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日获悉,许多运动员抱怨巴黎2024奥林匹克奖牌磨损、腐蚀或失泽,特别是铜牌,腐蚀最为严重。失效原因或被归结于三氧化铬的使用。已有100多位运动员将奖牌退回生产商家,以便更换。奖牌是以埃菲尔铁塔(设计建设于1887–89)废旧材料打造而成,即节约了成本,也具有历史纪念意义。
正常奖牌(图片来自网络)
腐蚀形态及机制
金属在环境中失去电子而失效称为金属的腐蚀。在大气环境中发生的腐蚀称为大气腐蚀。大气中有水汽和氧气、二氧化碳等,以及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这是大气腐蚀发生的条件。污染物的存在可进一步加速腐蚀。如银首饰发黑,则是表面形成了硫化银。
以下两图腐蚀机制不同。左边铜表面局部发生大面积点状剥落,铁基体失去保护,因裸露而腐蚀,因而出现褐色的腐蚀产物。135年前的钢材杂质含量应该比较高,而且是维修更换下来的腐蚀部分。所以,基体选材不是基于金属腐蚀原则的最优选择,侧重地考虑艾菲尔铁塔所承载的科技、文化、历史内涵。
铁与铜之间存在电位差(780mV),因而构成双金属腐蚀,又称电偶腐蚀。两者之间电位差越大,腐蚀驱动力则大,越容易发生腐蚀。
右边奖牌铜表面出现对称性大面积腐蚀区域,表明与人体接触相关,这是铜材的腐蚀。
腐蚀的铜牌(图片来自网络):
铁基体腐蚀(左边)、铜表面腐蚀(右边)
设计合理性讨论
1.无中间层
如下图(1)的情况,无中间层,基体Fe优先腐蚀,表面铜则发生剥落。
2.有中间层(主要含三氧化二铬)
如下图(2)所示,中间层电极电位最低,为阳极,对上下Cu和Fe同时提供保护作用。且三价铬无毒性。此设计方案是科学的,而且很巧妙。
3.有中间层,如六价铬
如下图(3)所示,六价铬如铬酸盐涂层则使阴阳电极产生反转,上下两层Cu和Fe同时成为阳极,则易于发生腐蚀。
这些铜牌基体材料是埃菲尔铁塔修缮更换下来的铁,表面镀铜。有资料显示,采用了无毒的三氧化二铬(Cr2O3)涂层来提高保护性。此涂层一般应用在钢铁零部件表面。应用于此奖牌,可作为中间过度层,可避免与外层铜直接接触,降低铁-铜电偶腐蚀风险。从涂层设计的角度来看,此腐蚀防护方案是科学和可行的。出现此腐蚀意外的情况,可能与中间层出现质量问题有关。
铜的应用问题
纯铜及铜合金虽然是半贵金属,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可做硬币,雕像和建筑物装饰。然而,铜的腐蚀也很常见。西方国家,欧洲美国街头到处都可见浅绿色的铜像。最为典型的是美国纽约港的自由女神像。
拍摄于1986的自由女神像
其腐蚀产物俗名为铜锈、铜绿,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₂(OH)₂CO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产生的。
欧元硬币表面发黑的情况也不少见。汗液、环境硫化物都可使铜表面失泽发黑。
腐蚀的欧元硬币(图片来自网络)
1/1 | 閹槒顓�:1 | 妫f牠銆� | 娑撳﹣绔存い锟� | 娑撳绔存い锟� | 閺堫偊銆� | 鐠哄疇娴�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11 1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