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什么是最重要的科普? 精选

已有 8032 次阅读 2019-3-19 08:35 |个人分类:科教与社会|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数理化生, 基础理论, 全民科学素质, 教育

什么是最重要的科普?

在科学网上,科普总是最重要的论题之一(当然,必须承认,在关注度上总还是次于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以及科研与教学等话题)。虽然对于大多数教师(广义的教师,包括大多数科学工作者)来说,没有人规定他们必须做科普工作。但是,坦率地说,在科学网上写博文的人,都多多少少是理想主义者,他们辛苦地在科学网写博文,都是想宣传自己的主张,特别是自己有关科学和教育问题的主张。所以,科学网上的大多数博文也就或多或少地与科普或者科学传播有关。

众所周知,如今在互联网上,信息的来源非常广泛,各种各样的思想都在尽力扩展自己的影响。过去那种以国家或政府机构的名义的对于一种看法的“权威”推广,已经很难像以前那样对绝大多数人有效。虽然对于“科学”的直接抨击和完全否定的声音并不是没有,但还比较少见,毕竟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科学还有较高的威望。也正是这个原因,许多非科学甚至反科学的思想,也往往要披着科学的外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做好科普工作,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要做好科学思想的传播工作,要做好“科普”,也就是要让科学思想和科学知识被更多的人接受,我想,如果存在以下几个条件,工作可以做得更好一点。

对于科普工作,不但要介绍科学知识,要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更要说清楚科学道理。要说什么,更要说为什么。只有弄清楚了为什么,弄清楚了科学道理,才能够真正信服你所说的科学知识。要把什么和为什么讲清楚,并不是一桩很容易的事情。因为科普的对象正是缺乏这方面科学知识的人们,要把科学知识和科学道理讲得让外行能够听到懂而又要尽可能准确不能过分马虎,就需要讲授者对于知识的理解比较深刻而且对于这方面的背景有较广泛的了解。科学是讲道理的事业,以理服人,这是做科学传播工作最重要的原则。

如果做科普工作的学者与科普对象之间有较好的信任关系,这样的科普工作就可能较有成效。如果学者在受众心中本来就有较高的威望,那是最好的事情,这种学者的看法就容易被受众接受。

由于现在的很多科学知识及其应用往往产生某些经济利益,那么,如果学者是与类似领域的经济利益无关的,所说的道理就容易被人们接受。不然,就容易产生“瓜田李下”的嫌疑。在如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确实也有不少借科普名义而推销某一类商品的软广告。做科普工作的学者最好要远离这样的嫌疑。

如果科普工作的受众有较好的知识结构,有较好的科学基础,无疑对于接受科学传播是有利的,对于接受新的知识是有利的。

符合上面所说几个条件的学者和受众,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一般地说,学校教师对于有关科学知识和科学道理的了解面比较广泛,对于科学理论的认识也比较清楚;教师一般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特别在中小学,大多数学生总是以教师所是为是;在一般情况下,教师比较超脱,不容易与某一特别企业或行业有紧密的经济联系。而且,绝大多数教师有较好的职业素养,讲述问题较为清晰,更容易使人接受。从受众方面说,学生的知识水平较为接近,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强。更重要的是,青少年时期所养成的思维习惯、思想方式往往能够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在青少年时期建立了正确的科学思想,对于成年后的科学素质的提高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确的科学思想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科学知识基础之上,没有正确的科学知识基础,就谈不上正确的科学思想。从中小学校到高等学校所学习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都是人类科学知识的结晶,基本上都是这些知识的精华,也是最重要的基础部分。所谓现代技术都建立在这些最基本的基础之上。

人们常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今天的学生就是不久的将来为社会作贡献的主体。要求学生特别是中学生认真学好数理化生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人们科学素质的提高,一方面靠科学传播的能力,更主要的是要靠人们自身的学习。如果大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很低,特别是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的修养很差,那么科普也就难以成效。

由于全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偏低,再加上很长一段时间实际上的文理分科,使得许多掌握着“舆论”大权的媒体工作者的科学素质很低,搞不清楚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他们往往把某些错误的看法,当着科学去传播。这些人的“反科普”,大多数倒并不是存心反对科学,他们不懂科学却自以为比科学家更懂科学。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一心一意地宣传他们的主张。由于他们有较为高明的宣传技巧,有的时候,他们的“反科普”比科学家的科普有更大的市场。

为了纠正过去文理分科形成的不良影响,现在讲究不再文理分科,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现在的很多做法,实际上却导致了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反而大幅度下降。例如,上海市2017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仅占考生总人数的30%,中学的物理科目是所有其他有关科学知识的基础。这种对于学生缺乏科学知识的影响,实际上超过了过去文理分科的危害。在大学里,学生学习数理化生自然科学的积极性也在大幅度降低。

学生在学校学习数理化生等基本科学知识,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最重要的措施,它比花多少气力去从事科普工作更要紧。如果人们没有这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大多数的所谓科普都是空中楼阁,大多数的科学传播都是对牛弹琴。

高楼万丈,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让学生在学校认真地学好数理化生基础知识,就是最重要的科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168308.html

上一篇: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了氢能源
下一篇:杂说“钱”
收藏 IP: 27.211.14.*| 热度|

26 张勇 刁承泰 陈有鑑 武夷山 尤明庆 柳林涛 刘钢 孙冰 周浙昆 郑永军 余钧 汪波 薛泉宏 李陶 苏德辰 李学宽 钟广法 刘山亮 文克玲 晏成和 魏焱明 郁志勇 liyou1983 ljxm zjzhaokeqin Hyq1893685379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