然比2007年增加约70万平方千米,即,比前一年的浮冰面积增加了百分之五,是有卫星资料以来年增加率的最大值。这样的浮冰面积增加,必然引起北极海域的冷源作用大大加强,北极冷空气强度加大,容易形成强寒潮影响我国,为我国西南部形成冰冻提供了冷空气条件。
图3.冬季北极浮冰面积逐年变化资料(说明:由于一时没有找到一月的资料,故用冬季四月代替)
3. 厄尔尼诺事件对于全球气候异常的影响:一般说来,会使得中东太平洋
及其邻近地区形成洪涝灾害,而在西太平洋及其邻近地区形成旱灾。然而,正如前面所述,由于影响全球气候异常的因素较多,各个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各次厄尔尼诺事件带来的气候灾害影响也不同。例如,1987~1988年的强厄尔尼诺事件,其带来的气候灾害在我国表现为夏季几乎是全国的洪涝灾害,使得我国长江流域、东北松花江流域和雅鲁藏布江流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
因此,即使到了9月可以确定厄尔尼诺事件建立的时候,对于其带来的气候异常灾害,我们也应该认真分析后做出短期气候预测。
一般说来,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要在圣诞节前后最为显著。我们应该密切关注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变化,也应该密切关注其他影响全球前后预测变化的因素,做出综合的、比较准确的短期气候预测。
4. 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原因探讨:研究表明,西北信风加强会把西太平洋
的暖海水吹向中东太平洋地区,逐渐使得海表温度增加,并且抑制中东太平洋地区深处的冷海水上涌,从而形成厄尔尼诺事件。上述原因,中国科学家在上个世纪80到90年代在中东太平洋和西太平洋科学考察研究中已经证实。另外,最近,也有科学家提出,中东太平洋地区海底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引起厄尔尼诺事件的因素。
5. 牢记“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叶笃正先生生前曾经发表文章,从三个方
面论证目前世界气候学家进行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世界气候研究委员会前后两届主席Peter Lemke和John Church在给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翻译出版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提序言中指出:世界气候研究计划目的之一,一直是为了确定气候的可预报性。因此,在今年9月之前,在厄尔尼诺事件未确立之前,预测是否带来“南涝杯旱”,的确为时过早。即使是今年厄尔尼诺事件已经确立,也要根据其他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综合分析预测其带来的异常气候变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