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cunk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cunkuan

博文

我的“留守”学生在他硕士论文中的致谢——照片版 精选

已有 22794 次阅读 2015-4-26 12:4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留守, 毕业照, 论文致谢

324日,我回到TJ参加学生毕业照相。其实,照相之前还有毕业典礼——学生也把毕业典礼邀请函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只是,我在那个周五的下午就离开了办公室,先是去了北京,之后又从北京去了沈阳、本溪,最后再从本溪和沈阳回到上海,已经是夜里将近12——课题组大部分人员还在本溪做上课题调研。

 

我和小张在逸夫楼前

我赶回来的一个理由,就是我的这个自称为留守生的学生昨天要照毕业相——就在2014年的这个时节,他的上一届同学毕业照相,我也在忙——学生甚至说要来FD这边找我照毕业相——我说,毕业相说啥也得在毕业的学校校园里照——就这样,我急忙赶到TJ校园,和2014届毕业的学生一起照相。今年,尽管没有参加上留守学生的毕业典礼,还好,没有错过他的毕业照相。

 

我和小张在综合楼前

他是个很重情意的学生。大四上学期我给他们上《环境规划与管理》课——一个高瘦型、说话有些慢却条理很清晰的学生。保研上来了,我却要走了——尽管他和他的同学已经转给其他老师来带,他甚至还有些任性地坚持或者说想办法由我来带——于是,我和他致谢中提及的郭老师就成了他的导师——郭老师是他名义的导师,我是他实际的导师——其实,在当初他的任性和坚持里,我读懂了他是个重情意的学生——我虽然离开了TJ,课题还在、其他学生还在——他成了事实上替我守到最后的人——他也在致谢中自称为留守儿童。近三年来,他甚至没有在我面前流露出过作为一个留守学生所要承受、他本来可不去承受的林林种种可以称为尴尬或不开心、别扭。我也没有去问他——但我确实能真真地体会到。

平时,我学生不是太多——包括他。这里说的或不管,不是说不去管他们的事,而是不会特意催或压学生干什么或不干什么,我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自觉。一旦学生发了材料给我——无论是大论文,还是小论文——我总是坚持尽快(通常是当天)以批注形式回复他们,并附有如需见面讨论,请随时联系之类的叮嘱。我坚信,学习是一个过程,包括这一过程中去经历一些曲折——曲折既是成长中绕不过去的、曲折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我和小张在学院前(一)

他的论文拿给我最后一次面对面的讨论是在一个晚上。我俩在校园里沿着小路甚至来来回回地走,两、三个小时以后的一天里,他的论文单单从字数上就比上一版本增加了6500字。也差不多是临近“deadline”的最后时刻,同意他打印、送审、参加答辩——尽管这一管理性程序仍由他的另一个导师来完成,而我也知道这一程序的决定实际还是我来做。接下来是组内预答辩和正式答辩环节,尤其是最后的正式答辩,留给答辩委员的印象还应是深刻的。答辩后的若干天里,我刻意没有去问他——我知道,他应该是在补觉”——这一点,我也能体会到。

那天照相之后,我随他去学校食堂吃了午饭——尽管那个时间去,已经是菜挑人的时间了——午饭期间,他几次从他的餐盘里夹海带和肉片给我——呵呵,用他的话说每次来FD这边,无论是讨论课题还是讨论论文,都是吃老师的

 

我和小张在学院前(二)

下面是他的致谢——硕士论文后面的致谢(征得了学生的同意,并把相关老师的姓氏保留、名字隐去):

 

 

刚读研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慢,然而匆匆,三秋已逝。

回想起来,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也许是因为师兄师姐们都相继离开TJ,独留我一人守着空房间,寂静。

我一直以为我从不惧孤独,孤独能够让我内心平静;可是我发现孤独事实上让我变得消沉、浮躁、不再自律。

是的,我浪费了很多时间。包老师说我处在“叛逆期”……是啊,我都干了些什么?不声不响地跑去做与自己学业无关的事情,而论文一拖再拖,有时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还好,包老师是个很和气的人,我从没见过他发怒红脸,即使我再不争气。晚上,我喜欢和包老师一起从FD走路回学校,他会跟我讲他上学时候的趣闻,有时会很自豪的跟我讲他女儿,有时会兴致勃勃地跟我讨论问题……但,我是令他失望的,我想。我甚至羞愧得不敢见他。

我需要跟他道歉,更要说谢谢,他身上总是闪着某种光亮,一见到他就觉得天永远不会塌下来,那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自信啊。夜深了,他带着一帮学生吵吵嚷嚷从东街走到西街,你永远猜不到要去做什么——吃宵夜……我想,今后每当想起这个充满活力的老师,就会不自觉地握紧拳头,面对一切挑战吧。

说起来,我有两位导师,FD的老师抓我学术,TJ的导师关心我的生活,读书找包老师,签字找郭老师……郭老师另外还有两个学生,我只能说,都很有趣。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让我进入了另一个大家庭,虽然至今还不能完全认识所有人,但有人陪伴感觉终究不一样,连吃饭都有人提醒。

我的FD同门比我小两岁,幽默而活泼,不行,我想笑;FD那边还有两个师姐、两个师兄、师弟师妹各一,感谢他们的陪伴。何师姐据说是大师姐,现在也在FD,她是我见过的逻辑思维最清晰的女生,简直拜服。但是她也出错,像个孩子。她是一个很愿意帮助别人的人,我从她那儿学到了很多,谢谢。

另外,还要感谢陆教授,他用实际行动鼓舞了我们这些小辈向学的精神;感谢牛老师,她一直在TJ,有一种家的感觉;感谢周师姐和和平师姐两位做妈妈的,总是对我关怀备至;感谢杨老师,他温和的话语让人如沐春风;感谢陆老师,在学院总是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感谢王老师,她很关心我这个“留守儿童”……

最后,心里默默地再感谢一下辛勤劳作的父母,不知何时他们已两鬓斑白!愿自己能出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8156-885300.html

上一篇:节目预告——包存宽:《正处于风口浪尖的环评》
下一篇:包存宽:小康环境指标不妨这么来定
收藏 IP: 180.154.74.*| 热度|

35 韩玉芬 李浩然 陈理 张俊鹏 刘全慧 张晓斌 黄仁勇 孔梅 孙瑜隆 宋长山 檀成龙 孙斌斌 李亚平 廖晓琳 贺宪飞 黄永义 毛培宏 璩存勇 秦丙克 陈明路 计军平 李本先 庄世宇 武夷山 杨哲 张鹏举 吴玉喜 lab4502 fei763 neilchau jianzhao0324 半江瑟瑟1991 yunmu GUOLX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