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News 服务职业科学家的传媒

博文

“毒玩具”: 儿童身边的潜在威胁

已有 3105 次阅读 2012-2-9 16:58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儿童, 毒玩具


来自济南的张静焦急地等在北京某医院的化验室外,然而,这一次的化验结果使她的心沉落谷底。

她两岁的儿子阳阳自一岁以后就开始发育迟缓,语言发育严重滞后,甚至有孤独症征兆。张静开始辗转于济南、北京各大医院,希望能找出病因。

阳阳的头发重金属测验结果显示,锑、砷、铀、铅、铝、钛等有毒重金属普遍超标近30倍,而孩子健康所需的微量元素却普遍低。血液检测结果同样让张静一家感到沉重:血铅含量超标近一倍,钙、镁、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则偏低。

他们在心急如焚的同时也深感疑惑,居住小区附近并没有重金属污染厂,为何阳阳会被医院检查出有铅中毒的症状?近年来一系列儿童用品重金属超标的曝光,让张静一家开始将目光转向阳阳的日常用品上。

实际上,儿童用品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已经愈演愈烈,儿童玩具、童鞋、童车,甚至饰品等,都可能成为儿童健康的潜在威胁。


超三成儿童用品含有害重金属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Greenpeace)与“国际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网络”(IPEN201111月至12月间针对中国儿童用品进行的一项合作调查结果显示,约有32.6%的儿童用品样品中,含有害重金属。

其中9.6%的样品含铅量超过国标(《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24613-2009》)规定的限值,即600毫克/千克(600ppm,即浓度含量为0.06%)。即便是其他没有超过上述国标规定的铅限值的产品,也有34件——约占产品总量6.8%的产品,其铅含量超过了目前国际上更具保护性的《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所规定的产品铅含量限值(90 ppm)。

此次调查中,绿色和平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香港的儿童产品市场上随机购买了500件儿童产品,产品类型涉及儿童玩具(包括塑料玩具、木质玩具、毛绒/布质类玩具、纸板类玩具、电动玩具、益智玩具等),少儿文具(包括书包、铅笔盒/袋、油画棒、橡皮泥等)和其他儿童用品(包括雨衣、地板、饰品等)。

该项调查使用了手持X射线荧光分析仪,这是一种可以快速检测消费品、涂层、土壤、金属和其他物质中的化学元素的仪器,分别检测了产品中6种有害重金属的总含量,包括铅(Pb)、锑(Sb)、砷(As)、镉(Cd)、铬(Cr)和汞(Hg)。

无独有偶,早在去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1年童鞋、童车、玩具等3类儿童用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

结果发现,6省市80家企业生产的儿童皮鞋、皮凉鞋、旅游鞋等80种产品中,有14种不符合标准的规定,不符合项目涉及游离甲醛、耐磨性能等。8省市212家企业生产的塑胶及电动两大类242种玩具产品中,有20种不符合标准的规定,不符合项目涉及危险突出物、可迁移元素(铅、铬)和标识标志等。

由此可见,中国儿童用品重金属超标问题已经不容小觑,而这也将对每天接触这些产品的儿童产生不良影响。当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慢性中毒,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则更大。


危害不容小觑

通常,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5种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体摄入后毒性会放大,而且一旦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将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对人体的毒害相当严重。

慢性汞中毒可能导致神经衰弱症候群、注意力不集中、语言不灵活等症状。

铅较低量的持续接触即可产生严重的健康影响,降低智商,引发儿童学习障碍、注意力分散等问题影响儿童的体格发育等。而血铅超标正是导致儿童孤独症的元凶之一。

铬对人体的毒害为全身性的,皮肤接触可能引起皮炎、湿疹,经消化道侵入时可引起呕吐、腹疼,长期接触或吸入时有致癌危险。

砷主要作用于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诸如失眠乏力,记忆力衰退等,可能导致儿童严重失聪、心智发育迟缓、癫痫等脑部伤害。

每天少量摄入镉,容易损伤肾功能,可能导致蛋白尿等肾功能异常,还可能损伤肝功能。另外,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贫血、骨质疏松、肿瘤等高发病,都可能与镉中毒有关系。

对于儿童来说,某些重金属进入体内后能够使蛋白质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体内细胞无法获得营养、排出废物,也无法产生能量,并可能产生长期持续作用。“幼年接触重金属造成的健康危害极有可能会持续到青少年和成年阶段,因此,儿童产品中应该完全避免铅及其他有害重金属的使用。”IPEN高级科学顾问Joseph DiGangi博士说。

