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纪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otusboat http://gs1.dlut.edu.cn/Supervisor/ZHAOJJ.page 专业计算物理

博文

问题不在讲师是否应该上讲台,而在怎样创造利于青椒成长的环境? 精选

已有 10543 次阅读 2012-3-12 22:3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青椒, 讲师, 讲台

最近中南大学推出激进改革举措,把青椒讲师们从讲台上“解放”下来,专心科研,非升即淘汰;同时从政策上要求教授、副教授承担其主要的教学任务。一时间在科学网上掀起千层浪,有关讲师是否应该上讲台的高论如云(见中南大学最激进改革专辑)。窃以为,其实问题的核心不在讲师是否应该上讲台,而在怎样创造利于青椒成长的环境?


不久前参加了基金委组织的一个青年科学家论坛,参会的都是和俺差不多大的70后或者更年轻的80后,大家聊起来有一个共识: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无人扶植,想完全靠自己成长起来,太难了!原因我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单是看看这两天科学网青椒们晒的令人心酸的工资单就够了。


去年我在科学网曾经主张:在一些学术资源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单位效仿西方,试行tenure-track制,在给予优秀青年人才适当压力的同时,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足够的资源。今天中南大学的改革举措,看起来似乎和tenure-track制有相通之处。但是,从网上的传闻看,未见中南大学拿出具体的措施来,通过科研资源倾斜的方式来支持广大青年讲师全心投身科研。


中国的改革走到今天,已经不是一纸文书就可以解放生产力、调动劳动人民积极性的时代了。任何政策的贯彻实施,背后都对应着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资源和利益的再分配。如果不能从科研资源(如985/211学科建设经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和收入(岗位津贴、绩效工资)等方面对青椒们适当倾斜,同时从评价体制上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简单学习tenure-track非升即走的皮毛,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在产生少数科研业绩突出的明星教授之同时,大多数青椒注定只能是教学、科研上两荒废!


顺便再说说教学与科研关系。理想化地说,高校教师的职责首先是教学,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够促进深入浅出的基础教学。然而,很遗憾地是,在当今极其功利化的评价体制下,(年轻教师)投身教学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各校、各学科之间的比拼,都是在数院士、名师、长江、杰青、新世纪人才的人数,在比NatureScience的数量,在SCI的数量和影响因子的高低,从来未闻比一比哪个学校青年教师课上的好?评估所看重的各种教学奖,其实也与在一线讲课的青年教师无关,甚至与实际教学效果关系不大。


就拿我自己为例来说吧,我在科学网的上一篇博文是去年1023日,此后就再无闲暇时间和心情码字。主因之一是上个学期承担了大学物理(下)公共课的教学任务。整整一个学期,大多数的空余时间都投入备课。忙忙碌碌一个学期忙下来,换来的是80多分的学生网评、25%的逃课率和15%的不及格率;在工作量核算上,尚不及发表几篇SCI论文或者承担一项纵向课题;对于“冲击”杰青长江更是起反作用(因为备课占用大量科研时间)。因此,在现体制下,如果功利地考虑,认真教学是很吃亏的事情。中南大学的领导们大概就是从这点出发吧,让教授/副教授们去做吃亏的事情,把成长的机会(做科研)留给青椒们


扯了半天,总结一下俺的观点:我们支持改革,但是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创造有利于年轻人才成长的环境(成长是多方面的,有人适合科研,有人更适合教学,无论哪条道路坚持走下去其实都很好);在于改变现今科教界功利的评价体制,让(一部分)青椒能够安心投身教学,成长为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讲师上不上讲台倒是其次,完全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志趣选择是侧重教学还是侧重科研,而不必搞现在的一刀切。



中南大学最激进改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23322-547083.html

上一篇:呼唤适合中国国情的Tenure-track制度
下一篇:论文署名原则中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收藏 IP: 119.109.37.*| 热度|

32 刘艳红 李宁 陈儒军 吕喆 曹俊兴 曹聪 张雪峰 闵应骅 唐常杰 马红孺 邹滨 曹凯 梁才 曹周阳 黄晓磊 胡新根 陈安 井群 曾新林 钱钧 鲍永利 徐长庆 张英姿 吴迪 张少雄 杨威嘉 寿庆辉 ultraq zhouguanghui xiapu xqhuang weilai082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