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婆家过的端午节
喻海良,2012/6/23
端午节,吃粽子,看龙舟。去年出国前,写了一首打油诗。“一年又端午,吃粽驾龙舟。相传数千载,只因爱国情。”时间真快,去年端午节还是在国内度过的,今年就在海外了。这些年,似乎一直没有安生的地方,端午节也是这样,今年这家,明年那家的过着。只有儿时,每一年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
我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外公,只是从父辈里面听说外公、外婆两个人以前很恩爱,在70年代,就已经驾鹤仙去了。从此以后,整个家族就以我外婆为尊。凡是逢年过节,都是在外婆家度过。自然,端午节肯定不例外。
我三岁生父过世以后,母亲把我寄养给外婆,一直到六岁。也因此对外婆的感情的特别的深。我长这么大,有两个菜特别有感情。一个是烧茄子,一个是香椿鸡蛋。似乎,我向很多人推荐过这两个菜,虽然,现在经过多次尝试,怎么也找不回当年的味道。其中,烧茄子就是我三岁的时候,和外婆一起吃的,而香椿鸡蛋是我母亲做给我吃的。有时候,我对自己说,外婆是我妈妈外的最爱,不许任何人说一句不好,不许任何人给一个不尊重。
外婆家住在大山里,依山而建,前面是几块菜地,再前面是一个池塘,再前面还是几个池塘。也因此,景色秀美,算得上一方风水宝地。外婆有7个孩子,4男3女。她和大舅、三舅、小舅住在一起,二舅在城市里,三个闺女也嫁在附近。在外婆80岁以前,都是自己一个人生活。粮食由几个儿子分别给予,而菜则是自己种自己吃。这样做也很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时候还能给予一些给子女,也避免了婆媳矛盾。因此,她是我见过的最招媳妇喜欢的婆婆。也因此,外婆身体一直都很好,几乎没有看见她生过病。
外婆没有很多的爱好,唯独喜欢玩骨牌。也因此,我三四岁就会玩这个,可以说受她影响很大。当然,在那个什么都不方便的年代,有这样一个娱乐 ,自然是很好。不过,很遗憾,流行了多年的骨牌文化,没有过几年后,就被麻将、桥牌等代替。而外婆对这些新生的东西掌握较慢,所以,就孤独了很多。当然,自己不玩的她,有时候坐在一群人旁边看着别人玩也是一种兴趣。我也不懂这个心理学问题,但,逢年过节的时候,自己也有这个兴趣。有时候看得比玩的人还认真。
外婆这一辈子,好像到过的地方也不是很多,去过两次二舅家,觉得坐车累,回来后就一直摇头说,即使最好也再也不去了。也因此,她活动的范围就在自己的村庄附近。如果说远了,也就是一年才到我家来一次,或者姨娘家一次。她不喜欢折腾,认为自己的生活变得比以前好很多了。的确,她经历过饥荒,也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变革。相对于她年轻的时光,现在什么都有的吃,都有的用。为此,她似乎什么时候都很满足。
外婆子女多,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非常多。我的这些兄弟姐妹一共26人。为了处理好和子女的关系,这么多的孙子辈,她只带大了我一个人。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生父去世的早,别人自然不敢有意见。也因此,在外婆的村子里,很多人一见到我就说,看那外甥狗,是赶都赶不走的。有时候外婆也在身边,就笑着说,那是赶不走,就是赶走了,过两天又来了。也不知道为什么,和外婆就是有一个特别的感情。
逢年过节,外婆总能收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当然包括一些好吃的。而且,她几乎都是藏在固定的地方。我自然是知道的。为此,经常带着几个表兄弟表姐妹们去偷。如果被抓了,没关系,被外婆“婆婆妈妈”几句后,就没有事情了。的确,她自己从来都舍不得吃,最后来,也就是今天给我一点,明天给那个表弟一点,不久就全干净了。但是,她也常常告诫我们,一定要做诚实的孩子,否则,所有人都不喜欢。
上大学后,我有几年没有回家过年。外婆就经常念叨,问我是不是还在,是不是被养父送人了。或者,送给别人当上门女婿了,人家连回家一次都不许可。后来有一次回家了,她见到我后,哭了。说,我让他们把你给找回来,终于回来了。我那时候,也不是很懂事,没有给她带什么,只是给她200元。她不要,说,好久没有用过钱了,留着没有用。我将来要找对象,要买房子,要结婚,都需要钱。
原想,长大后,好好孝顺外婆,但发现,越大,离真正的孝顺越远。那一次后,我就再也没有见到我的外婆了。除了,有时候,在梦里,发现她牵着我走在门口的小路上;有时候,梦见她和我在菜地里面浇水;有时候,梦见她晚上给我讲故事;有时候,梦见晚上我起来上厕所,她还要给我擦屁股……
外婆走的前一天还在邻居家看人玩牌,第二天早晨舅妈发现时,她老人家已经走了。也好,没有经受一点病痛折磨。外婆走的时候,我正忙于考试,家人没有及时通知我,也因此没有回家见最后外婆一面,因此脑海里永远是外婆那么的慈祥和美丽笑容。我工作后,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出钱给外婆修了墓,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后来,舅舅们带着我来到了那个山头,前面也是一个池塘,她在里面安息着。
端午节,我想我的外婆,想曾经在她家度过的那么多次端午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