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听] “真空色散”、“月球激光测距”、“引力透镜”的色散的实验结果
糊涂了。
请教:
(1)真空有无色散?
为什么介质里光有色散?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196083&Type=bkzyb&SubID=95643
换言之,真空中光速,为什么与频率无关?
(2)月球激光测距
“单次测距精度已从早期的几十厘米逐渐提高到21世纪20年代初的1~2厘米。美国的APOLLO采用3.5m口径望远镜、更强的激光光子探测能力、提高激光重复率(如10Hz),从而将测距精度提高至几毫米的量级。”
给月球测距时,不同波长的激光,从月球反射回到地球的时间有没有差别?(等效为测距误差)。就是在同一时间(时间段、时刻)用不同波长激光给月球测距,测量结果有没有差别?
从月球返回的激光的频谱,有没有新的波长出现?
当然,上述各个问题,要扣除地球大气层等额外的影响。
(3)太空“引力透镜”中发现光的色散现象了吗?
换言之,不同频率(波长)的光,在引力场里的速度都一样吗?
好像在介质里,不同波长的光的速度不同?
既然电磁波在引力场里拐弯了,静止的电荷会在引力场里慢慢地运动吗?
(4)在介质里,引起色散的是“不同波长”的光的速度变化?还是波长变化?或者两者都变化了?
某波长的光在介质里行走,会不会波长变得越来越长?因为受到了介质的阻力。
请不要给我理论,请给我实验结果吧!
自然科学,归根到底是实验科学。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933-06-10 在the Herbert Spencer lecture at Oxford 《On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Physics 关于理论物理学的方法》里说: “Pure logical thinking cannot yield us any knowledge of the empirical world; all knowledge of reality starts from experience and ends in it. Propositions arrived at purely by logical means are completely empty as regards reality. Because Galileo saw this, and particularly because he drummed it into the scientific world, he is the father of physics —— indeed of modern science altogether. 纯粹的逻辑思维不能给我们任何关于经验世界的知识;一切关于实在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终结于经验。就现实而言,纯粹通过逻辑手段得出的主张是完全空白的。由于伽利略看到了这一点,特别是因为他将其强力引入了科学界,因此他是物理学的父亲 —— 完全代表了现代科学。”
参考资料:
[1] 光的色散/dispersion of light/胡望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ED/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196083&Type=bkzyb&SubID=95643
[2] 月球激光测距/Lunar Laser Ranging/黄乘利,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ED/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183676&Type=bkzyb&SubID=151399
[3] 国际激光测距服务官网,International Laser Ranging Service
A servi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odesy
[4] 中科院物理所,2022-04-08,总编辑圈点|W玻色子质量迄今最精确测量完成,比标准模型预测值高7个标准差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204/2b3f977aa3a642cba7929952e51e6f6e.shtml
[5] 科学网,2022-04-11,精度达前所未有的0.01% W玻色子质量:新物理隐藏在精确测量中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2/4/368925.shtm
[6] Science, 2022-04-07, High-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the W boson mass with the CDF II detector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k1781
[7] 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2022-04-15,中科院高能所、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联合主办“W质量研讨会”
http://hepac.org.cn/hotattention_detail?type=1&id=149
[8] 科学网,2012-06-27,丁肇中:我这一辈子做每个实验都有大量人反对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6/266143.shtm
丁肇中说,他这一辈子做的每个实验都有大量的人反对。但科学的进展是多数服从少数,极少数人把大家的观念推翻了之后,科学才能向前走。所以科学不是靠投票解决的,可能一万人里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人反对你,但不代表他们就是对的。
[9] 科学网,2014-10-21,丁肇中:一生最重要选择就是只做一件事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0/305802.shtm
曾经,在丁肇中实验的某一领域,专家们给出了200余种理论。有人问他哪个是对的,该怎么办?他回答:“不怎么办,继续做实验。”他说,“经验,至少对我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专家,更没有意义。”
丁肇中说,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相关链接:
[1] 2022-07-31,[重贴] 反思麦克斯韦经典电磁理论宣言(附说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9475.html
[2] 2022-06-02,[讨论] 从孟德尔“豌豆实验”到流体力学 Navier–Stokes 方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41284.html
[3] 2021-01-13,[建议] 广泛重复自然科学各个学科中100多年前的那些经典实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67037.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