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为什么现在大学里面流行师资型博士后? 精选

已有 58044 次阅读 2013-1-22 08:5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为什么现在大学里面流行师资型博士后?

喻海良,2013/1/22

博士后,不同的国家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定义。在美国,很多博士后被认为是博士毕业后找不到职位而选择的过渡性岗位;在加拿大,博士后也相当于学生,收入还不用缴税;在澳大利亚,博士后,属于学校academic中的一个系列,博士后可以一直做到教授,待遇和教学系列的一摸一样;在中国,博士后似乎属于比博士学位更高的一个学位,也有人用“博士后毕业于”某某大学来介绍自己的简历。

博士后,对于每一个人也有不同的定义。有一些人,博士毕业后,找不到理想工作,没有办法,选择做两年博士后过度一下;也有一些人,工作不顺利,选择做一个博士后,缓解缓解心情;还有一些人,做博士后的目的,就是找一个好的跳板,好让自己越爬越高;最后,有一些人,则是自己不想做博士后,但是,又不得不做博士后,那就是我国目前流行的师资型博士后。

说道师资型博士后,有朋友认为他似乎是美国Tenure制度在中国的一个变种。关于Tenure制度以及为什么中国应该引进Tenure制度,中国是否可以引进Tenure制度的讨论已经众多,这里我倒是有兴趣谈谈师资型博士后。

为什么现在大学里面流行师资型博士后?

1)现在国内有承认“博士后”学历的趋势。在很多招聘单位、网站,都把博士后当成一种学历来填写。特别是,在某些发达国家,也把博士后当成“学习阶段”。也因此,着眼将来,还是先都要求入职人员有博士后经历。

2)与国际大学接轨,经历博士后才能获得教职岗位在国外一流大学大部分情况下似乎是必须条件。为了与国际接轨,也要求新入职的人员有博士后经历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现在发现,越是优秀的大学的教师,越有丰富的经历。

3)师资博士后过程中,如果表现出现“水土不服”,大学可以毫不留情地拒绝成为大学教师。这个,我觉得还是比较好的,让不合格的人留下来,会贻害大学发展很多年的。记得我原单位,就有些领导抱怨某些教师,科研不行,然而偏偏又在科研单位,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4)师资博士后期间,可以帮助年轻教师容易地获得他们科研生涯的第一桶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省地方博士后基金资助。至于这一项,我想在国内有过博士后经历的人,都会感触很深。如果一个即将成为大学教师的人,连一个博士后基金都不能够获得,别说将来申请自然基金,科技部项目,就连省部项目都会很难的。把这样的人留在学校,做全职教师还可以,做科研就难为情了。

师资博士后属不属于变样的Tenure制度?通过科学网的学习,师资博士后应该不属于Tenure制度的变种,至少地位上差别很多。

1)师资博士后只有两年时间,而美国助理教授的Tenure时间有5年之多。也因此,前者必须两年内加大马达,使劲的拼命干。后者,可以很好地制定一个研究计划,有更多地时间实现自己的研究计划。

2)师资博士后,都会有一个合作导师。在这期间,虽然可以让博士后融入某些团队,但是,减少了他作为独立研究人员的机会。最终,可能会成为某些大拿的“附属品”。而助理教授,具有绝对的独立环境,更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学术地位”的学者。

3)师资博士后待遇比较差,没有指导学生的机会。而助理教授则具有指导学生的机会,而且,他们的待遇还是非常好的。

4)师资博士后,只是属于备选之才,还不能称为教师。而助理教授的头衔,自然已经是教师成员了。

当然,我对国内师资博士后这种建设行为,还是比较支持的。看看现在国内大学里面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就知道他的意义。但是,要把师资型博士后说成中国的Tenure制度,我就不是那么认可了。利用鸿飞兄的话结尾,淘汰一批不合格的大学教员,保障那些通过考验的优秀教员的权益,是我国大学提升水平的必经之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655391.html

上一篇:哪些大学是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英雄
下一篇:奖学金让学生更加急于发表学术论文?
收藏 IP: 130.130.37.*| 热度|

33 温世正 梁建华 曹凯 陈宁 褚昭明 唐凌峰 崔全顺 崔新平 李学宽 强涛 张玉秀 魏武 尚书勇 鲍海飞 周跃明 肖振亚 傅蕴德 高孟绪 孙东科 汪晓军 赵保明 韦玉程 蒋永华 余世锋 吕喆 苏光松 赵凤光 陈冬生 刘瑞亭 seeker99 xu910816776 laoyipiao ykg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