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澳洲游见闻与感想(1)- 我看到的悉尼歌剧院与海港大桥
唐 林
2017-03-16
与家人过完春节几天后便踏上去澳洲的旅程,与三十几年前曾经的同窗兼同桌,从悉尼开始了历时15天的澳洲同游计划。因为曾经的熟知,这次旅行可谓无拘无束,甚至略有疯狂,期间虽然穿插了些许惊恐,还是欢乐多多,收获多多。
图1 同桌的你
回国后,断断续续、拖拖拉拉地撰写这篇“游记”,与大家分享游程中看到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以及想到的或许能带给读者乐趣的内容。为避免阅读疲劳,拟分三次分享文中的主题,此文是第1部分的主题内容。
先进技术带给我的第1次体验
澳洲游的旅程中,先进技术带给我的三个第1次体验当是此次旅行的收获之一:
(1)第1次经历10个小时内由冬天到夏天的转变,体验了交通设施带给我们的奇迹;
(2)第1次在飞行途中用了飞机上的Wifi上网,体验了宇航员“空对地”和“地对空”的先进通讯技术;
(3)在悉尼,第1次直接走过通道过海关,体验了自动识别人脸快速鉴别护照信息真伪带给人们的简约。
我看到的悉尼歌剧院与海港大桥
飞机降落悉尼前,听邻座的女孩说:有时可以从空中看到悉尼歌剧院。我赶忙拿出相机,希望能抓拍几张鸟瞰这个经典建筑的照片,可惜没看着,只航拍了这张悉尼照片,Po上,意味着我与同桌在澳洲境内的同游即将由此开始。
图2 航拍悉尼
闻名于世的建筑“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的标的,也是我讲授《系统化创新设计》课程中阐明“仿生构形设计”的案例之一,因此对其观爱有加。同桌选择的这条悉尼市内游线真好!能够从远到近,由外至内地欣赏这座经典建筑。为观赏悉尼歌剧院和海港大桥的夜景,晚上我们增加了自由行,再次来到歌剧院。图5中,南半球月亮框进海港大桥的夜景照片,虽然看上去天和地的比例有些失调,但此时的月亮位于平时看不到的那片天空,意义非同寻常。
图3 远观海港大桥与悉尼歌剧院
图4 近观悉尼歌剧院
图5 夜幕中的悉尼歌剧院与海港大桥
夜幕中,在歌剧院附近游逛时,由水面船上播放的光屏内容,才知晓2017年是澳中旅游年,这才理解,为啥会有两只雄鸡矗立在歌剧院的脚边。鸡年对于我有着特殊的意义,恰逢澳中旅游年在澳洲领略中国鸡年的氛围,有意思!
图6 洋溢中国鸡年氛围的悉尼歌剧院
参观悉尼歌剧院内部时,获悉我未曾知晓的、建设悉尼歌剧院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和建筑科学。
悉尼歌剧院从动工到竣工历经14年,设计悉尼歌剧院的丹麦建筑师,在建筑悉尼歌剧院的第7年,由于经费远远超出预算,未能获取建筑所需的经费支持,离开了悉尼,并且再也没有返回,甚至没有亲睹自己设计的、闻名于世的杰作,真是遗憾!
我们参观的歌剧厅,其墙面、地面、座椅架等全部采用木质材料,解说员告知,这样可以保证音效均布到歌剧厅的每个角落。我们参观时,由于晚上该厅有演出,正在布景,为避免侵犯布景者的肖像权,不允许我们拍照,感慨澳洲自觉重视法律的程度!
歌剧院建筑用的水泥按250年寿命设计,内部天花板上裸露着建筑水泥的原貌,没有任何修饰。
图 7 歌剧院内部及其建筑水泥原貌
歌剧院屋顶外部由两种颜色的磁砖砌成,无需人工洗刷,房顶设计的沟槽将冲刷顶部的雨水直接引入地下。
图8 歌剧院内部和外部的屋顶
歌剧院大厅走廊上,大块四方地板的四角均有可以开启的螺钉,以便维修地板下方铺设的各类设施。
内部参观结束时,出于好奇,溜到歌剧院的卫生间内,发现了不一般的设计,卫生间内部,隔间的木质壁和门整体形成与地面垂直的波浪形,而洗手的水池整体则与地面呈平行的波浪形,这些与杨帆出海的歌剧院整体所位居的海洋环境遥相呼应,非常欣赏歌剧院的设计:由内到外,自上而下都呈现出与“海洋”密切相关的特征。
(未完,续《澳洲游见闻与感想(2)-亲近自然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