另外,儿童的新陈代谢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如果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暴露于重金属污染,与成年后接触重金属污染的人群相比,其罹患重金属导致疾病的几率更大。

不同的重金属中毒有不同的症状和表现,当然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都表示治疗重金属中毒及相关病症的难度很大。重金属中毒治疗方案也应当根据重金属中毒的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以铅中毒为例,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中心表示,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全血铅,儿童正常参考值应小于0.1mg/L,尿铅正常参考值应小于0.07mg/L。但是,由于目前环境污染等因素的普遍存在,很多儿童体内都存在少量的铅等重金属,因此,当血铅检测值在0.1mg/L以内,并非必须使用药物治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姜玉武教授指出。

“治疗儿童轻微重金属中毒的首选方法是营养干预和健康教育。”姜玉武告诉《科学新闻》。当儿童重金属中毒症状较为严重,例如,血铅含量较高时,就必须进行临床治疗,对症处理,必要时可应用排铅类药物,进行驱铅治疗。

注重儿童营养平衡,多食用含钙、铁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减少食用富含脂肪组织的食物。通过营养干预和食物治疗促进重金属的排出,并通过进行健康教育,改变儿童不良生活习惯,能有效预防儿童重金属中毒。

除了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外,食入含有重金属的食物,或是啃食玩具、衣物、器皿等含有重金属涂层或添加剂的物品也是引致重金属中毒的重要原因。培养儿童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常给幼儿剪指甲,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和其他一些有可能被孩子放到口中的物品,避免带小孩到汽车流量大的马路和铅作业工厂附近玩耍等,能够使儿童尽量免于受到侵害。

但是,无论是健康教育,还是临床治疗,都无法从根本上遏止儿童重金属中毒,只有对外部环境进行干预,杜绝儿童身边出现重金属“杀手”,才能防患于未然。


防于根源

有害重金属通常应用于儿童产品的涂层中,或是作为添加剂用于儿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绿色和平污染防治主任武毅秀提到,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可能会通过触摸、舔咬、吮吸或吞食儿童产品接触到包括铅在内的多种有害重金属。

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产品及油漆里的铅是儿童暴露于铅污染之下的主要途径之一”。

“产品中的重金属类物质是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应严格限制儿童用品中使用的重金属类物质,对于重金属超标产品更是不能姑息。” 武毅秀告诉《科学新闻》。

事实上,绿色和平的检测结果显示,500件样品中有337件不含有害重金属,约占总量的68%。虽然样品数量有限,但是,样品覆盖地区范围较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部分儿童产品可以做到不含有害重金属,这说明工业界从儿童产品中彻底淘汰重金属的使用并非遥不可及。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逐步淘汰和禁止铅等重金属在玩具和儿童产品中的使用。《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规定,2009814日之后,产品涂层中含铅总量限值降至90ppm。前不久,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正式通过一项新的针对儿童产品的第三方测试及认证要求,明确从2012年起,儿童玩具及护理产品中铅、邻苯二甲酸盐含量等只有通过CPSC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的检测并出具证书,该产品才能在美国境内销售。

目前,国际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基本控制儿童产品中8种可溶性元素的含量,包括铅(Pb)、锑(Sb)、砷(As)、镉(Cd)、铬(Cr)、汞(Hg)、钡(Ba)和硒(Se)。

中国在2010101日开始生效的《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的限量GB 24613-2009》中也对8种可溶性元素的限量值进行了规定,并且控制了总铅含量,规定产品中总铅含量的限值为600ppm

武毅秀指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关儿童产品铅含量标准相比,中国相关法律规定的儿童产品的总铅含量标准还有收紧的空间。“应该加强对儿童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监管,儿童产品中的铅含量也应当采纳更具保护性的限量标准。”她说。

并且相关部门还应建立严格的处罚机制,促使生产厂家改善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减少、淘汰产品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使儿童远离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文中张静、阳阳均属化名)


小帖士

90ppm:《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规定,2009814日之后,产品涂层中含铅总量限值降至90ppm

600ppm: 2010101日开始生效的中国《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的限量GB 24613-2009》规定产品中总铅含量的限值为600ppm

0.1mg/L: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全血铅,儿童正常参考值应小于0.1mg/L,尿铅正常参考值应小于0.07mg/L(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中心)。




本刊见习记者 唐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876-535763.html

上一篇:喀什:古城新梦
下一篇:大地情怀 石破天惊 ——钱学森图书馆巡礼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